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笔记:Biweekly Contest 99

  • LeetCode笔记:Biweekly Contest 99
    • 1. 题目一
      • 1. 解题思路
      • 2. 代码实现
    • 2. 题目二
      • 1. 解题思路
      • 2. 代码实现
    • 3. 题目三
      • 1. 解题思路
      • 2. 代码实现
    • 4. 题目四
      • 1. 解题思路
      • 2. 代码实现
  • 比赛链接:https://leetcode.com/contest/biweekly-contest-99

1. 题目一

给出题目一的试题链接如下:

  • 2578. Split With Minimum Sum

1. 解题思路

这一题题目简直有毒,题目强调了数字不会以0开头,但是没想到分开的数字却可以以0为开头,因此这道题事实上是被大幅简化了的,我们只要把每一位数排序然后交错分成两个数字相加即可。

2. 代码实现

给出python代码实现如下:

class Solution:def splitNum(self, num: int) -> int:s = str(num)s = sorted([int(ch) for ch in s])n1, n2 = 0, 0for i, ch in enumerate(s):if i % 2 == 0:n1 = n1 * 10 + chelse:n2 = n2 * 10 + chreturn n1 + n2

提交代码评测得到:耗时32ms,占用内存13.8MB。

2. 题目二

给出题目二的试题链接如下:

  • 2579. Count Total Number of Colored Cells

1. 解题思路

这一题其实也简单,就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一道数学题罢了,答案为:

ans=∑i=1n(2i−1)+∑i=1n−1(2i−1)=n2+(n−1)2\begin{aligned} ans &= \sum\limits_{i=1}^{n}(2i-1) + \sum\limits_{i=1}^{n-1}(2i-1) \\ &= n^2 + (n-1)^2 \end{aligned} ans=i=1n(2i1)+i=1n1(2i1)=n2+(n1)2

2. 代码实现

给出python代码实现如下:

class Solution:def coloredCells(self, n: int) -> int:return n * n + (n-1) * (n-1)

提交代码评测得到:耗时31ms,占用内存13.7MB。

3. 题目三

给出题目三的试题链接如下:

  • 2580. Count Ways to Group Overlapping Ranges

1. 解题思路

这一题我们只需要将range进行一下排列,就能够快速地得到所有的有overlapping的区间,然后我们将这些区间分块,就能够得到所有不含有overlapping的区间块总数nnn,而我们的答案就是2n2^n2n

2. 代码实现

给出python代码实现如下:

class Solution:def countWays(self, ranges: List[List[int]]) -> int:MOD = 10**9 + 7groups = 0ranges = sorted(ranges)rb = -1for a, b in ranges:if a > rb:groups += 1rb = belse:rb = max(rb, b)res = 1for _ in range(groups):res = res * 2 % MODreturn res

提交代码评测得到:耗时897ms,占用内存53.1MB。

4. 题目四

给出题目四的试题链接如下:

  • 2581. Count Number of Possible Root Nodes

1. 解题思路

这一题感觉是这周的8道题里面最难的一题了,一开始我也没啥思路,中午的时候临机一动想到了答案,还是蛮开心的。

这一题本质上就是遍历一下每一个点作为根节点时,Bob提出的guess当中正确的猜测的个数,统计其中能够大于k的情况。

单独对于某一个点作为根节点的情况下,考察正确猜测的个数这件事其实是很简单的,只需要用一个遍历即可实现,但是要遍历所有的点作为根节点的情况,这个对于计算效率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肯定不都能用for循环对一个节点都单独计算。

我最开始的思路是想要通过动态规划来完成,不过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到好的解法,后来转念一想,是否可以通过之前已经计算过的结果快速得到其他节点作为根节点时猜测正确的guess个数呢?

这个其实是可以的,假设我们已知u作为根节点时的猜测正确的guess个数n,且v是u的一个邻接节点,那么,以v作为根节点时,其与u作为根节点时的边的关系仅仅只是将(u,v)换成了(v,u),因此,我们就可以快速地得到以v作为根节点时猜测正确的guess个数。

我们同样使用一个遍历即可得到全部的答案了。

2. 代码实现

给出python代码实现如下:

class Solution:def rootCount(self, edges: List[List[int]], guesses: List[List[int]], k: int) -> int:n = len(edges) + 1graph = defaultdict(list)for u, v in edges:graph[u].append(v)graph[v].append(u)guesses = {(u,v) for u, v in guesses}cnt = 0q = [0]seen = set()while q != []:u = q.pop(0)seen.add(u)for v in graph[u]:if v in seen:continueif (u, v) in guesses:cnt += 1q.append(v)seen = set()res = 0def dfs(u, cnt):nonlocal seen, resif u in seen:return if cnt >= k:res += 1seen.add(u)for v in graph[u]:if (u, v) in guesses:if (v, u) in guesses:dfs(v, cnt)else:dfs(v, cnt-1)else:if (v, u) in guesses:dfs(v, cnt+1)else:dfs(v, cnt)returndfs(0, cnt)return res

提交代码评测得到:耗时2205ms,占用内存194.1MB。

http://www.lryc.cn/news/30569.html

相关文章:

  • 初探富文本之CRDT协同实例
  • 团队死气沉沉?10种玩法激活你的项目团队拥有超强凝聚力
  • Spring三级缓存核心思想
  • 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和部署流程介绍--让初学者一篇文章彻底理解算法训练和部署流程
  • 计算机网络整理
  • 闲人闲谈PS之三十八——混合制生产下WBS-BOM价格发布增强
  • Java 根类 Object
  • 04_Apache Pulsar的可视化监控管理、Apache Pulsar的可视化监控部署
  • 【算法】期末复盘,酒店住宿问题——勿向思想僵化前进
  • Java中的Comparator 与 Comparable详解
  • 计算机科学导论笔记(二)
  • GEC6818开发板JPG图像显示,科大讯飞离线语音识别包Linux_aitalk_exp1227_1398d7c6运行demo程序,开发板实现录音
  • 如何判断树莓派通过GPIO与5G模块成功连接?
  • Java——包装类和List及ArrayList
  • matlab - 程序流程控制、函数文件、特殊函数、调试与优化
  • Toponogov 比较定理及其应用
  • 力扣sql简单篇练习(二十二)
  • 【开源硬件】STM32F030R8T6系统板
  • ES之DSL查询文档基础查询
  •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堆排序
  • Vue3 中的模板语法
  • Redis十大类型——Hash常见操作
  • Python采集本地二手房,一键知晓上万房源信息
  • Ubuntu 18.04 出现GLIBC_2.28 not found的解决方法(亲测有效)
  • Java文档搜索引擎总结
  • Linux内核学习笔记——页表的那些事。
  • C++,Qt分别读写xml文件
  • WebStorm安装教程【2023年最新版图解】一文教会你安装
  • 用户态和内核态,系统调用
  • Java 包装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