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选择排序

一:基本思想

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

解释:就是不断的找到最小的放在最左面,然后缩短数组,继续找最小的放在最左面,最后就是一个升序数组。

二:代码

单向选择排序: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 初始化begin为数组的第一个元素int begin = 0;// 当begin小于n-1时循环,即只要不是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就继续排序while (begin < n - 1){// 假设当前begin位置的元素是最小的int mini = begin;// 从begin+1到数组最后一个元素之间查找真正的最小元素for (int i = begin + 1; i <= n - 1; i++){// 如果找到一个比当前假设的最小元素还要小的元素,更新mini的值if (a[i] < a[mini]){mini = i;}}// 将找到的最小元素与begin位置的元素交换Swap(&a[mini], &a[begin]);// 交换完成后,begin位置的元素已经是正确的元素,将begin向后移动一位begin++;}
}

解释:

1:n是元素的个数,n-1是元素下标的最大值,begin<n-1即代表begin最大能取到n-2,此时数组还剩2个元素,是最后一次查找,再往下一个数字不用查找了,所以begin < n - 1

2:缩短数组就是代码中的begin++,找到最小并且交换之后,begin向后移动一位,进入新一轮的查找

双向选择排序:

void SelectSort2(int* a, int n)
{// 初始化begin为数组的起始位置,end为数组的末尾位置int begin = 0;int end = n - 1;// 当begin小于end时,表示数组中还有元素未排序while (begin < end){// 初始化最小元素和最大元素的索引为beginint mini = begin;int maxi = begin;// 从begin+1到end遍历数组,寻找当前未排序部分的最小和最大元素for (int i = begin + 1; i <= end; i++){//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已知最大元素的值,更新最大元素的索引if (a[i] > a[maxi]){maxi = i;}// 如果当前元素小于已知最小元素的值,更新最小元素的索引if (a[i] < a[mini]){mini = i;}}// 将找到的最小元素交换到begin位置Swap(&a[mini], &a[begin]);// 如果最大元素的索引刚好是begin(此时begin位置的元素已经被最小元素替换了)// 那么需要更新最大元素的索引为mini(因为最小元素已经被交换到begin位置)if (maxi == begin){maxi = mini;}// 将找到的最大元素交换到end位置Swap(&a[maxi], &a[end]);// 缩小未排序部分的范围,end向左移动一位,begin向右移动一位end--;begin++;}
}

解释:

1:和第一种相比区别在于,它每次遍历数组的时候,不仅找最小,还要找最大,然后再通过交换,每次的遍历能确定两个元素的位置

2:在交换时,我们第一步Swap(&a[mini], &a[begin]);将找到的最小元素交换到begin位置,但是如果最大元素的索引刚好是begin(此时begin位置的元素已经被最小元素替换了),那么需要更新最大元素的索引为mini(因为最小元素已经被交换到begin位置),再将找到的最大元素交换到end位置才是正确的交换。

图示如下:

三:代码运行结果

对同一个十万个整形的数组进行选择排序

可以看出:两者相差不大,毕竟都是同一个量级的时间复杂度。 

四:复杂度讲解

时间复杂度: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最好、最坏和平均情况下都是O(n^2)

解释:

  • 第一轮需要比较n-1次(对于n个元素的数组)。
  • 第二轮需要比较n-2次。
  • 最后一轮需要比较1次。 因此,总的比较次数是 (n-1) + (n-2) + … + 1 = n(n-1)/2,大O表示为O(n^2)。

空间复杂度

选择排序的空间复杂度是O(1)。

选择排序是在原地进行排序的,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来存储数据。

五:两种选择排序的对比

单向选择排序和双向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理论上是相同的,都是O(n^2)。这是因为两种排序算法都需要遍历整个未排序的部分来找到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并且在每一轮排序中,都需要进行一定数量的比较。

具体来说:

  • 单向选择排序:在每一轮排序中,算法会找到未排序部分的最小(或最大)元素,并将其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每轮排序需要进行n-i次比较,其中i是当前轮次的索引(从0开始)。因此,总的比较次数是 (n-1) + (n-2) + … + 1 = n(n-1)/2,这是O(n^2)的时间复杂度。

  • 双向选择排序:在每一轮排序中,算法会同时找到未排序部分的最小和最大元素,并将它们分别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和开始。尽管每一轮可以处理两个元素,但每轮排序仍然需要遍历整个未排序的部分,因此每轮排序的比较次数与单向选择排序相似。总的比较次数同样是O(n^2)。

虽然双向选择排序在每一轮可以减少交换次数(可能只需要两次交换,而单向选择排序可能需要一次),但是比较次数并没有减少。因此,两种算法在时间复杂度上是等价的。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时间复杂度相同,双向选择排序在实际执行中可能会有更好的性能,因为它减少了交换次数,而交换操作通常比比较操作更耗时。然而,这种性能提升通常不足以改变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类别。

六:代码分享

#include<stdio.h>
#include<time.h>
#include<stdlib.h>
#include<assert.h>
void PrintArray(int* a, int n)
{for (int i = 0; i < n; i++){printf("%d ", a[i]);}printf("\n");
}
void Swap(int* a, int* b)
{int tmp = *a;*a = *b;*b = tmp;
}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 初始化begin为数组的第一个元素int begin = 0;// 当begin小于n-1时循环,即只要不是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就继续排序while (begin < n - 1){// 假设当前begin位置的元素是最小的int mini = begin;// 从begin+1到数组最后一个元素之间查找真正的最小元素for (int i = begin + 1; i <= n - 1; i++){// 如果找到一个比当前假设的最小元素还要小的元素,更新mini的值if (a[i] < a[mini]){mini = i;}}// 将找到的最小元素与begin位置的元素交换Swap(&a[mini], &a[begin]);// 交换完成后,begin位置的元素已经是正确的元素,将begin向后移动一位begin++;}
}
void SelectSort2(int* a, int n)
{// 初始化begin为数组的起始位置,end为数组的末尾位置int begin = 0;int end = n - 1;// 当begin小于end时,表示数组中还有元素未排序while (begin < end){// 初始化最小元素和最大元素的索引为beginint mini = begin;int maxi = begin;// 从begin+1到end遍历数组,寻找当前未排序部分的最小和最大元素for (int i = begin + 1; i <= end; i++){//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已知最大元素的值,更新最大元素的索引if (a[i] > a[maxi]){maxi = i;}// 如果当前元素小于已知最小元素的值,更新最小元素的索引if (a[i] < a[mini]){mini = i;}}// 将找到的最小元素交换到begin位置Swap(&a[mini], &a[begin]);// 如果最大元素的索引刚好是begin(此时begin位置的元素已经被最小元素替换了)// 那么需要更新最大元素的索引为mini(因为最小元素已经被交换到begin位置)if (maxi == begin){maxi = mini;}// 将找到的最大元素交换到end位置Swap(&a[maxi], &a[end]);// 缩小未排序部分的范围,end向左移动一位,begin向右移动一位end--;begin++;}
}
void TestOP()
{//生成N个随机数srand(time(0));int N = 100000;int* a1 = (int*)malloc(sizeof(int) * N);int* a2 = (int*)malloc(sizeof(int) * N);assert(a1);assert(a2);for (int i = 0; i < N - 1; i++){a1[i] = rand();a2[i] = a1[i];}//clock函数计算排序函数运行的时间int begin1 = clock();SelectSort(a1, N);int end1 = clock();//clock函数计算排序函数运行的时间int begin2 = clock();SelectSort2(a2, N);int end2 = clock();printf("SelectSort:%d\n", end1 - begin1);printf("SelectSort2:%d\n", end2 - begin2);//释放空间free(a1);//释放空间free(a2);}
int main()
{//单向选择排序TestOP();return 0;
}

http://www.lryc.cn/news/439220.html

相关文章:

  • SQL数据库(MySQL)
  • 在MindSearch中使用SiliconCloud:全面指南**
  • C++(2)之Linux多线程服务端编程总结
  • 【AI视频】复刻抖音爆款AI数字人作品初体验
  • Mysql 面试题总结
  • stack - queue
  • 微软九月补丁星期二发现了 79 个漏洞
  • 研1日记12
  • Rocky Linux 9安装mysqlclient库报错的解决方法
  • Spring Boot母婴商城:安全、便捷、高效
  • php实现kafka
  • YOLOv10改进系列,YOLOv10损失函数更换为Powerful-IoU(2024年最新IOU),助力高效涨点
  • 工具知识 | Linux 常用命令参考手册
  • mysql 常用知识点总结
  • conda常用指令
  • 前后端分离项目--下载功能
  • PMP--一模--解题--81-90
  • 计算机网络 ---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
  • 『功能项目』切换职业技能面板【49】
  • 寻找排名好的自闭症学校?这些关键因素不可忽视
  • Git常用命令(记录)
  • STM32+ESP8266 WiFi连接机智云平台APP远程控制教程
  • 学懂C++(六十):C++ 11、C++ 14、C++ 17、C++ 20新特性大总结(万字详解大全)
  • 杭电1008电梯
  • 【Python小知识 - 2】:在VSCode中切换Python解释器版本
  • ubuntu meson安装
  • 记者协会评审系统-需求分析
  • python 检索与该查询最相似的句子 使用库hflayers和sentence_transformers来实现遇到的问题
  • 计算机毕业设计 在线新闻聚合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Java+SpringBoot+Vue 前后端分离 文档报告 代码讲解 安装调试
  • 【机器学习随笔】概率论与实际问题的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