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浏览器跨域请求

跨域是浏览器的一种同源策略,所以该概念只存在于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里。

如果缺少了同源策略,则浏览器的正常功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可以说Web是构建在同源策略基础之上的,浏览器只是针对同源策略的一种实现 请求的url地址,必须与浏览器上的url地址处于同域上,也就是域名,端口,协议相同. 比如:我在本地上的域名是127.0.0.1:8000,请求另外一个域名:127.0.0.1:8001一段数据 浏览器上就会报错,这个就是同源策略的保护,如果浏览器对javascript没有同源策略的保护,那么一些重要的机密网站将会很危险

 

已拦截跨源请求:同源策略禁止读取位于 http://127.0.0.1:8001/SendAjax/ 的远程资源。(原因:CORS 头缺少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但是注意,项目2中的访问已经发生了,说明是浏览器对非同源请求返回的结果做了拦截

1|2CORS(跨域资源共享)简介

 

CORS需要浏览器和服务器同时支持。目前,所有浏览器都支持该功能,IE浏览器不能低于IE10。 整个CORS通信过程,都是浏览器自动完成,不需要用户参与。对于开发者来说,CORS通信与同源的AJAX通信没有差别,代码完全一样。浏览器一旦发现AJAX请求跨源,就会自动添加一些附加的头信息,有时还会多出一次附加的请求,但用户不会有感觉。 因此,实现CORS通信的关键是服务器。只要服务器实现了CORS接口,就可以跨源通信。

1|3CORS基本流程

 

浏览器将CORS请求分成两类:简单请求(simple request)和非简单请求(not-so-simple request)。 浏览器发出CORS简单请求,只需要在头信息之中增加一个Origin字段。 浏览器发出CORS非简单请求,会在正式通信之前,增加一次HTTP查询请求,称为”预检”请求(preflight)。浏览器先询问服务器,当前网页所在的域名是否在服务器的许可名单之中,以及可以使用哪些HTTP动词和头信息字段。只有得到肯定答复,浏览器才会发出正式的XMLHttpRequest请求,否则就报错。

1|4CORS两种请求详解

只要同时满足以下两大条件,就属于简单请求。

 

(1) 请求方法是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HEAD GET POST (2)HTTP的头信息不超出以下几种字段: Accept Accept-Language Content-Language Last-Event-ID Content-Type:只限于三个值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凡是不同时满足上面两个条件,就属于非简单请求。浏览器对这两种请求的处理,是不一样的

 

* 简单请求和非简单请求的区别? 简单请求:一次请求 非简单请求:两次请求,在发送数据之前会先发一次请求用于做“预检”,只有“预检”通过后才再发送一次请求用于数据传输。 * 关于“预检” - 请求方式:OPTIONS - “预检”其实做检查,检查如果通过则允许传输数据,检查不通过则不再发送真正想要发送的消息 - 如何“预检” => 如果复杂请求是PUT等请求,则服务端需要设置允许某请求,否则“预检”不通过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 如果复杂请求设置了请求头,则服务端需要设置允许某请求头,否则“预检”不通过 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支持跨域,简单请求: 服务器设置响应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域名’ 或 ‘*’ 支持跨域,复杂请求: 由于复杂请求时,首先会发送“预检”请求,如果“预检”成功,则发送真实数据。 “预检”请求时,允许请求方式则需服务器设置响应头: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预检”请求时,允许请求头则需服务器设置响应头: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关于'服务端接收到预检请求后,分析CORS请求头中的内容,决定是否允许该请求',这个详细流程和步骤是怎么样的,具体做了哪些检查?

预检请求的目的是为了让服务端知道客户端的跨域请求信息,并决定是否允许这个跨域请求。下面是服务端处理CORS预检请求的详细流程和步骤:

1. 收到CORS预检请求后,服务端首先校验该请求的method是否为OPTIONS,如果不是OPTIONS,则服务端直接返回HTTP错误码 405 Method Not Allowed。

2. 服务端进一步检查CORS请求头中的Origin字段,确认该请求是否来自允许的域名。如果Origin字段不在允许的域名列表中,服务端会直接返回HTTP错误码403 Forbidden。

3. 如果Origin字段在允许的域名列表中,服务端会检查CORS请求头中的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字段,判断实际请求是否支持该方法。如果服务器端不支持该方法,会直接返回HTTP错误码 405 Method Not Allowed。

4. 如果服务器端支持该方法,继续检查CORS请求头中的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字段,确认所有请求头字段是否都被允许。如果有请求头字段没有在服务器端允许的请求头列表中,服务端会拒绝该请求并返回HTTP错误码 403 Forbidden。

5. 如果所有检查都通过了,服务端可以根据配置的跨域策略,通过在响应头中设置Access-Control-Allow-*字段来告诉浏览器可以执行跨域请求。例如,设置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字段为请求头中的Origin值,表示允许该域名跨域访问。

6. 服务端发送响应头信息,告诉浏览器CORS预检请求允许通过。浏览器收到允许的响应头信息后,会发送第二个实际请求,并在请求头中携带CORS相关的信息,服务端接收到这个实际请求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处理并返回响应数据。

综上所述,服务端在处理CORS预检请求时,需要根据CORS请求头中的Origin、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和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字段,对该跨域请求的域名、方法和请求头信息进行有效性检查,并根据服务端的跨域配置策略,返回恰当的响应头信息来告诉浏览器是否允许该跨域请求。

如果浏览器发送了一个OPTIONS请求,服务端怎么知道是需要校验跨域请求?

当浏览器发送OPTIONS请求时,服务端会检查此请求是否携带了CORS相关的请求头信息。如果携带了跨域请求的请求头信息,则服务端会理解该请求是一次CORS请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具体来说,CORS请求头中至少包含了Origin字段,该字段表示请求的源,服务端通过跟自己存储的允许跨域请求的域名列表对比,判断该请求是否允许跨域。

另外,在OPTIONS请求中还会包含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和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两个字段,用于告诉服务端实际请求将使用哪种方法和请求头字段。服务端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实际请求是否被允许。

如果服务端检查后发现该请求是一次跨域请求,就会根据CORS策略决定是否向浏览器发送响应头信息,告知浏览器是否允许实际请求跨域。如果服务端认为该跨域请求不合法,则会拒绝该请求,不做任何处理或者返回适当的错误信息。

不同的配置CORS的方式:

1.可以通过@Corsorigin注解配置

https://blog.csdn.net/securitit/article/details/113251401

2.可以通过springboot 配置文件里配置,示例如下:

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是全局生效,如果想在方法级别控制CORS,就用@Corsorigin注解吧,

这两种方法实现的原理都是通过spring 拦截器实现,大概步骤如下:

/** 在配置文件中很难实现方法级别的跨域请求控制,因为配置文件是全局生效的,无法对单独的方法进行定制。如果你需要实现方法级别的跨域请求控制,可以考虑使用框架提供的注解或拦截器来进行处理。以Spring Boot框架为例,你可以在方法上使用@CrossOrigin注解指定方法允许的跨域请求来源,也可以使用拦截器对特定的方法进行跨域请求控制。以下是使用拦截器实现方法级别跨域请求控制的一个例子: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CorsConfig implements WebMvcConfigurer {@Overridepublic void addInterceptors(InterceptorRegistry registry) {registry.addInterceptor(new CorsInterceptor()).addPathPatterns("/hello");}
}public class Cors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Override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if (handler instanceof HandlerMethod) {HandlerMethod handlerMethod = (HandlerMethod) handler;CrossOrigin annotation = handlerMethod.getMethodAnnotation(CrossOrigin.class);if (annotation != null) {String[] allowedOrigins = annotation.origins();String origin = request.getHeader("Origin");if (Arrays.asList(allowedOrigins).contains(origin)) {response.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origin);response.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OST, GET, OPTIONS");response.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content-type");return true;}response.setStatus(HttpServletResponse.SC_FORBIDDEN);return false;}}return true;}
}


这个例子中,我们在添加拦截器的方法上指定了拦截的路径为`/hello`,然后在拦截器的preHandle方法中读取被拦截的方法上的@CrossOrigin注解,判断当前请求的来源是否被允许。如果允许,就设置响应头,否则返回403 Forbidden状态码。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方法级别上进行跨域请求的控制了。

http://www.lryc.cn/news/92672.html

相关文章:

  • 什么,你还在用 momentJs 处理相对时间
  • 三维模型 工程图
  • 我用ChatGPT写2023高考语文作文(二):全国乙卷
  • java版本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平台源码,助力工程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
  • 代码随想录第55天
  • 算法设计与分析(填空专题)
  • Ubuntu22.04 K8s1.27.2
  • 卡尔曼滤波与组合导航原理(十二)扩展卡尔曼滤波:EKF、二阶EKF、迭代EKF
  •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 自学黑客【网络安全】,一般人我劝你还是算了吧
  • 编程中的心理策略: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并实现自我成长
  • Rocket面试(五)Rocketmq发生流量控制的情况有哪些?
  • Tableau招聘信息数据可视化
  • 游戏服务器开发指南(八):合理应对异常
  • 【g】聚类算法之K-means算法
  • scala内建控制结构
  • Linux SSH命令实战教程,提升你的服务器管理基本功!
  • 【Python】Python进阶系列教程-- Python3 CGI编程(二)
  • do..while、while、for循环反汇编剖析
  • 【代码随想录】刷题Day53
  • MySQL 索引及查询优化总结
  • 什么是AJAX?
  • 报表生成器FastReport .Net用户指南:显示数据列、HTML标签
  • bootstrap-dialog弹框,去掉遮盖层,可移动
  • 7. user-Agent破解反爬机制
  • 3.Nginx+Tomcat负载均衡和动静分离群集
  •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树结构
  • 【python】 用来将对象持久化的 pickle 模块
  • 【博客654】prometheus配置抓取保护以防止压力过载
  • Backtrader官方中文文档:第十三章Observers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