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Go 生成UUID唯一标识

什么是UUID

通用唯一识别码(英语: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简称UUID)是一种软件建构的标准,亦为自由软件基金会组织在分散式计算环境领域的一部份。

UUID的目的,是让分散式系统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有唯一的辨识信息,而不需要通过中央控制端来做辨识信息的指定。

如此一来,每个人都可以创建不与其它人冲突的UUID。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需考虑数据库创建时的名称重复问题。目前最广泛应用的UUID,是微软公司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而其他重要的应用,则有Linux ext2/ext3文件系统、LUKS加密分区、GNOME、KDE、Mac OS X等等。

Go中现有的UUID第三方生成办法

//目前,golang中的uuid还没有纳入标准库,我们使用github上的开源库:go get -u github.com/satori/go.uuid

 简单使用:

package mainimport ("fmt"uuid "github.com/satori/go.uuid"
)func main() {id := uuid.NewV4()ids := id.String()fmt.Println(ids)
}
package mainimport ("fmt""github.com/satori/go.uuid"
)func main() {// 生成版本 4 的 UUID	NewV4返回随机生成的UUID。// 由于是基于随机数生成的,其自然的唯一性非常高,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措施来保证u1 := uuid.NewV4()fmt.Println("UUID v4:", u1)// 从字符串解析 UUIDu, err := uuid.FromString(u1.String())if err != nil {fmt.Println("解析错误:", err)} else {fmt.Println("解析的 UUID:", u)}// 生成两个 UUIDu2 := uuid.NewV4()u3 := uuid.NewV4()// 比较两个 UUID 是否相等if u2 == u3 {fmt.Println("UUID一样")} else {fmt.Println("UUID不一样")}// 生成版本 1 的 UUID NewV1根据当前时间戳和MAC地址返回UUID。// 使用时间戳和机器的MAC地址,这进一步增加了UUID的唯一性u4 := uuid.NewV1()fmt.Println("UUID v1:", u4)// 使用 Must 方法避免错误处理// 使用 Must 方法生成 UUID,如果生成失败将导致 panicu5 := uuid.Must(uuid.NewV4(), nil)fmt.Println("UUID v4 (Must):", u5)
}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的设计目标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唯一性。不同版本的UUID通过不同的策略来确保这种唯一性:

  1. Version 1 (时间戳 + MAC地址): 基于当前时间戳和机器的MAC地址生成。由于时间戳确保了随时间的递增,而MAC地址理论上是全球唯一的,两者的组合通常能确保UUID的唯一性。但是,使用MAC地址可能会引发隐私问题。

  2. Version 2 (时间戳 + MAC地址 + DCE安全属性): 类似于V1,增加了DCE安全属性,主要用于分布式计算环境。同样依赖于MAC地址,有相同的隐私考虑。

  3. Version 3 (命名空间 + MD5): 使用一个命名空间(如URL、OID等)和一个名字,通过MD5散列算法生成UUID。只要命名空间和名字的组合是唯一的,生成的UUID也是唯一的。这依赖于输入数据的唯一性。

  4. Version 4 (随机数): 完全基于随机数生成,其中部分比特按照特定规则设置(如版本号和变体)。因为使用了随机性,理论上只要随机数生成器是真随机的,生成的UUID就有极高的概率是唯一的。这是最常用的版本,尤其是在不需要基于时间或硬件特征的情况下。

  5. Version 5 (命名空间 + SHA-1): 和V3相似,但使用SHA-1作为散列算法。这也需要命名空间和名字的唯一性来保证UUID的唯一性。

为了确保UUID的唯一性,开发者应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版本:

  • 如果需要全局唯一且不暴露硬件信息,推荐使用V4,因为它基于随机数,既简单又能有效避免冲突。
  • 对于需要基于特定数据生成可预测UUID的情况,V3或V5是好的选择,但需确保输入数据的唯一性。
  • V1和V2因涉及MAC地址,较少用于避免隐私泄露风险的应用场景。

 

http://www.lryc.cn/news/352793.html

相关文章:

  • 【知识蒸馏】deeplabv3 logit-based 知识蒸馏实战,对剪枝的模型进行蒸馏训练
  • 02.爬虫---HTTP基本原理
  • HTTP响应的基本概念
  • 链栈的存储
  • 常见网络协议及端口号
  • 几张自己绘制的UML图
  • [读论文]精读Self-Attentive Sequential Recommendation
  • HTML静态网页成品作业(HTML+CSS)——动漫海绵宝宝介绍网页(5个页面)
  • 开放式耳机2024超值推荐!教你如何选择蓝牙耳机!
  • 程序员搞副业的障碍有那些?
  • windows7的ie11降级到ie8
  • 楼房vr安全逃生模拟体验让你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火灾的紧迫与危险
  • rust 学习--所有权
  • 关于Git 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式
  • 《计算机网络微课堂》1-6 计算机体系结构
  • 大模型的灵魂解读:Anthropic AI的Claude3 Sonnet可解释性研究
  • 大模型框架:vLLM
  • SQL 使用心得【持续更新】
  • 基于Spring Boot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
  • python(4) : pip安装使用国内源
  • 让写书人勇敢穿越纸海的迷雾
  • ROS2学习——节点话题通信(2)
  • 【Spring Boot】深度复盘在开发搜索引擎项目中重难点的整理,以及遇到的困难和总结
  • 配置docker阿里云镜像地址
  • ICML 2024 Mamba 论文总结
  • Sass详解
  • 如何实现一个高效的排序算法?
  • Linux--10---安装JDK、MySQL
  • 【大数据】MapReduce JAVA API编程实践及适用场景介绍
  • 图像分类和文本分类(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