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ue3中的reactive、ref、toRef和toRefs

目录

  • reactive
    • reactive的实现原理
    • 使用reactive的注意事项
  • ref
    • ref的实现原理
    • 使用ref的注意事项
  • toRef和toRefs
  • ref和reactive的使用比较

reactive

reactive用于创建响应式对象,它返回一个对象的响应式代理。即:它返回的对象以及其中嵌套的对象都会通过 Proxy 包裹;当响应式对象被访问时,触发getter方法;当响应式对象被修改时,触发setter方法。在使用响应式对象时,我们可以像普通对象一样访问和修改数据。

使用reactive的示例代码

<template><div> {{ state.name }} --- {{ state.age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name: 'jack',age: 22
})
</script>
<style scoped>
</style>

reactive的实现原理

reactive是利用ES6的Proxy对象来实现的。当我们使用reactive函数对一个对象进行响应式处理时,Vue3会创建一个Proxy,拦截该对象的所有属性的读取和修改操作,从而实现监听属性的变化,并在变化时触发相关的响应式更新。

reactive实现原理的简单示意代码如下:

function reactive(obj) {if(typeof obj !== 'object' || obj === null) {return obj;}// 防止响应式重复包裹if(obj.__v_reactive) {return obj;}const observed = new Proxy(obj,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收集依赖track(target, TrackOpTypes.GET, key);// 递归获取嵌套属性cons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return isObject(res) ? reactive(res) : res;},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更新属性值const oldValue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let result = true;if(oldValue !== value)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触发更新trigger(target, TriggerOpTypes.SET, key, value, oldValue);}return result;},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const hasKey = hasOwn(target, key);const oldValue = target[key];const result = Reflect.deleteProperty(target, key);if(hasKey && result) {// 触发更新trigger(target, TriggerOpTypes.DELETE, key, undefined, oldValue);}return result;}});// 标记为响应式对象observed.__v_reactive = true; return observed;
}

上述代码中,reactive函数接收一个对象 obj,如果 obj 不是对象或为 null,返回原值。如果 obj 已经被处理为响应式,则直接返回该响应式对象。

使用reactive的注意事项

  1. reactive只能处理对象和数组,如果传入非对象或数组的参数将会直接返回,不会进行响应式处理。

  2. 对于给定的对象,reactive将会递归收集其中所有子属性的依赖关系,因此在实际开发中,尽量不要嵌套过深,否则可能会影响性能。

  3. reactive处理后的对象,不能直接用于解构赋值操作,建议采用Vue3提供的toRefs函数将响应式对象转换成普通对象后再进行操作。

  4. 在组件的setup函数中,需要使用ref或reactive对数据进行响应式处理后才能使用,在函数外部创建的响应式对象也必须在组件的setup函数中使用才能确保响应式生效。

ref

关于ref的相关特性,我在前面的博客中有讲过其用于注册元素或子组件的引用时的用法,这里就不在充分讲了,只对前面博客没有提到的响应式进行探讨。

ref 接受一个内部值,返回一个响应式的、可更改的 ref 对象,此对象只有一个指向其内部值的属性 .value。它将一个基本类型数据包装为响应式对象。

ref 对象是可更改的,我们可以通过 .value 属性来修改它的值。它也是响应式的,即所有对 .value 的操作都将被追踪,并且写操作会触发与之相关的副作用。

如果将一个对象赋值给 ref,那么这个对象将通过 reactive() 转为具有深层次响应式的对象。这也意味着如果对象中包含了嵌套的 ref,它们将被深层地解包。

ref的实现原理

ref是基于基于Vue 3中的reactive和proxy两个API来实现的,proxy通过创建拦截器对象来在对象上设置自定义行为。它用于拦截对ref对象的读取和写入操作,以便在改变ref值时通知Vue响应式系统来更新视图。

ref实现原理的简单示意代码如下:

function ref(value) {return reactive({value,get unbox() {return this.value}})
}

在这里,我们通过将value作为响应式对象的一个属性,从而使得value变为响应式。同时,我们通过unbox属性提供了一个获取value的值的便捷方法。

使用ref的注意事项

  1. ref只能用于包装简单类型的数据,如字符串、数字、布尔值等独立的基本数据类型,或者对象、数组、函数等引用类型的数据。不建议将ref用于包装复杂的嵌套数据结构,因为这会增加处理和维护的复杂性。

  2. 在组件内使用ref时,建议在setup()函数内创建ref成员变量,并在组件模板中使用模板引用(template refs)来引用它。

  3. ref只能用于包装可变变量,不应用于包装不可变变量或常量,因为这样会导致无法更新变量的值。

  4. 在对ref对象进行操作时,应该使用.value属性来访问其内部的响应式值,而不是直接操作ref对象本身。

  5. 不要在ref对象上定义额外的属性或方法,因为这些属性和方法不会被响应式系统跟踪,也不会触发视图更新。如果需要在ref对象上定义属性或方法,应该使用reactive对象来包装它们。

toRef和toRefs

toRef和toRefs是vue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函数。它们可以将一个响应式对象的属性,转换成一个Ref对象或者Ref对象集合,使得这些属性可以在组件中被使用。

  1. toRef:toRef函数将响应式对象的其中一个属性转换成一个Ref对象。

    toRef的一个简单示例

    <template><div> {{ nameRef}}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toRef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name: 'Vue 3',version: '3.0.0'
    })	
    const nameRef = toRef(state, 'name')
    </script>	
    <style scoped>	
    </style>	
    
  2. toRefs:toRefs函数将一个响应式对象的全部属性转换成Ref对象集合。

    toRefs的一个简单示例

    <template><div> {{ refs.name }} ---{{ refs.version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toRefs } from 'vue'const state = reactive({name: 'Vue 3',version: '3.0.0'
    })const refs = toRefs(state)
    </script>
    <style scoped>
    </style>
    

ref和reactive的使用比较

Ref和Reactive都是响应式对象。它们的区别在于:

Ref是一个基本类型的响应式容器,通过.value访问,适用于基本类型或者简单对象的响应式数据。

Reactive是一个对象级别的响应式容器,适用于复杂的对象或者数组的响应式数据。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展示了Ref和Reactive的区别和使用场景:

<template><div> {{ count }} ---{{ doubleCount }} <br>{{ state.count }} ---{{ state.doubleCount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reactive,watch } from 'vue'
// 1. Ref示例代码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doubleCount = ref(0)
watch(count, () => {doubleCount.value = count.value * 2
})
// 2. Reactive示例代码
const state = reactive({count: 0,doubleCount: 0
})
watch(() => state.count, () => {state.doubleCount = state.count * 2
})
</script>
<style scoped>
</style>

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Ref对象和Reactive对象来实现同一个数据的响应式处理。可以看出,Ref对象使用简单,适用于单一的基本类型数据,而Reactve对象则复杂些,适用于复杂的对象和数组数据。

OK,关于vue3中的reactive、ref、toRef和toRefs相关的使用方法就介绍到这里,喜欢的小伙伴点赞关注加收藏哦!

http://www.lryc.cn/news/92787.html

相关文章:

  • 数字图像处理与Python实现-图像增强经典算法汇总
  • tag提示词总结
  • 微信小程序原生开发功能合集二十:导航栏、tabbar自定义及分包功能介绍
  • 高通 Camera HAL3:项目开发技术点总结
  • chatgpt赋能python:Python怎么删除列表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简述Vue的生命周期以及每个阶段做的事情
  • LeetCode-C#-0004.寻找两个正序数组的中位数
  • Vue.js 中的 $emit 和 $on 方法有什么区别?
  • LAZADA平台的商品评论Python封装API接口接入文档和参数说明
  • 云原生Docker镜像管理
  • ChatGPT+小红书的8种高级玩法
  • shell脚本学习记录1(运算符)
  • vector 迭代器失效问题
  • docker使用与服务器上的可视化(ROS rviz等)
  • 最新版本Portraiture4.1中文版ps磨皮滤镜插件安装包
  • 仓储WMS对接淘宝奇门详细说明【亲测可用】
  • RFID软件:简介、功能和应用范围
  • Android 逆向之安全防护基本策略
  • 基站机房:保障通信网络稳定,如何解决安全隐患?
  • sqlmap -os-shell 使用方法
  • Go语言并发之Select多路选择操作符
  • 黄金回收小程序开发功能有哪些?
  • nginx的详解与应用
  • SpringBoot激活profiles的几种方式
  • 【Java】Java核心要点总结:58
  • 前端面试题---作用域链和原型链
  • 零售品牌私域流量池如何运营?火山引擎数智平台提供全套产品组合
  • rk3568 SD卡启动
  • English Learning - L3 作业打卡 Lesson5 Day34 2023.6.7 周三
  • 【运筹优化】最短路算法之A星算法 + Java代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