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klearn】基于多层感知器算法的数据分类预测(Excel可直接替换数据)

【Sklearn】基于多层感知器算法的数据分类预测(Excel可直接替换数据)

  • 1.模型原理
  • 2.模型参数
  • 3.文件结构
  • 4.Excel数据
  • 5.下载地址
  • 6.完整代码
  • 7.运行结果

1.模型原理

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是一种前馈神经网络,用于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它包含输入层、若干个隐藏层和输出层,每个神经元都与前一层的所有神经元连接,而隐藏层和输出层的神经元通过权重进行连接。这些权重在训练过程中调整以最小化损失函数,从而使模型能够学习数据的特征和模式。

模型原理:

  1. 输入层(Input Layer): 接受特征向量作为输入。

  2. 隐藏层(Hidden Layers): 通过一系列权重和激活函数的计算,将输入层的特征转化为更高层次的表示。每一层的输出都作为下一层的输入。

  3. 输出层(Output Layer): 最后一个隐藏层连接到输出层,输出层的神经元表示不同的类别或预测值。

http://www.lryc.cn/news/126448.html

相关文章:

  • 在 Windows 中恢复数据的 5 种方法
  • 配置使用Gitee账号认证登录Grafana
  • 使用 Flask 部署 Next.js
  • 网络安全--iptables
  • 【猿灰灰赠书活动 - 02期】- 【Java从入门到精通2023年7月最新(第7版)】
  • Springboot 设置统一的请求返回格式
  • logstash日志换行处理小解
  • openpnp - 做一个抛料盒
  • 数据结构——单链表的实现(c语言版)
  • 【计算机组成原理】24王道考研笔记——第四章 指令系统
  • C#使用FileInfo和DirectoryInfo类来执行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 每日一学——TCP/IP参考模型
  • LAXCUS分布式操作系统:技术创新引领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新时代
  • 两只小企鹅(Python实现)
  • Linux | 使用wget命令调用服务接口
  • POJ Prime Path 埃氏筛法+广度优先搜索
  • React React Native
  • 分布式定时任务系列5:XXL-job中blockingQueue的应用
  • QT网络编程之TCP
  • 《游戏编程模式》学习笔记(四) 观察者模式 Observer Pattern
  • 前端一键升级 package.json里面的依赖包管理
  • 当速度很重要时:使用 Hazelcast 和 Redpanda 进行实时流处理
  • 筛法求欧拉函数
  • consul限制注册的ip
  • 用AI攻克“智能文字识别创新赛题”,这场大学生竞赛掀起了什么风潮?
  • EJB基本概念和使用
  • 神经网络基础-神经网络补充概念-09-m个样本的梯度下降
  • 分布式 - 消息队列Kafka:Kafka消费者分区再均衡(Rebalance)
  • BIO、NIO和AIO
  • 理解 Go 中的切片:append 操作的深入分析(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