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wireshark 实用过滤表达式(针对ip、协议、端口、长度和内容)


wireshark 实用过滤表达式(针对ip、协议、端口、长度和内容)

1.   关键字
“与”:“eq” 和 “==”等同,可以使用 “and” 表示并且,

“或”:“or”表示或者。

“非”:“!" 和 "not” 都表示取反。

多组条件联合过滤数据包的命令,就是通过每个单个的条件命令与关键字“与或非”的组合实现的。

2.   针对ip的过滤
针对wireshark最常用的自然是针对IP地址的过滤。其中有几种情况:

  (1)对源地址为192.168.0.1的包的过滤,即抓取源地址满足要求的包。

        表达式为:ip.src == 192.168.0.1

  (2)对目的地址为192.168.0.1的包的过滤,即抓取目的地址满足要求的包。

        表达式为:ip.dst == 192.168.0.1

  (3)对源或者目的地址为192.168.0.1的包的过滤,即抓取满足源或者目的地址的ip地址是192.168.0.1的包。

        表达式为:ip.addr == 192.168.0.1,本表达式的等价表达式为

 ip.src == 192.168.0.1or ip.dst == 192.168.0.1

  (4)要排除以上的数据包,我们只需要将其用括号囊括,然后使用 "!" 即可。

        表达式为:!(表达式)

3.   针对协议的过滤
  (1)仅仅需要捕获某种协议的数据包,表达式很简单仅仅需要把协议的名字输入即可。

               表达式为:http

               问题:是否区分大小写?答:区分,只能为小写

  (2)需要捕获多种协议的数据包,也只需对协议进行逻辑组合即可。

        表达式为:http or telnet (多种协议加上逻辑符号的组合即可)

  (3)排除某种协议的数据包

        表达式为:not arp   或者   !tcp

4.   针对端口的过滤(视传输协议而定)
  (1)捕获某一端口的数据包

        表达式为:tcp.port == 80  (以tcp协议为例)

  (2)捕获多端口的数据包,可以使用and来连接,下面是捕获高于某端口的表达式

        表达式为:udp.port >= 2048 (以udp协议为例)

5.   针对长度和内容的过滤
  (1)针对长度的过虑(这里的长度指定的是数据段的长度)

        表达式为:udp.length < 30   http.content_length <=20

  (2)针对数据包内容的过滤

 表达式为:http.request.urimatches "vipscu"  (匹配http请求中含有vipscu字段的请求信息)

6.   进阶
通过以上的最基本的功能的学习,如果随意发挥,可以灵活应用,就基本上算是入门了。以下是比较复杂的实例(来自wireshark图解教程):

tcp dst port3128

显示目的TCP端口为3128的封包。

ip src host10.1.1.1

显示来源IP地址为10.1.1.1的封包。

host 10.1.2.3

显示目的或来源IP地址为10.1.2.3的封包。

src portrange2000-2500

显示来源为UDP或TCP,并且端口号在2000至2500范围内的封包。

not imcp

显示除了icmp以外的所有封包。(icmp通常被ping工具使用)

src host10.7.2.12 and not dst net 10.200.0.0/16

显示来源IP地址为10.7.2.12,但目的地不是10.200.0.0/16的封包。

(src host10.4.1.12 or src net 10.6.0.0/16) and tcp dst portrange 200-10000 and dst net10.0.0.0/8

显示来源IP为10.4.1.12或者来源网络为10.6.0.0/16,目的地TCP端口号在200至10000之间,并且目的位于网络10.0.0.0/8内的所有封包。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aflyeaglenku」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aflyeaglenku/article/details/50884296

http://www.lryc.cn/news/126562.html

相关文章:

  • MATLAB图形窗口固定
  • 【数据结构】_7.二叉树概念与基本操作
  • Flink之Partitioner(分区规则)
  • tk切换到mac的code分享
  • spark的standalone 分布式搭建
  • 浅析基于视频汇聚与AI智能分析的新零售方案设计
  • SpringMVC之异常处理
  • 保险龙头科技进化论:太保的六年
  • 升级STM32电机PID速度闭环编程:从F1到F4的移植技巧与实例解析
  • GaussDB 实验篇+openGauss的4种1级分区案例
  • Ruby软件外包开发语言特点
  •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重点章节思维导图
  • mac录屏工具,录屏没有声音的解决办法
  • 神经网络基础-神经网络补充概念-33-偏差与方差
  • 单片机第一季:零基础13——AD和DA转换
  • 小区外卖跑腿,解决最后100米配送难题
  • ZooKeeper的应用场景(命名服务、分布式协调通知)
  • 网络套接字
  • 对话 4EVERLAND:Web3 是云计算的新基建吗?
  • iOS申请证书(.p12)和描述文件(.mobileprovision)
  • Java:PO、VO、BO、DO、DAO、DTO、POJO
  • c语言每日一练(8)
  • 周期 角频率 频率 振幅 初相角
  • 根据一棵树的两种遍历构造二叉树
  • stack 、 queue的语法使用及底层实现以及deque的介绍【C++】
  • 没学C++,如何从C语言丝滑过度到python【python基础万字详解】
  • haproxy负载均衡
  • 【数据结构】顺序队列模拟实现
  • TiDB数据库从入门到精通系列之六:使用 TiCDC 将 TiDB 的数据同步到 Apache Kafka
  • Spring对象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