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kubernetes的服务发现(二)

如前面的文章我们说了,kubernetes的服务发现是服务端发现模式。它有一个服务注册中心,使用DNS作为服务的注册表。每个集群都会运行一个DNS服务,默认是CoreDNS服务。每个服务都会在这个DNS中注册。注册的大致过程:
1、向kube-apiserver提交一个新服务对象的定义
2、创建服务对象,并分配它一个ClusterIP,保存服务对象数据到etcd中
3、DNS服务监听kube-apiserver,一旦有新服务对象创建就创建一个从服务对象名称映射到ClusterIP的域名记录。服务就是不需要主动去DNS中注册,靠DNS的控制器就能完成服务的自动注册。

一旦注册完成后,服务对象后面的Pod列表就会被更新。服务对象中的label selector字段与选择器中定义的标签相匹配的Pod就会纳入当前服务对象的Pod列表中。服务对象的选择控制器会持续扫描和服务对象的标签相匹配的Pod,然后更新到EndPoint对象中。

在kubernetes中,Pod列表对应一个EndPoint对象,这个对象负责保存一个和服务标签选择器相配匹的Pod列表。

每个Pod都要知道集群DNS服务地址,Pod容器的/etc/resolv.conf文件都被配置为使用集群的DNS进行解析。

在kubernetes中的DNS服务查询过程如下:
1、调用者向DNS服务发起域名(服务名称)查询,如果本地没有缓存就会被提交到DNS服务,DNS服务返回对应的ClusterIP。ClusterIP是服务对象的IP地址,并不是具体提供服务的Pod的IP地址。
2、通过返回的ClusterIP访问对应的Pod。kubernetes的每个节点(Node)上都有一个kube-proxy代理服务,这个代理会通过服务对象和Pod的对应关系创建iptables或IPVS路由规则,节点Node会基于这些规则将请求转发到具体的Pod上。

顺便提一下服务网格中边车代理(sidecar proxy),流量会首先被这个代理劫持,这是通过修改iptables路由规则来做到这一点的。其次服务网格也会监听集群内服务对象的变化情况,从而获得最的服务地址。最后一点是关于负载均衡,服务网络是基于服务对象而不是基于Pod的。它给服务对象前加上一层负载均衡,这样才能实现基于服务层面的流量管理。

http://www.lryc.cn/news/255937.html

相关文章:

  • 【矩阵论】Chapter 4—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知识点总结复习
  • Linux 进程地址空间
  • websocket vue操作
  • 腾讯云CentOS8 jenkins war安装jenkins步骤文档
  • Linux: glibc: net/if.h vs linux/if.h
  • 使用Android Studio导入Android源码:基于全志H713 AOSP,方便解决编译、编码问题
  • python random详解
  • java-两个列表进行比较,判断那些是需要新增的、删除的、和更新的
  • 【WPF.NET开发】WPF中的对话框
  • NLP项目实战01之电影评论分类
  • 一款可无限扩展的软件定时器开源框架项目代码
  • GRE与顺丰圆通快递盒子
  • 12.Mysql 多表数据横向合并和纵向合并
  • 线性回归与逻辑回归:深入解析机器学习的基石模型
  • 电脑待机怎么设置?让你的电脑更加节能
  • 数据库对象介绍与实践:视图、函数、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物化视图
  • arm平台编译so文件回顾
  • 【数据结构】顺序表的定义和运算
  • idea使用maven的package打包时提示“找不到符号”或“找不到包”
  • MetricBeat监控MySQL
  • Child Mind Institute - Detect Sleep States(2023年第一次Kaggle拿到了银牌总结)
  • Esxi7Esxi8设置VMFSL虚拟闪存的大小
  • vue2+electron桌面端一体机应用
  • 目标检测——OverFeat算法解读
  • vue获取主机id和IP地址
  • 在pytorch中自定义dataset读取数据
  • ConvNeXt V2: Co-designing and Scaling ConvNets with Masked Autoencoders
  • Java后端的登录、注册接口是怎么实现的
  • TCP Keepalive 和 HTTP Keep-Aliv
  • 操作系统 复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