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Django rest_framework Serializer中的create、Views中的create/perform_create的区别

Django rest_framework Serializer中的create、Views中的create/perform_create的区别


对于后端来说,前后端分离的方式能让前后端的开发都爽。和所有的爽一样,每爽一次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前后端分离的代价,就是后端要面对巨量的模块化的功能组件以及这些组件的常规用法与重写复用。有一点经验,关于[Django rest_framework ] Serializer中的create()、Views中的create()/perform_create()的区别,希望与诸君共讨之。


1 Serializer 序列化器

1.1 Serializer作用

序列化器是rest_framework 其中的一个组件,它有两个功能:

  • 序列化:把python中的对象转成json/xml格式字符串。这里的对象指的是数据库对象,因为rest_framework 用的ORM来操作数据库。它的功能直观上是将数据库里面的数据,通过接口传递到前端,因为使用ORM的缘故,从数据库到接口数据转换的过程被描述成序列化,其实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可传输化]或者[转化为可以被前端直接使用的数据类型],这样更便于理解。
  • 反序列化:把json/xml格式字符串转成python中的对象。从功能上来说,反序列化是序列化的逆过程。但同样的,从英语到汉语直译的方式,总会带来各种理解上的障碍。更准确地描述,应该是[字符串对象化]或者[可存储化]。

和前后端不分离相比,Serializer承担了一部分views

2.2 Serializer中的create

序列化()的过程一般是read操作,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不涉及使用create()。所以Serializer重写create()的情况只能是反序列化(字符串---->数据库),也就是将接口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

  • Serializers中的create()方法

    
    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erializersclass MyModel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一个序列化器"""class Meta:model = MyModelfields = '__all__'# Serializers中的create()方法def create(self, validated_data):## your codereturn super().create(validated_data)
    

    上面的这一小段代码,是一个典型的序列化器,在这里我们重写了Serializer的create()。可以看到在这里的create()方法有一个validated_data参数,这意味着什么呢,我想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答案:即这个数据是从前端传过来并且已经过了验证(valide)。经过了谁的验证呢,没错,是Serializer。可能许多人还记得Serializer提供了很多字段,类似models中的字段,当时我还在想,我说这玩意儿是用来干嘛的呢。现在回首,我想很多人像我一样,也已豁然开朗。记着,永远不要忘记Serializer的功能。举个例子:

    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erializersclass MyModelSerializer(serializers.ModelSerializer):"""一个序列化器"""class Meta:model = MyModelfields = '__all__'# Serializers中的create()方法def create(self, validated_data):## your codereturn super().create(validated_data)# 定义的一个字段my_bool = BooleanField()
    

    上面我定义了一个字段:my_bool 。这个字段可接受的值是一个布尔值(0/1)。如果传其他值,则会报错。那么,很明显的,Serializer中重写create()方法的作用已然显现:对Serializer已校验的前端入参进行二次处理。默认情况下,serializer处理结束后,将会返回一个示例instance给视图(这一点存疑)。

到此Serializer的作用应该是结束了。


2 Views 视图

Serializer将校验成功的数据给到views,views拿到数据之后,用来做持久化

2.1 views中的create()与perform_create()

在views中你可以重写create(),并通过request.GET/request.POS/request.data拿到从前端传过来并经过Serializer规则校验的数据。
拿到之后呢?你可以对这些数据再次进行处理,或者将它作为调用其它接口的入参(这就是传说中的对其它系统的接口进行二次封装)。
视图中的create(),与序列化器中的create()有一个巨大的区别是:视图中的create()可以调用perform_create()进行持久化。这很棒棒,因为后端开发说白了就是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撇开使用不同框架的差异),而增删改查的难易程度事实上取决于你要解决的问题,即实际具体业务的复杂程度。


3 总结一下

  • Serializer主要是和前端打交道,so,基于这一点,你重写Serializer的create(),本质是为了过滤。如果通过了校验,并且满足你的要求,那么它会到视图中做下一步处理(通过过滤);反之,将会给前端反馈一些提示信息过去(被过滤)。
  • Views则相反,Views主要和后端打交道,你重写Views的create(),本质是为了持久化。在持久化之前,你可以对入参做任何符合实际情况的处理(包括调用其它接口),但是因为是POST/create(),最终你还是要持久化(perform_create())。

以上 。

http://www.lryc.cn/news/118007.html

相关文章:

  • 差异性分析傻瓜版
  • Keystone Automotive EDI 需求分析
  • jmeter创建一个压测项目
  • CEC2013(MATLAB):淘金优化算法GRO求解CEC2013的28个函数
  • AI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utonomous Driving(深度强化学习自动驾驶)
  • Java super
  • 【人工智能前沿弄潮】——生成式AI系列:Diffusers学习(1)了解Pipeline 、模型和scheduler
  • TypeScript 非空断言
  • Python编程——谈谈函数的定义、调用与传入参数
  • 在Ubuntu中使用Docker启动MySQL8的天坑
  • Python3.x String内置函数大全
  • Go异常处理机制panic和recover
  • QMainwindow窗口
  • P5735 【深基7.例1】距离函数
  • prometheus告警发送组件部署
  • CAPL - XML和TestModule结合实现测试项可选
  • Latex安装与环境配置(TeXlive、TeXstudio与VS code的安装)编译器+编辑器与学习应用
  • STM32 F103C8T6学习笔记3:串口配置—串口收发—自定义Printf函数
  • python中字符串内建函数篇4
  • 并发下如何使用redis存储列表数据
  • Leecode螺旋矩阵 II59
  • echarts 横向柱状图
  • Vue3 —— to 全家桶及源码学习
  • (第三篇) ansible-kubeadm在线安装高可以用集群()
  • flutter开发实战-颜色Color与16进制转换
  • Linux(进程地址空间)
  • VLAN监控及常见问题排查
  • PromQL实现Actuator获取的JVM指标的Full GC次数监控
  • 3.正则表达式
  • 【学习FreeRTOS】第3章——FreeRTOS移植及配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