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tudying-代码随想录训练营day15| 222.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110.平衡二叉树、257.二叉树的所有路径、404.左叶子之和

第十五天,二叉树part03💪,编程语言:C++

目录

257.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110.平衡二叉树

257.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404.左叶子之和

总结 


257.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文档讲解:代码随想录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视频讲解:手撕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题目:

学习:

1. 根据完全二叉树的定义,我们可以把二叉树分为一个个满二叉树。满二叉树的定义为除叶子节点外,其余节点均含有左右两个孩子,此时节点的个数为2^height - 1;height就是这个满二叉树的高度。

2. 那如何确定是否是满二叉树呢,本题我们可以借助完全二叉树的定义,由于完全二叉树的特点,一个节点一定会先有它的左孩子,再有它的右孩子。因此倘若一棵树的一直往左遍历的深度,与一直往右遍历的深度相同,则说明这是一颗满二叉树,因为中间的节点一定是填满的,否则往右的深度一定时小于往左的深度。

3. 确定以上两点后,如何把一个二叉树分为一个个满二叉树。本题我们可以采用后序遍历的方法,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每次判断该节点是否为一棵满二叉树的根节点(采用的方式就是2中所说的判断向左和向右的深度是否一样),如果是则可以通过满二叉树的式子直接返回该树的节点数,如果不是则继续往下。注意叶子节点在这也被我们看作成了一颗满二叉树,高度为1,节点个数为1。

代码:

//时间复杂度O(logn*logn)
//空间复杂度O(logn)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countNodes(TreeNode* root) {//根节点为空,返回0//终止条件if (root == nullptr) return 0;TreeNode* left = root->left;TreeNode* right = root->right;int leftheight = 0; int rightheight = 0;while(left) {leftheight++;left = left->left;}while(right) {rightheight++;right = right->right;}//如果两边深度一样,则说明是一个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的节点数量为2^(leftheight + 1) - 1 if (leftheight == rightheight) return (2 << leftheight) - 1;//不满足终止条件的话,进入递归循环int leftnum = countNodes(root->left); //遍历左子树int rightnum = countNodes(root->right); //遍历右子树return 1 + leftnum + rightnum;}
};

注意:本题也可以采用普通二叉树求节点数量的方式,采用层次遍历,时间复杂度为O(n)。


110.平衡二叉树

文档讲解:代码随想录平衡二叉树

视频讲解:手撕平衡二叉树

题目:

学习:平衡二叉树指的是,任意一个节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差不大于1。依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后序遍历的方式,遍历每一个子树的高度,并且当存在一个子树的高度差大于2时,就可以立刻返回-1,不用继续遍历下去。

代码: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n)
class Solution {
public://1.确定返回值,参数列表。//返回值:由于递归过程中需要比较左右子树的高度,所有返回值应该为int//参数:比较根节点左右子树的高度,因此只需要传入根节点即可int Height(TreeNode* root) {//2.确定终止条件、单层递归逻辑//①如果根节点为空,返回长度为0if (root == nullptr) return 0;//②如果已得知左子树不平衡,返回-1;int leftheight = Height(root->left);if (leftheight == -1) return -1;//③如果已得知右子树不平衡,返回-1;int rightheight = Height(root->right);if (rightheight == -1) return -1;return abs(leftheight - rightheight) > 1 ? -1 : (1 + max(leftheight, rightheight));} bool isBalanced(TreeNode* root) {if (Height(root) == -1) return false;return true;}
};

注意:

  1. 此题不适合使用前序遍历,前序遍历一般用于求树的深度,是自顶向下的过程。 因此每次比较一个子树的深度时都需要遍历所有的子节点,时间复杂度会达到O(n^2)。后序遍历则不同,是自底向上的过程,在遍历的过程中,从底部开始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不断往上传递,因此只需要遍历一遍节点即可。
  2. 此题也不适合使用迭代的方式,本题存在回溯比较的过程,使用迭代法会使得代码很复杂,且不利于实现回溯的过程,虽然递归一般来说都能用迭代来实现,但是也需要分析使用的场景。

257.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文档讲解: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视频讲解:手撕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题目:

学习:

1. 本题要找到所有路径,因此必定需要遍历所有的节点,同时每条路径都是从根节点开始的,因此显然本题适合采用前序遍历来进行节点的遍历,遍历到下一个节点的时候,其父节点的信息就已经载入。

2. 同时本题存在大量的回溯过程,即找到一条路径后,要回到一个拐点(中间节点),再去寻找另一条路路径。回溯是下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其主要的实现方式就是递归实现,因此本题采用前序遍历的递归形式。

3. 本题在递归上有两个主要注意的点:①本题终止条件不再是找到空节点,而是找到叶子节点这条路径就可以终止了;②本题采用前序遍历,但是对节点的处理要放在终止条件判断前,因为每遍历到一个节点就需要把它加入到字符串当中。

代码:

//时间复杂度O(n^2)
//空间复杂度O(n^2)
class Solution {
public://注意path不能使用引用的方式,这种赋值的方式,不会改变传进来的值,因此会实现自动回溯void traversal(TreeNode* cur, string path, vector<string>& result) {path += to_string(cur->val); // 中,中为什么写在这里,因为最后一个节点也要加入到path中path += "->";if(cur->left == nullptr && cur->right == nullptr) {//把最后多余的箭头pop()掉path.pop_back();path.pop_back();result.push_back(path);}if(cur->left) {  //左traversal(cur->left, path, result);}if(cur->right) {  //右traversal(cur->right, path, result);}}vector<string> binaryTreePaths(TreeNode* root) {vector<string> result;traversal(root, "", result);return result;}
};

注意:上面是使用了拷贝构造string path的方式,每一个递归拷贝了自己的一份path,以此来实现回溯过程。但也能够使用引用的方式,大家公用一份数组,但要注意此时需要自己进行回溯。

class Solution {
private:void traversal(TreeNode* cur, vector<int>& path, vector<string>& result) {path.push_back(cur->val); // 中,中为什么写在这里,因为最后一个节点也要加入到path中 // 这才到了叶子节点if (cur->left == NULL && cur->right == NULL) {string sPath;for (int i = 0; i < path.size() - 1; i++) {sPath += to_string(path[i]);sPath += "->";}sPath += to_string(path[path.size() - 1]);result.push_back(sPath);return;}if (cur->left) { // 左 traversal(cur->left, path, result);path.pop_back(); // 回溯}if (cur->right) { // 右traversal(cur->right, path, result);path.pop_back(); // 回溯}}public:vector<string> binaryTreePaths(TreeNode* root) {vector<string> result;vector<int> path;if (root == NULL) return result;traversal(root, path, result);return result;}
};

总结:回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上一个循环的所有数据环境保存下来,再回到上一个循环的时候,保证环境不变的过程。可以通过把递归放入栈中,体会回溯。


404.左叶子之和

文档讲解:代码随想录左叶子之和

视频讲解:手撕左叶子之和

题目:

学习:本题需要找到所有的左叶子节点。左叶子节点的特点:1.是叶子节点,2.是父节点的左孩子。根据这两个特点来进行递归构造。

代码:前序遍历(递归)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n)
class Solution {
public:// 1.确定返回值和参数列表,这里我们使用一个sum来计算总和,因此不需要返回值。void sumLeft(int& sum, TreeNode* root) {//左叶子节点的定义,1.是父节点的左节点,2.是叶子节点//2.确定终止条件if(root == nullptr) return;//其实这个也可以不写,如果不写不影响结果,但就会让递归多进行了一层。if(root->left == nullptr && root->right == nullptr) return;//3.确定单层递归逻辑//找到左叶子节点的父节点if(root->left != nullptr && root->left->left == nullptr && root->left->right == nullptr) {sum += root->left->val;}//如果没找到左叶子节点的父节点,则向下遍历sumLeft(sum, root->left);sumLeft(sum, root->right);}int sumOfLeftLeaves(TreeNode* root) {int sum = 0;sumLeft(sum, root);return sum;}
};

注意:本题也可以采用后序遍历的方式。采用后序的遍历,返回值设为int型,从底部开始把左叶子节点的值累加并传递给父节点。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sumOfLeftLeaves(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 0;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NULL) return 0;int leftValue = sumOfLeftLeaves(root->left);    // 左if (root->left && !root->left->left && !root->left->right) { // 左子树就是一个左叶子的情况leftValue = root->left->val;}int rightValue = sumOfLeftLeaves(root->right);  // 右int sum = leftValue + rightValue;               // 中return sum;}
};

总结 

今天的题重在对递归的使用,和对递归三大条件的设计上。

  1. 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通过对递归条件终止条件的特殊处理,讲时间复杂度下降。
  2. 平衡二叉树:重点在于后序遍历求得树的高度,前序遍历求得树的深度,要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3. 二叉树的所有路径:重点在于对回溯的理解,要找到所有的路径,需要保存父节点的信息。同时由于每个节点遍历的时候就需要立马加入路径队列,因此还需要把对节点的处理放在终止条件的判断前。
  4. 左叶子之和: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根据左叶子节点的特点构造递归三部曲。 
http://www.lryc.cn/news/377660.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 基础:异常
  • XML 应用程序
  • SprringCloud Gateway动态添加路由不重启
  • Windows安装mysql
  • chatgpt: linux 下用纯c 编写ui
  • Java十六进制Dump打印数据
  • 某棋牌渗透测试
  • JAVA面试(六)
  • 【C语言】手写学生管理系统丨附源码+教程
  • 流媒体传输协议HTTP-FLV、WebSocket-FLV、HTTP-TS 和 WebSocket-TS的详细介绍、应用场景及对比
  • 【机器学习】线性回归:从基础到实践的深度解析
  • 短视频开源项目MoneyPrinterTurbo:AI副业搞起来,视频制作更轻松!
  • 【JAVA】SpringBoot + skywalking 将接口的入参、出参、异常等信息上报到skywalking 链路追踪服务器上
  • [xmake]构建静态库和动态库
  • 功能测试 之 单模块测试----轮播图、登录、注册
  • MyBatis-PageHelper 源码解说
  • 基于uni-app和图鸟UI的智慧校园圈子小程序开发实践
  • STM32 keil工程移植到Visual Studio Code环境中编译
  • 细说CountDownLatch
  • java-克隆应用
  • RPC协议
  • 医疗器械3D全景展会在线漫游创造数字化时代的展览新篇章
  • IP_Endpoint类型在CAPL中的使用
  • 数据资产与用户体验优化:深入挖掘用户数据,精准分析用户需求与行为,优化产品与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与满意度,打造卓越的用户体验,赢得市场认可
  • 基于TCAD与紧凑模型结合方法探究陷阱对AlGaN/GaN HEMTs功率附加效率及线性度的影响
  • 具身智能概念
  • C++ 43 之 自增运算符的重载
  • 计算机网络:1概述、2物理层
  • 【Ardiuno】实验使用ESP32接收电脑发送的串口数据(图文)
  • 思科ospf+rip重发布配置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