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docker版jxTMS使用指南:device的调整

本文讲解4.2版jxTMS对device的调整,整个系列的文章请查看:docker版jxTMS使用指南:4.2版升级内容

docker版本的使用,请参考docker版jxTMS使用指南

4.0版jxTMS的说明,请查看:4.0版升级内容

为了适应拉取模式、数据源和越来越复杂的各种情况,4.2版jxTMS对device和site做了很多细小的调整,其中有些调整属于内部的调整,没必要赘述;但有些调整的影响比较大,需要进行解说。

site的调整

1、addDevice

之前的addDevice是:

def addDevice(self, devName, d):self._allDev[devName] = d

4.2版调整为:

def addDevice(self, d):self._allDev[d.name()] = d

这是由于笔者用rt-thread基于GD32开发前端串口数据采集器时,MCU上的各种名字,都是写到程序中烧到片子上的,如果要使用设备名来区分的话,那每个站点都需要改程序、重新编译。站点一多,光代码管理就是个问题。

所以呢,最终这些设备是使用各自的类型来打包其采集到的数据的。但这就和之前的addDevice函数有了冲突,所以4.2版jxTMS就调整了addDevice函数。使用MCU来收集数据的站点,就可以通过重载addDevice函数来兼容了:

def addDevice(self, d):self._allDev[d.type()] = d

2、receive

之前版本的jxTMS通过mqtt接收的是ascii字符串,但笔者自己在开发数据采集器时自定义了数据包格式:通过TLV(Type-Length-Value)的方式逐一打到包身中。所以接口机收到的就不再是字符串,而是字节数组。

所以站点的默认receive函数调整为:

def receive(self, bsMsg):s = str(bsMsg,"utf8")...

同时,增加了一个继承自site的解包型site:site_packet,其重载的receive函数是:

def receive(self, bsMsg):#将数据包解码p = packet.unPacket(bsMsg)#数据包中的所有数据,dict格式pau = p.allUnit()#该数据包是哪个数据收集器打包的pn = p.name()if pn == 'stateRep':#MCU发送的系统报告l = pau.get("level",'warn')e = pau.get("event",'stateRep')self.setState(pau.get("source"),l,pau.get("state"),e,pau.get("msg"))else:#pn是设备类型d = self.getDev(pn)d.receive(pau)

同时其addDevice重载为:

def addDevice(self, d):self._allDev[d.type()] = d

3、noSubscribe

站点接收数据的方式现在有了好几种,通过MQTT订阅同名主题只是其中之一,所以给站点属性增加了noSubscribe,如果为True则启动站点时不订阅同名的MQTT主题。

device的调整

device的调整比较多,一些是内部调整,如配合数据源工作的调整,这部分就没必要多说了;还有一些则涉及到外部应用代码,这部分主要包括:

1、构造函数调整为:

def __init__(self, type, name, mySite, conf):

这主要是拉取模式时,各设备需要使用mySite提供的数据源操作接口。同时涉及到很多参数的配置,为了统一,都集中到了conf中。

2、增加了数据保存的控制,这主要是多了两个对象函数:

#设置是否为新数据,True则刚接收到的数据不会保存
def setNewData(self, b)#设置是否保存数据,True则后继的数据都不保存
def notSaveData(self, b)

这部分调整主要是由于存在一条数据被打包为多条消息的情况,如船用AIS,可以同时有10条数据被拆分,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知当前的数据未更新不要保存与处理。

3、主从站之间的数据同步,这主要是多了三个对象函数:

#从站设置需要同步的时间节点
def setListTime(self, dtfrom, dtto, needSave=False):#从站清理同步的时间节点
def clearListTime(self):#根据所设置的同步时间节点获取需同步数据的query
def getQueryByTime(self, limit=15):

这主要是用于两个站点之间的数据同步:采集数据后通过mqtt向主站推送数据。当从站的网络断掉又恢复后,将把中断期间的数据从数据库中读出后再发送给主站。

4、一条数据可以打包到多个消息中;同样,一个消息中也可以捎带多条数据。所以device的receive函数会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识别,以支持单条数据【dict】与多条数据【list】的一次性输入

5、可以不配置policy

此前device的配置中需给出policyType,然后设备在初始化时会查找相应的策略类型然后安装相应的策略。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数据源拉取到的数据,已经是dict格式了,此时就没有必要再安装策略进行消息解析、提取与转换了。

所以device就调整为配置了policyType就安装并使用该策略进行消息解析,如果没有则直接将接收到的消息作为数据【dict或list】使用。

policy的调整

上文提到device增加了数据保存的相关函数,同理,policy也要先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告知device数据解析的情况。

所以policy的receive函数的返回值调整为元组:

(result,newData)result:解析结果newData:是否为有效结果

参考资料:

jxTMS设计思想

jxTMS编程手册

下面的系列文章讲述了如何用jxTMS开发一个实用的业务功能:

如何用jxTMS开发一个功能

下面的系列文章讲述了jxTMS的一些基本开发能力:

jxTMS的HelloWorld

http://www.lryc.cn/news/94700.html

相关文章:

  • AI智能语音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都有哪些?
  • vue3+vite+Ts 基于Antv/x6 绘制流程图
  • sys V 进程间通信之消息队列
  • Android 报错,闪退(错误)日志保存到手机内存中,以文本文件的形式保存
  • flutter聊天界面-加号【➕】更多展开相机、相册等操作Panel
  • 浅析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5.4.1 虚拟专用网VPN
  • 第42节:cesium 火焰效果(含源码+视频)
  • MySQL基础篇第5章(排序与分页)
  • ​LeetCode解法汇总2679. 矩阵中的和
  • flask-apscheduler实现定时任务
  • FPGA纯verilog实现UDP协议栈,sgmii接口SFP光口收发,提供工程源码和技术支持
  • 【Python入门系列】第十五篇:Python数据可视化和图表绘制
  • isBlank函数和isEmpty函数的区别
  • 「SQL面试题库」 No_121 The Most Recent Three Orders
  • 【计算机视觉 | 目标检测 | 图像分割】arxiv 计算机视觉关于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的学术速递(7 月 7 日论文合集)
  • 直流运算放大器-----仪表放大器(三)
  • 【Zookeeper】终端操作常用命令
  • leetcode 1110. 删点成林
  • 华为Harmony应用开发初探
  • 电脑应用程序发生异常怎么办?
  • 【JAVA】准备工作------Java开发环境搭建,IDEA的基础设置与操作
  • 操作系统真象还原——第5章 保护模式进阶,向内核迈进
  • 设计一款助听器可能需要用到以下音频算法
  • 【端午节】用Vue3写粽子——从零开始
  • 大象机器人人工智能套装2023版深度学习协作机器人、先进机器视觉与应用场景
  • Cesium Token申请
  • ubuntu系统自带的Text Editor编辑器不高亮解决办法
  • Docker NGINX 加载Geoip模板
  • springboot基于协同过滤算法商品推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