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flask中的常用装饰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lask中的常用装饰器

Flask 框架中提供了一些内置的装饰器,这些装饰器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开发 Web 应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Flask 装饰器:

  1. @app.route():这可能是 Flask 中最常用的装饰器。它用于将 URL 路由绑定到一个 Python 函数,这个函数就是处理对应 URL 请求的视图函数。例如:

    @app.route('/')
    def home():return 'Hello, World!'
    

    在这个例子中,@app.route('/') 装饰器将根 URL (/) 绑定到了 home 函数。当用户访问应用的根 URL 时,home 函数就会被调用,并返回 “Hello, World!”。

  2. @app.before_request():这个装饰器用于注册在每次请求之前运行的函数。这对于需要在处理请求之前执行某些操作(如打开数据库连接、进行身份验证等)的情况非常有用。

    假设我们有一个 Flask 应用,我们想在每个请求开始之前检查用户是否已经登录。如果用户未登录,我们将重定向他们到登录页面。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session, redirect, url_forapp = Flask(__name__)@app.before_request
    def require_login():allowed_routes = ['login', 'signup']if request.endpoint not in allowed_routes and 'username' not in session:return redirect(url_for('login'))@app.route('/login', methods=['GET', 'POST'])
    def login():# 登录逻辑pass@app.route('/signup', methods=['GET', 'POST'])
    def signup():# 注册逻辑pass@app.route('/')
    def index():return "Welcome, " + session['username']
    

    在这个例子中,require_login 函数使用了 @app.before_request 装饰器,所以它会在每个请求开始之前运行。这个函数检查用户是否已经登录(即 'username' 是否在 session 中)。如果用户未登录,并且他们正在尝试访问除 ‘login’ 和 ‘signup’ 以外的路由,那么他们将被重定向到登录页面。

    注意:这个例子假设你已经设置了 session,并且在用户登录时将他们的用户名添加到了 session 中。在实际的 Flask 应用中,你可能还需要使用 Flask 的 flask_login 扩展来更安全、更方便地处理用户登录。

  3. @app.after_request():这个装饰器用于注册在每次请求之后运行的函数,无论请求是否成功。这对于需要在处理请求之后执行某些操作(如关闭数据库连接、记录日志等)的情况非常有用。

    让我们来看一个使用 @app.after_request() 装饰器的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 Flask 应用,我们想在每个请求结束后在服务器日志中记录一些信息,比如请求的状态码和处理请求所花费的时间。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import timeapp = Flask(__name__)@app.before_request
    def start_timer():request.start_time = time.time()@app.after_request
    def log_request(response):# 获取请求开始时间start_time = request.start_time# 计算请求花费的时间elapsed_time = time.time() - start_time# 获取请求的路径path = request.path# 获取响应的状态码status_code = response.status_code# 记录信息到服务器日志app.logger.info(f"Path: {path}, Status Code: {status_code}, Time: {elapsed_time}")return response@app.route('/')
    def index():return "Hello, World!"
    

    在这个例子中,start_timer 函数使用了 @app.before_request 装饰器,所以它会在每个请求开始之前运行。这个函数记录了请求开始的时间。

    log_request 函数使用了 @app.after_request 装饰器,所以它会在每个请求结束后运行。这个函数计算了处理请求所花费的时间(当前时间减去请求开始的时间),然后将请求的路径、响应的状态码和处理请求所花费的时间记录到服务器日志中。

    注意:这个例子假设你的 Flask 应用已经配置了日志记录。在实际的 Flask 应用中,你可能需要使用 Flask 的 app.logger 对象或其他日志库来记录日志。

  4. @app.teardown_request():这个装饰器用于注册在每次请求结束后运行的函数,无论请求是否成功。这对于需要在请求结束后执行某些清理操作的情况非常有用。

    看一个使用 @app.teardown_request() 装饰器的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 Flask 应用,我们在每个请求开始时都会打开一个数据库连接,我们想在每个请求结束后关闭这个连接。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_sqlalchemy import SQLAlchemyapp = Flask(__name__)
    app.config['SQLALCHEMY_DATABASE_URI'] = 'sqlite:tmp/test.db'
    db = SQLAlchemy(app)@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打开数据库连接db.session = db.create_scoped_session()@app.teardown_request
    def teardown_request(exception):# 关闭数据库连接db.session.remove()@app.route('/')
    def index():return "Hello, World!"
    

    在这个例子中,before_request 函数使用了 @app.before_request 装饰器,所以它会在每个请求开始之前运行。这个函数创建了一个新的数据库会话并将其存储在 db.session 中。

    teardown_request 函数使用了 @app.teardown_request 装饰器,所以它会在每个请求结束后运行,无论请求是否成功。这个函数关闭了数据库会话。

  5. @app.errorhandler():这个装饰器用于注册错误处理函数。你可以使用它来定义当特定的 HTTP 错误发生时应该如何响应。例如:

    @app.errorhandler(404)
    def page_not_found(error):
    return 'This page does not exist', 404
    

​ 在这个例子中,@app.errorhandler(404) 装饰器将 page_not_found 函数注册为处理 404 错误的函数。

http://www.lryc.cn/news/97895.html

相关文章:

  • SQL基础语法 | 增删改查、分组、排序、limit
  • QT: 用定时器完成闹钟的实现
  • Boyer-Moore 投票算法
  • C# 翻转二叉树
  • RocketMQ教程-(5)-功能特性-消费者分类
  • Kafka原理剖析
  • word怎么转换成pdf?分享几种转换方法
  • 基于XDMA 中断模式的 PCIE3.0 QT上位机与FPGA数据交互架构 提供工程源码和QT上位机源码
  • Vue 中通用的 css 列表入场动画效果
  • 微分流形2:流形上的矢量场和张量场
  • C++数组、向量和列表的练习
  • 视频剪辑矩阵分发系统Unable to load FFProbe报错技术处理?
  • Docker轻量级可视化工具Portainer
  • 功率放大器在电光调制中的应用有哪些
  • MyBatis入门程序
  • C++快速切换 头文件和源文件
  • 对原型、原型链的理解
  • 7月26日,每日信息差
  • git修改已经push后的commit注释
  • 网络云存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PetaExpress
  • java语法基础--基本数据类型
  • uniapp 微信小程序 预览pdf方法
  • 基于vue+uniapp微信小程序公司企业后勤服务(设备)系统
  • Linux命令(54)之blkid
  • Kotlin多平台最佳架构指南
  • 【Vue3】父子组件传参
  • 简单上手FineBI
  • 066、故障处理之热点问题
  • C/C++常用宏归纳
  • 在Windows 10/11 上安装GNS3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