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算法入门与数组丨5. 数组二分查找

文章目录

    • 1 二分查找算法
    • 2 二分查找细节
    • 3 二分查找两种思路
      • 3.1 直接法
      • 3.2 排除法

1 二分查找算法

二分查找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查找算法,也被称为折半查找算法。它适用于有序数组的查找,并通过将待查找区间不断缩小一半的方式来快速定位目标值。

算法思想如下:

  1. 首先,确定待查找数组的起始位置(通常为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和结束位置(通常为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
  2. 然后,计算待查找区间的中间位置,即将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相加除以2。
  3. 比较中间位置的元素与目标值的大小关系:
  • 如果中间位置的元素等于目标值,则查找成功,返回中间位置。
  • 如果中间位置的元素大于目标值,则目标值可能在左半部分,将结束位置更新为中间位置的前一个位置。
  • 如果中间位置的元素小于目标值,则目标值可能在右半部分,将起始位置更新为中间位置的后一个位置。
  1.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找到目标值或者待查找区间为空(起始位置大于结束位置)为止。

二分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log ⁡ n ) O(\log n) O(logn) ,其中 n n n 为数组的大小。由于每次查找都将待查找区间缩小一半,因此它比线性查找算法更加高效。

2 二分查找细节

区间开闭问题

  • 左闭右闭区间:注意初始化时, r i g h t = l e n ( n u m s ) − 1 right = len(nums)-1 right=len(nums)1,数组最后一个元素位置。
  • 左闭右开区间:注意初始化时, r i g h t = l e n ( n u m s ) right = len(nums) right=len(nums),数组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 一般情况,全部使用「左闭右闭区间」这种写法

m i d mid mid 取值问题

常见的两种取值公式

mid = (left + right) // 2   # 使用较多
mid = (left + right + 1) // 2
  • 当待查找区间中的元素个数为奇数个,使用这两种取值公式都能取到中间元素的下标位置。
  • 当待查找区间中的元素个数为偶数个
    • mid = (left + right) // 2 能取到中间靠左边元素的下标位置。
    • mid = (left + right + 1) // 2 能取到中间靠右边元素的下标位置。

出界条件的判断

两种判断方式

left <= right
left < right
  • left <= right,并且查找的元素不在有序数组中,则 while 语句的出界条件是 left > right,也就是 left == right + 1,写成区间形式就是 [ r i g h t + 1 right+1 right+1, r i g h t right right],此时待查找区间为空,待查找区间中没有元素存在,此时终止循环时,可以直接返回 −1。
  • left < right,并且查找的元素不在有序数组中,则 while 语句出界条件是 left == right,写成区间形式就是 [ r i g h t right right, r i g h t right right]。此时区间不为空,待查找区间还有一个元素存在,我们并不能确定查找的元素不在这个区间中,此时终止循环时,如果直接返回 −1 就是错误的。

使用 left < right 的话,可以在出界之后增加一层判断,判断是否等于目标元素。

# ...while left < right:# ...return left if nums[left] == target else -1

此时,在跳出循环的时候,一定是 left == right,无需判断此时应该返回 left or right

搜索区间范围的选择

三种写法

left = mid + 1,right = mid - 1
left = mid + 1 ,right = mid
left = mid,right = mid - 1

具体哪一种写法和二分查找的两种思路有关。

  • 思路 1:「直接法」—— 在循环体中找到元素后直接返回结果。
  • 思路 2:「排除法」—— 在循环体中排除目标元素一定不存在区间。

3 二分查找两种思路

3.1 直接法

  1. 设定左右边界为数组两端,即 l e f t = 0 , r i g h t = l e n ( n u m s ) − 1 left=0,right=len(nums)−1 left=0right=len(nums)1,代表待查找区间为 [ l e f t , r i g h t ] [left,right] [left,right](左闭右闭区间)。
  2. 取两个节点中心位置 m i d mid mid ,先比较中心位置值 n u m s [ m i d ] nums[mid] nums[mid] 与目标值 t a r g e t target target 的大小。
    1. 如果 t a r g e t = = n u m s [ m i d ] target==nums[mid] target==nums[mid],则返回中心位置。
    2. 如果 t a r g e t > n u m s [ m i d ] target>nums[mid] target>nums[mid] ,则将左节点设置为 m i d + 1 mid+1 mid+1,然后继续在右区间 [ m i d + 1 , r i g h t ] [mid+1,right] [mid+1,right] 搜索。
    3. 如果 t a r g e t < n u m s [ m i d ] target<nums[mid] target<nums[mid],则将右节点设置为 m i d − 1 mid−1 mid1,然后继续在左区间 [ l e f t , m i d − 1 ] [left,mid−1] [left,mid1] 搜索。
  3. 如果左边界大于右边界,查找范围缩小为空,说明目标元素不存在,此时返回 −1。
class Solution:def search(self, nums: List[int], target: int) -> int:left, right = 0, len(nums) - 1# 在区间 [left, right] 内查找 targetwhile left <= right:# 取区间中间节点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如果找到目标值,则直接范围中心位置if nums[mid] == target:return mid# 如果 nums[mid] 小于目标值,则在 [mid + 1, right] 中继续搜索elif nums[mid] < target:left = mid + 1# 如果 nums[mid] 大于目标值,则在 [left, mid - 1] 中继续搜索else:right = mid - 1# 未搜索到元素,返回 -1return -1

3.2 排除法

  1. 设定左右边界为数组两端,即 l e f t = 0 , r i g h t = l e n ( n u m s ) − 1 left=0,right=len(nums)−1 left=0right=len(nums)1,代表待查找区间为 [ l e f t , r i g h t ] [left,right] [left,right](左闭右闭区间)。
  2. 取两个节点中心位置 m i d mid mid ,比较中心位置值 n u m s [ m i d ] nums[mid] nums[mid] 与目标值 t a r g e t target target 的大小,先将目标元素一定不存在的区间排除。
  3. 然后在剩余区间继续查找元素,继续根据条件排除目标元素一定不存在的区间。
  4. 直到区间中只剩下最后一个元素,然后再判断这个元素是否是目标元素。
class Solution:def search(self, nums: List[int], target: int) -> int:left, right = 0, len(nums) - 1# 在区间 [left, right] 内查找 targetwhile left < right:# 取区间中间节点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nums[mid] 小于目标值,排除掉不可能区间 [left, mid],在 [mid + 1, right] 中继续搜索if nums[mid] < target:left = mid + 1 # nums[mid] 大于等于目标值,目标元素可能在 [left, mid] 中,在 [left, mid] 中继续搜索else:right = mid# 判断区间剩余元素是否为目标元素,不是则返回 -1return left if nums[left] == target else -1
  • 直接法:更适合解决简单题目,数组中是非重复元素。
  • 排除法:更适合解决复杂题目,数组里可能不存在的元素,找边界问题。

参考文献

  • [1] https://datawhalechina.github.io/leetcode-notes/#/

—— END ——


如果以上内容有任何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在下面 👇 留言。或者你有更好的想法,欢迎一起交流学习~~~

更多精彩内容请前往 AXYZdong的博客

http://www.lryc.cn/news/171309.html

相关文章:

  • 拓扑关系如何管理?
  • vue的由来、vue教程和M-V-VM架构思想、vue的使用、nodejs
  • 课程表 循环依赖 拓扑排序 go语言
  • 【红包雨接口设计】
  • SSL证书到期更换证书会影响排名吗?
  • 前端常用库之-JavaScript工具库lodash
  • Linux- execve()
  • 007 数据结构_堆——“C”
  • zabbix的原理与安装
  • ReactNative中升级IOS 17版本Crash解决
  • MongoDB详解
  • 【SpringCloud微服务全家桶学习笔记-服务注册zookeeper/consul】
  • 【滑动窗口】LCR 016. 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
  • C++中将类成员函数作为变量传递给函数
  • 2024届数字IC设计秋招面经-鼎信
  • 【数据结构】二叉树的节点数,叶子数,第K层节点数,高度,查找x节点,判断是否为完全二叉树等方法
  • 前馈神经网络(FFNN)和多层感知机(MLP)
  • EasySwipeMenuLayout - 独立的侧滑删除
  • 优麒麟下载、安装、体验
  • Appium混合页面点击方法tap的使用
  • 求解灰度直方图,如何绘制灰度直方图(数字图像处理大题复习 P1)
  • 8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对比
  • 【PX4】Ubuntu20.04+ROS Noetic 配置PX4-v1.12.2和Gazebo11联合仿真环境【教程】
  • msvcp120.dll丢失怎么办?(五种方法快速解决)
  • eslint写jsx报错
  • 最新适合小白前端 Javascript 高级常见知识点详细教程(每周更新中)
  • 积分值和面积、对称性
  • springboot 整合es
  • MyBatisPlus使用自定义JsonTypeHandler实现自动转化JSON
  • LeetCode 2097. 合法重新排列数对【欧拉通路,DFS】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