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任务的创建与删除

Q: 什么是任务?

A: 任务可以理解为进程/线程,创建一个任务,就会在内存开辟一个空间。

比如: 玩游戏,打篮球,开车,都可以视为任务。

Windows 系统中的 MarkText 、谷歌浏览器、记事本,都是任务。

任务通常都含有 while(1) 死循环。

任务创建与删除相关函数

  • xTaskCreate() 动态方式创建任务
  • xTaskCreateStatic() 静态方式创建任务
  • vTaskDelete() 删除任务

任务动态创建与静态创建的区别: 

动态创建任务的 堆栈 由系统分配,而静态创建任务的 堆栈 用户自己传递通常情况下使用动态方式创建任务

xTaskCreate 函数原型

1. pvTaskCode:指向任务函数的指针,任务必须实现为永不返回(即连续循环);

2. pcName:任务的名字,主要是用来调试,默认情况下最大长度是16;

3. pvParameters:指定的任务栈的大小;

4. uxPriority:任务优先级,数值越大,优先级越大(和中断优先级的概念相反)

5. pxCreatedTask:用于返回已创建任务的句柄可以被引用。

官方案例:

 

 vTaskDelete 函数原型

只需将待删除的任务句柄传入该函数,即可将该任务删除。

当传入的参数为NULL,则代表删除任务自身(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

实操演示

C:\mjm_CubeMX_proj 路径下,复制一份Cube的母版并重命名为 :mjm_freeRTOS_credel_Task:

打开相应的Cube文件,找到左侧的Middleware --> FREERTOS,然后在下方找到"Task and Queues":

 可见,系统已经默认创建了一个任务“defaultTask”,点击可以编辑:

在这个弹窗里的选项,其实就对应了刚刚上面 xTaskCreate 函数 的 传入参数:

此处,如果想要动态的创建一个任务,并保持一般的优先级的话,就只需要修改“Task Name"和"Entry Function":

以同样的方式,再创建一个任务:(注意,此时的默认优先级是IDLE,即最低,所以要把他改成normal):

 创建完成两个任务:

 在GPIO中,设置PB8和PB9并拉高:

然后生成代码,打开Keil:

打开左侧的freertos.c:

可以找到刚刚定义的入口函数和任务函数:

 

 但是注意到,创建任务的函数却不是xTaskCreate 函数:

 但是实际上,如果跳转这个所谓的osThreadCreate函数就会发现,这是Cube自动封装的一个函数,里面本质上还是在调用xTaskCreate 函数:

可见,就是两个if,区分了是否 动态创建 的情况而已。

而观察传入 xTaskCreate 函数 的参数可知,Cube还封装了一个叫"osThreadDef_t"的结构体,其中的成员正是 xTaskCreate的传入参数:

那么显而易见,任务的代码就写在任务函数中:

void StartTaskLED_1(void const * argument)
{for(;;) //相当于一个while(1){HAL_GPIO_TogglePin(GPIOB, GPIO_PIN_8);//翻转LED1的状态osDelay(500); //一个Cube封装的Delay函数,毫秒为单位}
}void StartTaskLED_2(void const * argument)
{for(;;){HAL_GPIO_TogglePin(GPIOB, GPIO_PIN_9);//翻转LED2的状态osDelay(1000);}
}

实现效果:

 

可见,LED1和LED2各自按照Delay的时间,以不同的频率闪烁。

这看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实际上,这解决了一个很大的痛点,在之前使用STM32裸机开发时,经常会碰到“遇到一个while(1),程序就会卡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了中断,但是中断也只是暂时的打断,如果中断中有while(1),程序同样也会卡死。

但是,通过FreeRTOS创建两个任务,这就使得同时运行两个 while(1)成为了现实!

 

http://www.lryc.cn/news/100064.html

相关文章:

  • 致敬图灵!HashData拥抱数据智能新时代!
  • AD21原理图的高级应用(二)层次原理图设计
  • ROS中使用RealSense-D435
  • nlp系列(6)文本实体识别(Bi-LSTM+CRF)pytorch
  • zookeeper-3.7.1集群
  • ubuntu上安装firefox geckodriver 实现爬虫
  • 【Matlab】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Excel可直接替换数据)
  • [NLP]LLM高效微调(PEFT)--LoRA
  • vue3 vant上传图片
  • 深入理解linux内核--内存管理
  • SpringBoot热部署的开启与关闭
  • k8s集群部署(使用kubeadm部署工具进行快速部署,相关对应版本为docker20.10.0+k8s1.23.0+flannel)
  • 20230729 git github gitee
  • php建造者模式
  • linux---》用户操作/su和sudo/普通权限/特殊权限/解压压缩/软件管理,rpm和yum/源码安装nginx
  • tinkerCAD案例:20. Simple Button 简单按钮和骰子
  • Java - 为什么要用BigDecimal?
  • mac 删除自带的ABC输入法保留一个搜狗输入法,搜狗配置一下可以减少很多的敲击键盘和鼠标点击次数
  • JiaYu说:如何做好IT类的技术面试?
  • RL 实践(6)—— CartPole【REINFORCE with baseline A2C】
  • Python numpy库的应用、matplotlib绘图、opencv的应用
  • SpringBoot 如何进行 统一异常处理
  • 数据库索引优化与查询优化——醍醐灌顶
  • Student and Teacher network(学生—教师网络)与知识蒸馏
  • FPGA——PLD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
  • 八、Kafka时间轮与常见问题
  • Web端即时通讯技术(SEE,webSocket)
  • 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4.脑电信号的预处理及数据分析要点(彭微微)
  • 分析npm run serve之后发生了什么?
  • LINUX上操作redis 用shel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