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垃圾回收GC

为什么要有垃圾回收?

JVM之所以要有垃圾回收,是因为它能够自动管理内存,避免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的问题,垃圾回收机制会自动检测和清理不再使用的对象,释放内存空间,使得开发者不需要手动管理内存,降低了开发难度和错误风险,同时,垃圾回收还可以优化内存分配,提高程序性能和响应速度,总之,垃圾回收是JVM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之一

垃圾回收主要回收哪个内存区域?

因为对于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和方法区来说,生命周期都与线程有关,随线程而生,随线程而灭 并且这三个区域的内存分配和回收是具有确定性的,当方法结束或者线程结束的时候,内存就会被自动回收,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的就只有堆内存,也叫做GC堆

标记的过程

Java堆中存放着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垃圾回收器在对堆进行垃圾回收前,首先要判断这些对象哪些还存活,哪些已经"死去"。判断对象是否已"死"有如下几种算法

引用计数法

在给一个对象分配内存的时候,会给他增加一个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引用指向该对象的时候,计数器就会+1,当引用失效的时候,计数器就会-1,任何时候,只要当计数器为0时,该对象就已经不能再使用,也就相当于对象已死
但是主流的JVM并没有采取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可能会引起循环引用的问题

可达性分析算法

此算法的核心思想为 : 通过一系列称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走过的路径称之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的引用链相连时(从GC Roots到这个对象不可达)时,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
在Java语言中,可作为GC Roots的对象包含下面几种:

  1.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2.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3.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4. 本地方法栈中 JNI(Native方法)引用的对象。

回收的过程

标记-清除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是最基础的收集算法,算法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对标记后的对象进行回收,后续算法都是基于该算法进行优化
标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清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缺点:
效率:标记和清除的效率都不太高
空间:标记清除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空间碎片太多可能会导致以后在程序运行中需要分配较大对象时,无法找到足够连续内存而不得不提前触发另一次垃圾收集

复制算法

"复制"算法是为了解决"标记-清理"的效率问题。它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块内存需要进行垃圾回收时,会将此区域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经使用过的内存区域一次清理掉。这样做的好处是每次都是对整个半区进行内存回收,内存分配时也就不需要考虑内存碎片等复杂情况,只需要移动堆顶指针,按顺序分配即可。此算法实现简单,运
行高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制收集算法在对象存活率较高时会进行比较多的复制操作,效率会变低。因此在老年代一般不能使用复制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

针对老年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称之为"标记-整理算法"。标记过程仍与"标记-清除"过程一致,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代算法

分代算法和上面讲的 3 种算法不同,分代算法是通过区域划分,实现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垃圾回收策略,从而实现更好的垃圾回收。这就好比中国的一国两制方针一样,对于不同的情况和地域设置更符合当地的规则,从而实现更好的管理,这就是分代算法的设计思想
当前 JVM 垃圾收集都采用的是"分代收集(Generational Collection)"算法,这个算法并没有新思想,只是根据对象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划分为几块。一般是把Java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在新生代中,每次垃圾回收都有大批对象死去,只有少量存活,因此我们采用复制算法;而老年代中对象存活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就必须采用"标记-清理"或者"标记-整理"算法。
哪些对象会进入新生代?哪些对象会进入老年代?
新生代:一般创建的对象都会进入新生代;
老年代:大对象和经历了 N 次(一般情况默认是 15 次)垃圾回收依然存活下来的对象会从新生代移动到老年代
幸存区的两块区域,每次只用一个,每次检查其中一块区域的对象释放被淘汰,如果未被淘汰,就转入另一块幸存区,直到满足进入老年区的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垃圾回收器有哪些典型实现?

  1. Serial收集器(新生代收集器,串行GC)
  2. ParNew收集器(新生代收集器,并行GC)
  3.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新生代收集器,并行GC)
  4. Serial Old收集器(老年代收集器,串行GC)
  5. Parallel Old收集器(老年代收集器,并行GC)
  6. CMS收集器(老年代收集器,并发GC)
  7. G1收集器(唯一一款全区域的垃圾回收器)
http://www.lryc.cn/news/214353.html

相关文章:

  • kubernetes-service微服务
  • 让你笑到不行的笑话短视频接口,快来试试!
  • 系列四十五、Spring的事务传播行为案例演示(五)#MANDATORY
  • idea插件(二)-- String Manipulation(字符串处理工具)
  • HQChart实战教程67-worker批量计算股票指标
  • 博客系统自动化测试项目实践
  • 软考高级之系统架构师系列之操作系统基础
  • 制作一个可以arm架构下运行的docker镜像(for Python)
  • Goland连接服务器/虚拟机远程编译开发
  • 大数据Doris(十四):Doris表中的数据基本概念
  • 【Linux】Linux环境配置以及部署项目后端
  • RabbitMQ消费者的可靠性
  • 云计算助力史上首届“云上亚运”圆满成功!
  • 博彦科技:以金融为起点,凭借创新技术平台真打实干
  • NLP实践——中文指代消解方案
  • 【Redis】认识Redis-特点特性应用场景对比MySQL重要文件及作用
  • goland setup go env
  • 如何打造一支敏捷测试团队
  • STM32F40EZT6 PWM可控制电压原理
  • 信号灯集,消息队列
  • 我在Vscode学OpenCV 初步接触
  • [threejs]让导入的gltf模型显示边框
  • YOLOv5优化:独家创新(SC_C_Detect)检测头结构创新,实现涨点 | 检测头新颖创新系列
  • 作物模型--土壤数据制备过程
  • 学习笔记|单样本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规范表达|《小白爱上SPSS》课程:SPSS第四讲 | 单样本T检验怎么做?很单纯很简单!
  • Bug管理规范
  • 剑指JUC原理-8.Java内存模型
  • Azure 机器学习 - 使用 AutoML 和 Python 训练物体检测模型
  • 【深度学习】pytorch——快速入门
  • git本地项目同时推送提交到github和gitee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