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生活
诞生
人真正意义上的诞生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是一种意识到自我、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存在,只有这种诞生,才是完整人生的基点,大千世界中,唯有人类以生活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除人类以外,从无机界的尘埃、岩石到有机界的灵长类,它们都仅仅是存在着,或者是生存着
每个时代都有人以他们的一生向人们提示着真正生活的样式,并且以他们在生活中表现的智慧、精神和道德力量表明人所独有的尊严和价值。他们有的留下了名,有的没有留下名,但他们都领略过生活。
每个时代也有另一类人,他们浑噩、懵懂,虚掷光阴,把生命消耗在昨天和明天没有区分的机械的吃喝和酣睡之中;一生的活动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却自以为是地做着应做之事,自以为是地生活着。
正是由于人度过一生的方式有如此之大的差别,苏格拉底才在法庭申辩时说出了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每个人一生面临无数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人类是共同的,因为它们可以集中表现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而又必须回答的一系列人生根本问题,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希望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对于每个具体的人来说,又是极其独特的,因为它们以不可重复的具体形式摆在每个人面前;至于每个人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就更独特了,它们既不能像身体、外貌、先天能力等特征,通过生物的遗传密码由前人传递给后人,也不可能彼此抄袭。
一个人到底在什么状态下才算是真正的诞生?是有生命个体的客观存在就算是生命的诞生,还是另有一个标准来界定,以生活的感受,我们可以知道,事实上人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诞生和社会学意义上的诞生。
一个人,当他可以呼吸、可以站立、可以行走,这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诞生,这种诞生只标志着他是活着的个体,是一个存在;但真正意义上的诞生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是一种意识到自我、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存在,只有这种诞生,才是完整人生的基点。
只有人在精神上诞生,他才真正进入生活,并开始在生活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即人生价值,而如果想要在精神上的诞生,就必须通过省察人生、领悟自身存在的道理来实现。必须明白,人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绝不会百无聊赖地一天天勾销生命,毫无价值地耗费着生命,精神上的诞生,绝不会错误地理解人生,绝不会错误地选择人生,更不会在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同时也毁灭了自我。
省察人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归根结底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品质
一个人在社会上脱颖而出一定是需要非常优秀的品质作为基础的,所谓才华并不是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球、掌握多少语言等等,这一切只是表象,抛开虚荣的维度,其底层是以人生的格调作为基础的,你优秀是因为你想优秀,而要做到优秀需要的是品质,所谓品质就是那些伟大的仙人无数次讲过的「勇敢、正直、善良、自律、忍耐」等等,而这若非长期主义者,则根本风马牛不相及,无从谈起,而这又往往来自于原生家庭和启蒙教育
我还记得我们那个时候读大学仅仅是为了学习高中无法学到的知识,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的探索的渴望是单纯的,读大学是非常虔诚的,乃至大学毕业后并不是很在乎证书这种东西,在后来的求职过程中还是秉承着我掌握了多少知识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能给对方带来什么价值去求职,即便社会告诉我们证书还是非常重要的,导致当时我们很多同学无法进入微软、IBM、甲骨文这种一类公司,但那个时候掌握了知识后给人的力量,是可感知到的热血沸腾
曾记否我们的梦想曾经是要当科学家、要当天文学家、要造火箭探索外太空…
轮回
曾经软件开发这个领域是非计算机专业无法涉猎的,而当互联网时代来临后,诞生了无数的相关专业、无数的培训机构,将这个领域的门槛无限的拉低了,在互联网来临之前所有的知识只能储备,全凭脑力,唯二的获取途径是书和前辈们的经验,也因此对于书和前辈们我们仍旧是虔诚的,而当互联网时代来临后几乎所有的知识只需要检索不需要储备,唯一需要储备知识的场景或许是在面试前夕,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刷题套路在此场景下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同时带来的变化书也不像那时候的书了,前辈们也不像那时候的前辈们了,快餐时代下,一切都是骗局
在这个时代里毕业的大学生们,绝大多数被冲昏了头脑,行业和时代的发展带来了领域内的高薪岗位,时代的红利让他们自己为的觉得自己配得上,于是飘飘然,迷失在其中,而忽略了人格和品质的训练,舍本逐末的沉迷于时代红利带来的优越感中,殊不知凭一个学历学位远远配不上的「醉舞经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罢了
大学毕业后进入微软工作,每天看看周边的同事,大家基本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都非常简单,然而能在那个办公室坐着意味着大家水平都相差无几,知识储备几乎差不多,智商也都在同一个档次上,而大家在工作中的竞争「比、学、赶、帮、超」最终拼的还是个人的品质,当然在互联网时代这叫做内卷,难么?这才是真实的
而所谓红利就是不长久的东西,互联网时代这么多年红利殆尽后,你会发现这个社会在反省、这个行业在反省,甚至投资机构都在反省,把互联网10多年放到历史长河中看,也仅仅就是一个周期性社会现象而已,而此类现象会不断地轮回下去社会才能才会不断进步,也因此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淡看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切勿盲目的寻找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渴望和人类的传承隔绝,毫无时局观却幻想着自己已经在一个黄金时代
生活
我想这才是生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