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进程地址空间)

进程地址空间

  • 程序地址空间
  • 进程地址空间

程序地址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Linux环境下,我们可以对上述程序空间地址进行验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程序,可以看到,我们就可以很好看出程序的地址空间的排布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程地址空间

严格来说,我们上面所说的程序地址空间并不完全正确,他应该叫做进程地址空间才对。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比较奇怪的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程序会发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即使我们改变了g_val的值,我们程序的地址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引出虚拟地址空间的概念: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平时所打印出来的地址,其实都不是物理地址,而是虚拟地址,是由操作系统进行管理的,我们是看不到的。而我们所谓的进程地址空间就相当于他的起始位置为0x00000000,结束位置为0xffffffff,然后划分为我们所说的代码区,堆区,栈区…,他其实是一种数据结构,在Linux下它是由结构体mm_struct实现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m_struct中记录了每一个边界的开始位置与结束位置,而每一个区域之中都会存在各种的虚拟地址。

每个进程被创建时,他的进程控制块(task_atruct)和进程地址空间也会相应的被创建,task_atruct中会存储一个指针指向进程地址空间,进程控制块通过这个指针会找到进程地址空间进行访问,而进程地址空间与物理内存之间又是通过页表联系起来,最终完成对物理内存的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地址空间和页表(用户级)每一个进程都私有一份,只要保证每一个页表映射到不同的物理内存区域,就能使进程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保证了进程的独立性。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理解最开始我们所提出的问题了,fork()以后,子进程产生,它包含了父进程的大部分属性,其中他们的虚拟地址就可以是一样的,此时的子进程与父进程共享物理内存中的代码与数据,而如果我们此时需要更改子进程的数据,会将父进程的数据拷贝一份,并不会影响父进程,子进程的页表会重新映射子进程在物理内存中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改了数据,但是地址并没有发生改变的原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变量可能会同时保存两个不同的值,return的本质就是对id的写入,写入的过程中发生了写时拷贝,这样父进程和子进程在物理内存中就会有自己不同的变量空间,但是他们在用户层是共用一个变量(虚拟地址)的。

我们还需了解的是,当我们的可执行程序并没有被加载到内存中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形成了地址,即编译器在编译代码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代码区,数据区…各个区域,并对每个变量,每一行代码进行了编址,所以程序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虚拟地址。

当CPU得到指令以后,磁盘的数据加载到内存当中,此时CPU通过虚拟地址空间与页表对物理内存进行访问,而物理内存中的变量和函数都被编译器赋予了相应的虚拟地址,当CPU访问到这些函数与变量时,所读取的并不是物理内存的地址,而是虚拟地址,所以CPU所读取的指令地址是虚拟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进程地址空间呢?

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 我们的物理内存并不是随便就能访问的,对于非法的访问和映射OS会识别到,终止此进程,这就有效的保护了我们的物理内存空间,也就是保护了进程与内核空间有效数据。
  • 因为进程地址空间与页表的存在,磁盘中的数据可以加载到物理内存中的任意位置,所以内存管理模块和进程管理模块就完成了解耦合,物理内存和进程管理就可以做到没有联系。这样就算我们开辟了虚拟地址空间,如果我们不进行使用,物理内存可以一个字节都不给,当我们真正需要进行物理地址空间使用的时候,才会执行相关算法,为你申请内存,构建页表,访问物理内存,这种延迟分配的策略,就极大的提高了程序的效率。
  • 在物理内存中可以再任意位置加载,看似是无序的,但是由于页表与进程地址空间的存在,通过映射关系,在进程视角看来,内存的分配又是有序的,进程地址空间的存在,可以让每个进程都以为自己拥有4GB的空间,并且每个区域都是有序的,进而通过构建页表访问物理地址空间,进程与进程之间就会互相不产生影响,甚至就不会知道其他进程的存在,也就实现了进程的独立性。

那么我们就可以重新理解我们的挂起状态

加载的本质就是在创建进程,但是并不是将所有的代码和数据全部加载到内存当中去,通过上面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只会将我们所需要立即使用的数据加载进内存,这叫做唤入,当他长时间不会使用时,数据和代码就会被换出,这就叫做挂起状态。

http://www.lryc.cn/news/117981.html

相关文章:

  • VLAN监控及常见问题排查
  • PromQL实现Actuator获取的JVM指标的Full GC次数监控
  • 3.正则表达式
  • 【学习FreeRTOS】第3章——FreeRTOS移植及配置文件
  • Java算法_ LRU 缓存(LeetCode_Hot100)
  • Hugging Face 的文本生成和大语言模型的开源生态
  • Docker Compose用法详解
  • 分布式链路追踪概述
  • css中的var函数
  • 第五次作业 运维高级 构建 LVS-DR 集群和配置nginx负载均衡
  • neo4j电影库-关系查询
  • 2020/10-2023/7 Notes
  • 在UOS系统中管理ORACLE数据库
  • 以http_proxy和ajp_proxy方式整合apache和tomcat(动静分离)
  • 【pinia】Pinia入门和基本使用:
  • Linux 文件系统(一)系统目录
  • 『CV学习笔记』Opencv和PIL Image以及base64编码互相转化
  • 行业追踪,2023-08-07
  • CSRF 攻击和 XSS 攻击分别代表什么?如何防范?
  • RabbitMQ: 详解、使用教程和示例
  • redis NOAUTH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可能不是密码问题
  • 动态规划解0-1背包问题(超详细理解)
  • 有哪些可能引起前端安全的问题?
  • 【Unity实战100例】用户头像圆形遮罩使用Shader不用Mask组件
  • arm-linux-gnueabihf-g++ gcc编译、优化命令 汇总
  • vmwera中安装的centos8出现ifconfig不可用
  • 线性表中的时间复杂度
  • ensp与虚拟机搭建测试环境
  • linux内核中的 指针 和 unsigned long
  • STM32--GP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