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课程局域网详解之:无线局域网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课程局域网详解之:无线局域网

文章目录

  •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课程局域网详解之:无线局域网
    •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 802.11体系结构
    • 802.11:信道与AP关联

本节介绍一下平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技术,也就是通常我们使用的wifi。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wifi是IEEE 802.11这样一个系列标准所定义的无线局域网。作为802.11局域网来说,实际上存在很多版本:

  • 802.11b

    • 2.4-2.5GHz免费频段(unliebensed spectrum)
    • 最高速率:11Mbps
    • 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所有主机使用相同的码片序列。
  • 802.11a

    • 5-6G频段
    • 最高速率:54Mbps
  • 802.11g

    • 2.4-2.5GHz频段
    • 最高速率:54Mbps
  • 802.11n(多天线MIMO)

    • 2.4-2.5GHz频段
    • 最高速率:600Mbps

虽然有多个802.11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但是作为802.11无线局域网在链路层解决介质访问控制时,都使用CSMA/CA多路访问控制协议。 并且,802.11无线局域网在组网过程中都支持两种类型的网络模式:

  • 基础设施模式(基站模式)

    所有的无线主机都是通过无线方式与基站通信,基站通常再利用有线的方式连接到现有的基础设施网络上去,比如Internet网络。

  • 特定网模式(自组网模式)

    在自组网模式中,网络中没有基站,都是一些无线主机,在一定区域内动态的构成区域性网络。

下表给出了802.11局域网各种标准的特性,可供参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02.11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的体系结构示意图,就是典型的802.11基础设施模型的网络结构,也是大家平时接触的无线局域网最典型的网络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可以看到这样几部分:

  • 无线主机与基站通信

    • 基站(base station)= 访问点(access point - AP)
    • 作为基站,可以进一步的连接到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上,从而进一步连接到Internet网络上。
  • 在每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内,这些无线主机都可以跟该基站进行连接,通过基站进行通信。这个覆盖范围,通常称为一个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也称为单元(cell)。

    • 基础设施网络模式:一个基本服务集包含AP:基站和无线主机。

    • 自组网模式:一个基本服务集只包含主机。

802.11:信道与AP关联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一下,802.11无线局域网中的主机是如何与AP进行关联的,以及如何使用它所占用的频率带宽。

以802.11b标准为例,它使用的频带是2.4-2.482GHz,在这个频段中,频谱被划分为11个不同频率的信道。

  • 作为AP,每个AP在运行时在这个11个不同频率的信道中选择(或由网络管理员指定)一个频率来工作。

  • 由于在实际网络构成中,有很多距离相近的AP存在,而这些AP的频率选择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来约束,因此很有可能出现,相邻的两个AP之间所选择的频率相同或相邻。因此,在802.11无线局域网中,一定会存在一些干扰问题

任何一个主机,在802.11无线局域网中,要想进行通信,必须要与某个AP进行关联。 关联过程大致如下:

  • 任何一个主机都可以通过扫描这11个信道,来探测有哪些AP工作在这些信道上。事实上不管是哪个AP,只要在某一信道上工作的话,就会在相应的信道上定期发送或广播一个叫信标(beacon)帧。这个信标帧里就包含了这个AP所属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以及这个AP的MAC地址。监听包含AP名称(服务集标识符-SSID)和MAC地址的信标(beacon)帧。

  • 选择一个AP关联

    因此作为某一个主机,可能在某个地点可以搜索到多个AP(比如打开Wi-Fi,可以看到有很多个Wi-Fi可以连接)。这种情况下,主机可以手动选择一个AP,也可以让系统自动选择AP(比如wifi自动连接)。当主机选定一个AP之后,就会与该AP进行关联。

  • 身份认证

    提供认证信息,比如用户名或密码,通过认证后,才能成功进行关联。

  • 典型场景:运行DHCP获取IP地址

    在现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主机关联AP之后,通常还会利用DHCP协议来动态获取IP地址信息,完成主机的IP地址配置后,才真正地可以进行网络通信。

在主机与AP关联时,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被动扫描与主动扫描

被动扫描:

  • 各AP发送信标帧
  • 主机(H1)向选择的AP发送关联请求帧
  • AP向主机(H1发送关联响应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动扫描:

  • 主机(H1)主动广播探测请求帧(Probe Request Frame)
  • AP发送探测响应帧(Probe Response Frame)
  • 主机(H1)向选择的AP发送关联请求帧
  • AP向主机(H1)发送关联响应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97545.html

相关文章:

  • 系统集成|第六章(笔记)
  • MySQL主从复制环境部署
  • day42-servlet下拉查询/单例模式
  • docker中设置容器健康检查
  • azure-cognitiveservices-speech api error while using with AWS Lambda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挣值分析笔记大全
  • TCP 协议【传输层协议】
  • Golang 中的 time 包详解(二):time.Duration
  • Linux 学习记录58(ARM篇)
  • 【一文搞懂】—带霍尔编码器的直流有刷减速电机
  • 滴水逆向三期笔记与作业——02C语言——05 正向基础/05 循环语句
  • Python抓取分享页面的源代码示例
  • linux安装nginx遇到的报错
  • 一起学SF框架系列5.8-spring-Beans-Bean注解解析3-解析配置component-scan
  • 【LeetCode热题100】打卡第42天:滑动窗口最大值搜索二维矩阵II
  • [uni-app] 微信小程序 - 组件找不到/导入报错 (分包问题导致)
  • 从零构建医疗领域知识图谱的KBQA问答系统:其中7类实体,约3.7万实体,21万实体关系。
  • 编程小白的自学笔记十二(python爬虫入门四Selenium的使用实例二)
  • 技术笔记2023076 rBoot学习7
  • 收藏这6个抠图工具,一键抠图不用愁!
  • 四,Eureka 第四章
  • k8s常见的资源对象使用
  • JavaScript 简单实现观察者模式和发布订阅模式
  • 高通WLAN框架学习(37)-- TDLS(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通道直接链路建立
  • 高算力AI模组前沿应用:基于ARM架构的SoC阵列式服务器
  • 老年公寓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提升安全与关怀的智能解决方案
  • 每日一题之两个字符串的删除操作
  • nacos安装与基础配置
  • GitHub Copilot:让开发编程变得像说话一样简单
  • 并发编程中锁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