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详解(十四)——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简介

策略模式定义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使能在运行时改变对象的行为。策略模式属于对象行为模式,它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它们可以互相替换,且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使用算法的客户。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端变化。

策略模式包含以下角色:

  1. 策略接口(Strategy):这是一个抽象角色,通常由一个接口或抽象类实现。它定义了可供客户端使用的各种策略的方法。
  2. 具体策略(ConcreteStrategy):实现了策略接口的具体策略类,封装了具体的算法或行为。
  3. 上下文(Context):它是客户端和策略之间的桥梁,主要用于给客户端调用。使用一个策略接口的引用,其过程可以针对抽象策略接口编程。Context 将客户端的请求委托给策略对象来执行。

策略模式优缺点:
优点:

  1. 策略类之间自由切换:由于策略类实现的是同一个抽象,策略模式提供了对算法的自由切换,将算法的使用与算法的实现分离开来,使得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端变化。
  2. 扩展性:策略模式使得在运行时可以动态地改变对象的行为。可以不改动原有代码,增加一个新的策略对策略模式来说比较容易。降低了算法实现类与客户端的耦合度,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 简化单元测试:策略模式使得每一个算法都有自己的类,这样单元测试的时候,针对某一个具体算法测试的时候更加简单和方便。
  4. 多重条件语句不易维护,而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语句

缺点:
1.客户端必须知道不同策略的存在:客户端必须了解不同策略,以便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策略对象,从而具有一定的复杂度。
2.增加了对象的数目:由于策略模式将算法单独提取出来封装成策略类,因此会增加系统中类的个数,,从而也具有一定的复杂度。
3.当策列类太多的话,维护策略类会有额外开销,因此策略类数量多了的话会比较麻烦。

使用场景

  1. 当一个系统有许多许多行为,或者一个系统需要根据运行时的情形使用不同的行为时。
  2. 当需要在不同时间应用不同的行为时,可以考虑使用策略模式。
  3. 当一个对象有很多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在将来的版本中可能会发生变化时。

以下举一个策略模式的例子: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比如我们出去玩时可以选择的出行策略有很多种: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每种出行策略都有各自的使用方法,只要能到目的地,我们可以随意更换各种策略。

创建抽象策略角色(Strategy)

/*** 抽象策略角色*/
public interface ChooseMode {void getChoose();
}

创建具体策略角色:(ConcreteStrategy)

/*** 具体策略角色:汽车*/
public class Car implements ChooseMode {@Overridepublic void getChoose() {System.out.println("已选择交通方式,坐汽车。");}
}
/*** 具体策略角色:飞机*/
public class Plane implements ChooseMode {@Overridepublic void getChoose() {System.out.println("已选择交通方式,坐飞机");}
}
/*** 具体策略角色:火车*/
public class Trian implements ChooseMode {@Overridepublic void getChoose() {System.out.println("已选择交通方式,坐火车。");}
}

创建环境类(Context)

/*** 环境类*/
public class Choose {private ChooseMode chooseMode;public void setChooseMode(ChooseMode chooseMode) {this.chooseMode = chooseMode;}public void getChoose() {chooseMode.getChoose();}
}

创建客户端(Client)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oose choose = new Choose();System.out.println("选择方案一出行:");choose.setChooseMode(new Car());choose.getChoose();System.out.println("选择方案二出行:");choose.setChooseMode(new Trian());choose.getChoose();System.out.println("选择方案三出行:");choose.setChooseMode(new Plane());choose.getChoose();}
}

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选择方案一出行:
已选择交通方式,坐汽车。
选择方案二出行:
已选择交通方式,坐火车。
选择方案三出行:
已选择交通方式,坐飞机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三个具体的交通工具类(具体策略类),实现了抽象策略接口的getChoose方法。三种交通工具提供了三种不同的getChoose方法的实现,这三种不同的getChoose方法的就是一系列算法。 在环境类中,我们定义了抽象工具类的接口。最终再客户端选择需要的交通方式出行就能得到想要的策略方法。客户端只需要知道使用哪一个算法。使用策略模式,就可以切换算法和增加新的交通方式。

总而言之: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动态改变对象的行为。通过定义一系列可互换的算法,策略模式将算法与使用算法的客户端分离,从而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策略模式的核心在于将算法封装成独立的策略类,客户端则通过上下文类来调用这些策略。这种模式适用于多种算法或行为需要自由切换的场景,能有效减少条件语句的使用,简化单元测试。然而,它也可能增加对象的数量,且客户端需要了解不同策略的存在。总的来说,策略模式是一种强大且灵活的设计工具,有助于构建可扩展和可维护的软件系统。


以上代码下载请点击该链接:https://github.com/Yarrow052/Java-package.git

http://www.lryc.cn/news/337885.html

相关文章:

  • 【牛客SQL快速入门】SQL基础(二)
  • 利用Java代码调用Lua脚本改造分布式锁
  • 7/8电源连接器航空插头端子
  • 华为OD-C卷-游戏分组[100分]
  • 【c++】优先级队列|反向迭代器(vector|list)
  • gocron定时任务管理
  • JCYZ H3CNE-RS+
  • 太阳光光照试验耐久性老化试验使用太阳光模拟器系统
  • Centos 7.9.2009 下 Gitlab 完全卸载
  • Navicat Premium 16 for Mac/Win:数据库管理的全能之选
  • 使用腾讯云服务器如何搭建网站?新手建站教程
  • 抖音快手直播整蛊软件插件工具合集(多啦咪/梦歌)
  • 探究C++20协程(2)——取值、传值、销毁与序列生成器实现
  • 【前端面试3+1】12 toktn验证过程、面向对象特性、webpack和vite的区别、【字符串中的第一个唯一字符】
  • 机器人瓶胚检测工作站(H3U脉冲轴控制)
  • 数字货币:未来金融的崭新篇章
  • USACO18DEC部分题 补题报告
  • 聊一聊一些关于npm、pnpm、yarn的事
  • c语言多功能计算软件170
  • python图形化展示数据:保存为图片后查看
  • PostgreSQL入门到实战-第二十四弹
  • Spring Boot 统一功能处理(二)
  • Flutter开发基础之动画专题
  • PHP 图片裁剪类封装
  • Android 14.0 SystemUI修改状态栏电池图标样式为横屏显示
  • FPGA:图像数字细节增强算法(工程+仿真+实物,可用毕设)
  • Android netty的使用
  • 苹果电脑启动磁盘是什么意思 苹果电脑磁盘清理软件 mac找不到启动磁盘 启动磁盘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分区
  • 【Java SE】多态
  • Yarn vs npm的大同小异Yarn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