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分治法。它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将这些解合并得到最终结果。

快速排序的主要思路如下:

  1. 选择一个基准元素:从待排序的数组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基准(pivot)。通常选择第一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或者随机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基准。
  2. 划分操作:将数组中的元素按照与基准的大小关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小于基准,一部分大于基准。基准元素的选择决定了这个划分的位置。
  3. 递归排序:对划分后的两个子数组分别进行快速排序,即递归地调用快速排序函数,直到子数组的大小为1或0时终止递归。
  4. 合并结果:递归的终止条件是子数组的大小为1或0,此时子数组已经是有序的。然后将有序的子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的数组,整个排序过程完成。

快速排序的关键在于划分操作,通过每次划分将元素按照大小分开,使得在每次递归中,排序的元素数量逐渐减少,从而达到快速排序的效果。由于快速排序采用分治法,并且在平均情况下具有很好的时间复杂度(O(n log n)),因此它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排序算法。然而,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2),这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基准元素或采用随机化的方法进行优化。

实现步骤

首先设置一个数组,先找到最左侧和最右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以left为pivot,如果比他大,就和right交换,right–,如果比pivot小,那么left和left+1交换,lef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5>3,所以left+1与right交换,righ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次判断,4>3,所以接着与right交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次判断 3>2 所以left和left+1交换,lef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四次判断,3>1,所以left和left+1交换,lef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可以看见left已经和right重合了,此时以3为pivot,左边全小于3,而右边全部大于3
这一个回合就完成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如果左右的数组长度大于1,那么就拆分出来重新做上述的拆分,然后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就是快速排序的整体思路
下面给出快速排序的Java,C++,Python代码
Java:

public class QuickSor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153,134,153,14,196,4,616,435,156,1561,683,561,651,685,46,42};sort(0, arr.length-1,arr);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left, int right,int[] array){int startIndex = left;int endIndex = right;while (left < right){if (array[left] >= array[left+1]){int temp = array[left];array[left] = array[left+1];array[left+1] = temp;left++;}else {int temp = array[left + 1];array[left + 1] = array[right];array[right] = temp;right--;}}if (left - startIndex -1 > 0){sort(startIndex,left-1,array);}if(endIndex - left - 1 > 0){sort(left+1,endIndex,array);}}
}

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void quick_sort(std::vector<int>& array, int left, int right) {int startIndex = left;int endIndex = right;while (left < right) {if (array[left] >= array[left + 1]) {int temp = array[left];array[left] = array[left + 1];array[left + 1] = temp;left++;} else {int temp = array[left + 1];array[left + 1] = array[right];array[right] = temp;right--;}}if (left - startIndex - 1 > 0) {quick_sort(array, startIndex, left - 1);}if (endIndex - left - 1 > 0) {quick_sort(array, left + 1, endIndex);}
}int main() {std::vector<int> arr = {153, 134, 153, 14, 196, 4, 616, 435, 156, 1561, 683, 561, 651, 685, 46, 42};quick_sort(arr, 0, arr.size() - 1);for (int i = 0; i < arr.size(); i++) {std::cout << arr[i] << " ";}std::cout << std::endl;return 0;
}

Python:

def quick_sort(array):if len(array) <= 1:return arraypivot = array[0]left = [x for x in array[1:] if x <= pivot]right = [x for x in array[1:] if x > pivot]return quick_sort(left) + [pivot] + quick_sort(right)arr = [153, 134, 153, 14, 196, 4, 616, 435, 156, 1561, 683, 561, 651, 685, 46, 42]
sorted_arr = quick_sort(arr)
print(sorted_arr)
http://www.lryc.cn/news/111189.html

相关文章:

  • 人机融合智能中的事实与价值
  • JVM | 从类加载到JVM内存结构
  • Golang之路---04 并发编程——WaitGroup
  • React(4)
  • STM32 CubeMX USB_(HID 鼠标和键盘)
  • [PM]敏捷开发之Scrum总结
  • 大数据Flink(五十七):Yarn集群环境(生产推荐)
  • web集群学习:源码安装nginx配置启动服务脚本
  • LNMP
  • Python网络爬虫在信息采集中的应用及教程
  • 云主机测试Flink磁盘满问题解决
  • iOS开发-NSOperationQueue实现上传图片队列
  • 通过 CCIP 构建跨链应用(5 个案例)
  • 基于 yolov8 的人体姿态评估
  • 计算机视觉(六)图像分类
  • 解决:vue通过params传参刷新页面参数丢失问题以及实现vue路由可选参数的解决办法
  • 将postman接口导出的json转换为markdown
  • 教您一招解决找素材困难好的方法
  • python_PyQt5开发验证K线视觉想法工具V1.2_批量验证
  • 应急响应-web后门(中间件)的排查思路
  • XML 学习笔记 7:XSD
  • neo4j图数据库基础操作命令(CQL语法)
  • vscode无法连接远程服务器的可能原因:远程服务器磁盘爆了
  • SSL 证书过期巡检脚本 (Python 版)
  • 从0到1自学网络安全(黑客)【附学习路线图+配套搭建资源】
  • Michael.W基于Foundry精读Openzeppelin第20期——EnumerableMap.sol
  • 深入探索二叉树:应用、计算和遍历
  • 关于 1 + 1 = 2 的证明
  • 【C++】——内存管理
  • Jmeter录制HTTPS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