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flask web学习之flask与http(一)

文章目录

      • 一、请求响应循环
      • 二、HTTP请求
        • 1. 请求报文
        • 2. request对象
        • 3. 在flask中处理请求
            • 3.1 路由匹配
            • 3.2 设置监听的http方法
            • 3.3 URL处理
      • 三、请求钩子

一、请求响应循环

每一个web应用都包含这种处理方式,请求-响应循环:客户端发出请求,服务器端接受请求并返回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下图可以看出,HTTP在整个流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沟通的桥梁。

当用户访问一个URL,浏览器便生成对应的HTTP请求,经由互联网发送到对应的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接收请求,通过WSGI将HTTP格式的请求数据转换成我们的Flask程序能够使用的Python数据。在程序中,Flask根据请求的URL执行对应的视图函数,获取返回值生成响应。响应依次经过WSGI转换生成HTTP响应,再经由Web服务器传递,最终被发出请求的客户端接收。浏览器渲染响应中包含的HTML和CSS代码,并执行JavaScript代码,最终把解析后的页面呈现在用户浏览器的窗口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HTTP请求

URL是一个请求的起源。一个标准的URL由很多部分组成,以下面这个为例:
http://www.baidu.com/hello?name=zly
http::协议字符串,指定要使用的协议。
www.baidu.com:服务器弟子(域名)。
/hello?name=zly:要获取的资源路径(path),类似于unix的文件目录结构。

请求的实质是发送到服务器上的一些数据,这种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称为报文,请求时浏览器发送的数据被称为请求报文,而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被称为响应报文。

1. 请求报文

请求报文由请求的方法、URL、协议版本、首部字段以及内容实体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见的http方法类型:

方法说明
get获取资源
post创建或更新资源
put创建或替换资源
delete删除资源
head获得报文首部
options询问支持的方法

报文首部包含了请求的各种信息和设置,比如客户端的类型,是否设置缓存,语言偏好等等。

2. request对象

flask请求对象request,这个请求对象封装了从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报文。

请求解析和响应封装实际上大部分是由werkzeug完成的,flask子类化werkzeug的请求(Request)和响应(Response)对象并添加了和程序相关的特定功能。

假如此时有一个请求http://www.baidu.com.cn/hello?name=zly
当flask接收到请求后,请求对象会提供多个属性来获取URL的各个部分。常用属性如下表所示:

属性
path‘/hello’
full_path‘/hello?=name=zly’
host‘www.baidu.com.cn’
host_url‘http://www.baidu.com.cn/’
base_url‘http://www.baidu.com.cn/hello’
url‘http://www.baidu.com.cn/hello?name=zly’
url_root‘http://www.baidu.com.cn/’

除了URL之外,请求报文中的其他信息都可以通过Request对象提供的属性和方法获取,常用部分如下表所示:

属性/方法说明
method获取请求的HTTP方法,例如GET、POST、PUT等。
args包含GET请求参数的字典,可以通过request.args[‘key’]或request.args.get(‘key’)来获取特定参数的值。
form包含POST请求参数的字典,可以通过request.form[‘key’]或request.form.get(‘key’)来获取特定参数的值。
files包含上传文件的字典,可以使用request.files[‘file_field_name’]来访问上传的文件。
headers获取请求头部信息,返回一个包含所有请求头的字典。可以使用request.headers[‘header_name’]来获取特定头部的值。
cookies包含所有的Cookie信息的字典,可以使用request.cookies[‘cookie_name’]来获取特定Cookie的值。
session访问当前用户的会话对象,可以使用request.session[‘key’]来获取会话数据。
3. 在flask中处理请求

url是指向网络上资源的地址。在flask中,我们需要让请求的URL匹配对应的视图函数,视图函数返回值就是URL对应的资源。

3.1 路由匹配

在 Flask 中,路由匹配是通过装饰器来完成的。你可以使用 @app.route 装饰器来定义路由,并指定对应的 URL 规则。

from flask import Flaskapp = Flask(__name__)# 定义根路径的路由
@app.route('/')
def index():return 'Hello, World!'# 定义其他路径的路由
@app.route('/about')
def about():return 'About page'@app.route('/user/<username>')
def user_profile(username):return f'Profile page of {username}'
3.2 设置监听的http方法

在 Flask 中,你可以使用 methods 参数来设置路由监听的 HTTP 方法。这个参数可以是一个字符串,也可以是一个包含多个方法的列表。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app = Flask(__name__)# 设置只接受 GET 请求的路由
@app.route('/', methods=['GET'])
def index():return 'Hello, World!'# 设置接受 POST 和 PUT 请求的路由
@app.route('/data', methods=['POST', 'PUT'])
def handle_data():if request.method == 'POST':return 'Received a POST request'elif request.method == 'PUT':return 'Received a PUT request'
3.3 URL处理

URL变量部分默认类型为字符串,但flask提供了一些转换器可以在URL规则中使用。

转换器说明
string不包含斜线的字符串
int整数
float浮点数
path包含斜线的字符串,static路由的URL规则中filename变量就使用了这个转换器
any匹配一系列值中的一个
uuiduuid字符串

使用示例:

@app.route('/goback/<int:year>')
def go_back(year):return '<p>Welcome to %d!</p> ' % (2018-year)@app.route('/colors/<any(blue, white, red):color>')
def three_colors(color):return color

三、请求钩子

在 Flask 中,你可以使用请求钩子(Request Hooks)来在请求的不同生命周期中执行特定的操作。Flask 提供了一些装饰器来定义这些钩子函数。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请求钩子:

  1. before_request:在每个请求处理之前执行。可以用于进行认证、权限检查等操作。例如网站要记录用户最后在线的时间,可通过用户最后发送的请求时间来实现。
  2. after_request:在每个请求处理之后执行,但只有在没有未处理的异常时才会执行。可以用于修改响应、添加头部信息等操作。例如我们经常在视图函数中进行数据库操作,比如更新、插入等,之后需要将更改提交数据库中,提交更改的代码可以放到此钩子中。
  3. teardown_request:在每个请求处理之后执行,无论是否发生异常。可以用于清理资源、关闭数据库连接等操作。
  4. before_first_request:在第一个请求处理之前执行,用于初始化应用程序的全局状态。例如在玩具程序中,运行程序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程序的初始化操作,比如创建数据库表,添加管理员用户。
from flask import Flaskapp = Flask(__name__)# 在每个请求处理之前执行的钩子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在这里执行需要在每个请求之前进行的操作print('Before Request')# 在每个请求处理之后执行的钩子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onse):# 在这里执行需要在每个请求之后进行的操作print('After Request')return response# 在每个请求处理之后(包括异常情况)执行的钩子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teardown_request(exception=None):# 在这里执行需要在每个请求之后进行的操作print('Teardown Request')# 在第一个请求处理之前执行的钩子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before_first_request():# 在这里执行需要在第一个请求之前进行的操作print('Before First Request')# 定义路由
@app.route('/')
def index():return 'Hello, World!'if __name__ == '__main__':app.run()
http://www.lryc.cn/news/256295.html

相关文章:

  • 蓝桥杯日期问题
  • 每天一点python——day90
  • 《巫师3》缺失vcomp110.dll如何解决,如何快速修复vcomp110.dll丢失问题
  • LangChain学习二:提示-实战(上半部分)
  • SpringBoot集成i18n(多语言)
  • Volumetric Lights 2 HDRP
  • 蓝桥杯 java基础
  • 火狐,要完了!
  • 在AWS Lambda上部署EC2编译的FFmpeg工具——自定义层的方案
  • 情深不必纠缠
  • AIGC之Image2Video(一)| Animate Anyone:从静态图像生成动态视频,可将任意图像角色动画化
  • 区块链的可拓展性研究【04】分片
  • blender 粒子系统 roughness 属性
  • npm ERR! notarget No matching version found for @eslint/eslintrc@^2.1.4.
  • 截取字符串
  • 【Python】Faker库详解:创建测试数据轻而易举
  • Spring boot -- 学习HttpMessageConverter
  •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筹优化求解器?
  • Python 精讲 | 奇葩的 is
  • 遥感卫星综述(下载和预处理)(持续更新)
  • Nmap脚本未来的发展趋势
  • 要求CHATGPT高质量回答的艺术:提示工程技术的完整指南—第 17 章:对话提示
  • urllib爬虫 应用实例(三)
  • 【数据挖掘】国科大苏桂平老师数据库新技术课程作业 —— 第三次作业
  • TP5上传图片压缩尺寸
  • 使用 Tailwind CSS 完成导航栏效果
  • docker容器配置MySQL与远程连接设置(纯步骤)
  • 什么是网站劫持
  • LeNet
  • JavaScript 简单理解原型和创建实例时 new 操作符的执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