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s导出和导入动态库和静态库

1. 动态库和导出和导入

1.1 动态库的导出

1. 创建新项目

新建新项目,选择动态链接库(D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填写项目名称,并选择项目保存的路径,然后点击创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完成后,会自动生成如下所示文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修改文件名。其中,pch.h和pch.cpp一般是编写DLL函数的头文件和源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时,编译器还会帮你在属性管理器中做三件事:

  • 将配置类型设置为动态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预处理中添加以你的工程名命名的动态库导出的宏定义,以我的工程名myDLL为例,会自动添加MYDLL.EXPORTS的宏定义,这个宏定义后面会用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设置预编译头文件pch.h。这个就对应我们上面提到的pch.h和pch.cpp,如果我们不想使用vs给我们提供的pch.h和pch.cpp,可根据需要不使用预编译投或者修改预编译头文件的名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编写DLL函数

1.编写pch.h文件

// pch.h: 这是预编译标头文件。
// 下方列出的文件仅编译一次,提高了将来生成的生成性能。
// 这还将影响 IntelliSense 性能,包括代码完成和许多代码浏览功能。
// 但是,如果此处列出的文件中的任何一个在生成之间有更新,它们全部都将被重新编译。
// 请勿在此处添加要频繁更新的文件,这将使得性能优势无效。#ifndef PCH_H
#define PCH_H// 添加要在此处预编译的标头
#include "framework.h"#ifdef MYDLL_EXPORTS#define DLLAPI __declspec(dllexport)
#else #define DLLAPI __declspec(dllimport)
#endifextern int DLLAPI g_value;class DLLAPI SimpleClass {
public:SimpleClass();~SimpleClass();int getValue() const;
};extern "C"
{DLLAPI int myAdd(int a, int b);DLLAPI int myMinus(int a, int b);DLLAPI int myMultipy(int a, int b);DLLAPI double myDevide(int a, int b);
}#endif //PCH_H

pch.h文件中,定义了全局变量、类以及函数。其中,MYDLL_EXPORTS 就是前面所述的宏定义,在定义了MYDLL_EXPORTS后,就会定义DLLAPI__declspec(dllexport)__declspec(dllexport)用于windows的动态库,其作用是声明导出变量、函数、类、对象等供外面调用,省略给出.def文件。

但是__declspec(dllexport)声明的函数会被转换为另一个名字,这是因为C语言中有函数的重载,而转换为另一个名字可以避免发生函数重载。当函数名被转换后,我们在导入这个DLL库时就无法引用这个函数了。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避免这个事情的发生,这就是extern "C"的作用,它让编译器使用C方式的函数命名规则,这样,编译这个库后,函数名就不会发生转换。对于类,由于C语言中没有class,所以无需对class加上extern "C"

那有人有疑问了,说为什么还要有一个#define DLLAPI __declspec(dllimport)呢?其实,这个定义加不加对于导出库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是对于导入库有影响。在MSDN文档里面进行了解释,意思是如果不定义#define DLLAPI __declspec(dllimport),就不能独自使用全局变量g_value,只能通过调用getValue()函数来返回g_value。也就是说,如果DLL库中没有定义全局变量,即使没有定义#define DLLAPI __declspec(dllimport),在导入该DLL库时编译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是一旦定义了全局变量,那导入该DLL库时,就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如果不独自使用该全局变量,编译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通过调用getValue()函数也能返回正确的g_value,第二种情况是独自使用该全局变量,比如std::cout << g_value << std::endl;,那么在编译时就会报错,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综上所述,一般在定义DLL的头文件时,需要加上#define DLLAPI __declspec(dllimport)这句。

2.编写pch.cpp文件

// pch.cpp: 与预编译标头对应的源文件#include "pch.h"// 当使用预编译的头时,需要使用此源文件,编译才能成功。
int g_value = 100;SimpleClass::SimpleClass()
{
}SimpleClass::~SimpleClass()
{
}int SimpleClass::getValue() const
{return g_value;
}int myAdd(int a, int b) {return a + b;
}int myMinus(int a, int b) {return a - b;
}int myMultipy(int a, int b) {return a * b;
}double myDevide(int a, int b) {double m = (double)a / b;return m;
}

3. 生成动态库

点击 生成->生成解决方案 即可,注意这里解决平台是Debug x64,后面调用的时候也必须和这个平台一致,不然会报错。你也可以使用release,只要做到前后一致即可。

生成的myDLL.dllmyDLL.lib保存在${projectName}/x64/Debug目录下,如果你选择的其他release平台或者x86,就保存在相应的目录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很多小伙伴会比较疑惑的一点是,为什么我生成的DLL库,但却会伴随着lib文件呢?

其实,lib文件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静态库的意思,但在这里是是导入库的意思。二者的使用方式相同,含义完全不同。windows下的vs生成dll的时候会顺带生成lib(导入库),在导入DLL的时候可以显式导入,即指定DLL的名字和DLL里面函数的名字(这样比较麻烦);或者使用导入库辅助,这样就是为什么我们使用DLL的时候要在链接器指定lib(导入库)的原因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导入动态库。

1.2 动态库的导入

1. 创建新项目

新建新项目,选择空项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填写项目名称,并选择项目保存的路径,然后点击创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属性配置和添加DLL库

1.配置属性

  • 设置头文件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设置库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链接器中添加导入库li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添加DLL库到当前工作目录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不添加DLL库,就会出现找不到DLL文件的报错。

说白了,上述的步骤是为了让项目可以找到库的头文件和库文件,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把.h(包含framework.h和pch.h)、.dll和.lib文件都复制到当前的工作目录下。这样,就无需进行前两项配置,即无需配置头文件目录的属性和库目录的属性了。

3. 编写调用代码

新建源文件,调用库的变量、函数和类。

#include "pch.h"
#include <iostream>int main()
{//调用库函数int a = 1;int b = 2;int sum = myAdd(a, b);std::cout << sum << std::endl; //3//调用库变量std::cout << g_value << std::endl; //100//调用库类SimpleClass cls;int val = cls.getValue();std::cout << val << std::endl; //100
}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导入DLL的项目中没有预定义MYDLL_EXPORTS,所以,pch.h中走的是#define DLLAPI __declspec(dllimport)这条支路,这里编译就可以顺利通过了,否则就会因为独自使用库中的全局变量而报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生成可执行文件

点击三角符号进行生成并执行,在终端即可看到执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在${projectName}/x64/Debug中即可看到exe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静态库和导出和导入

2.1 静态库的导出

1. 创建新项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编写LIB函数

1.编写pch.h文件

// pch.h: 这是预编译标头文件。
// 下方列出的文件仅编译一次,提高了将来生成的生成性能。
// 这还将影响 IntelliSense 性能,包括代码完成和许多代码浏览功能。
// 但是,如果此处列出的文件中的任何一个在生成之间有更新,它们全部都将被重新编译。
// 请勿在此处添加要频繁更新的文件,这将使得性能优势无效。#ifndef PCH_H
#define PCH_H// 添加要在此处预编译的标头
#include "framework.h"extern int g_value;class SimpleClass {
public:SimpleClass();~SimpleClass();int getValue() const;
};int myAdd(int a, int b);
int myMinus(int a, int b);
int myMultipy(int a, int b);
double myDevide(int a, int b);#endif //PCH_H

2.编写pch.cpp文件

// pch.cpp: 与预编译标头对应的源文件#include "pch.h"// 当使用预编译的头时,需要使用此源文件,编译才能成功。
int g_value = 100;SimpleClass::SimpleClass()
{
}SimpleClass::~SimpleClass()
{
}int SimpleClass::getValue() const
{return g_value;
}int myAdd(int a, int b) {return a + b;
}int myMinus(int a, int b) {return a - b;
}int myMultipy(int a, int b) {return a * b;
}double myDevide(int a, int b) {double m = (double)a / b;return m;
}

3. 生成静态库

点击 生成->生成解决方案 即可,注意这里解决平台是Debug x64,后面调用的时候也必须和这个平台一致,不然会报错。你也可以使用release,只要做到前后一致即可。

生成的myDLL.lib保存在${projectName}/x64/Debug目录下,如果你选择的其他release平台或者x86,就保存在相应的目录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这里的myLIB.lib的文件明显比导出动态库中的.lib文件要大,这也说明了.lib文件的两种含义。

2.2 静态库的导入

1. 创建新项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属性配置

  • 设置头文件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设置库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链接器中添加导入库li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白了,上述的步骤是为了让项目可以找到库的头文件和库文件,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把.h(包含framework.h和pch.h)和.lib文件都复制到当前的工作目录下。这样,就无需进行前两项配置,即无需配置头文件目录的属性和库目录的属性了。

3. 编写调用代码

#include "pch.h"
#include <iostream>int main()
{//调用库函数int a = 1;int b = 2;int sum = myAdd(a, b);std::cout << sum << std::endl; //3//调用库变量std::cout << g_value << std::endl; //100//调用库类SimpleClass cls;int val = cls.getValue();std::cout << val << std::endl; //100
}

4. 生成可执行文件

点击三角符号进行生成并执行,在终端即可看到执行结果。此时,在${projectName}/x64/Debug中即可看到exe文件。

3. 总结

DLL的导出步骤是:

  1. 创建DLL项目
  2. 编写DLL的.h文件和.cpp文件
  3. 生成DLL

DLL的导入步骤是:

  1. 创建空项目
  2. 配置属性和添加DLL库到工程目录
  3. 编写调用代码
  4. 生成可执行文件

LIB的导出步骤是:

  1. 创建LIB项目
  2. 编写LIB的.h文件和.cpp文件
  3. 生成LIB

LIB的导入步骤是:

  1. 创建空项目
  2. 配置属性
  3. 编写调用代码
  4. 生成可执行文件
http://www.lryc.cn/news/112052.html

相关文章:

  • 30 使用easyExcel依赖生成Excel
  • 排序进行曲-v2.0
  • 反弹shell的N种姿势
  • 创意视频剪辑教程:快速合并视频并标题,让你的作品更吸睛!
  • 解决Hadoop审计日志hdfs-audit.log过大的问题
  • 【Java】java和kotlin关于Json写文件
  • 【深度学习】采用自动编码器生成新图像
  • 华为云交付
  • dns瞅一瞅
  • springAOP的实例
  • 【JavaEE】深入了解Spring中Bean的可见范围(作用域)以及前世今生(生命周期)
  • P1320 压缩技术(续集版)
  • k8s(七) 叩丁狼 service Ingress
  • Android Studio 关于BottomNavigationView 无法预览视图我的解决办法
  • 【STM32】小电流FOC驱控一体板(开源)
  • 代码分析:循环创建N个子进程——为什么最后一个属于父进程?
  • 【SpringBoot面试题整理-超级有效】
  • 岩土工程仪器多通道振弦传感器信号转换器应用于隧道安全监测
  • 西瓜书读书笔记整理(五)—— 第四章 决策树
  • STM32 4G学习
  • Golang 中实现实时聊天通讯
  • 前端面试的性能优化部分(5)每天10个小知识点
  • 【链表OJ 1】移除链表元素val
  • 复原 IP 地址——力扣93
  • OSPF综合实验
  • 安卓4G核心板开发板_MTK6785/MT6785(Helio G95)安卓手机主板方案
  • Linux 匿名页的生命周期
  • 设计模式概述与UML图
  • 使用Vscode编辑keil工程
  • 编译工具:CMake(一) | 简介与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