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前端框架笔记

Vue.js的安装

安装Vue.js有两种方法:

(1)类似于Bootstrap或jQuery,直接通过HTML文件中的标签引用。为了方便开发者使用,Vue.js提供了相关的CDN,通过如下代码可以引用最新版本的Vue.js:

`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script>`

通过指定版本号,可以引用不同版本的Vue.js,这样项目工程不会因为新版本的Vue.js而出现不兼容的问题。

`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2.6.10/dist/vue.js"></script>`

除了CDN方式外,还可以下载源代码直接引入。对于一个大型项目而言,直接引入JavaScript文件的方式可能并不便捷,所以笔者采用npm的安装方式。

(2)npm安装方式。
新建项目文件夹,使用npm init命令初始化项目,然后使用如下命令安装Vue.js,与Express的安装步骤一样。
npm install vue
package.json文件会自动添加Vue.js的依赖项,代码如下:

` {"name": "2-3-2","version": "1.0.0","description": "","main": "index.js","scripts": {"test": "echo \"Error: no test specified\" && exit 1"},"author": "","license": "ISC","dependencies": {"vue": "^2.6.10"}}`用Vue.js编写Hello World——CDN方式

介绍了安装Vue.js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CDN方式或引入静态文件,通过CDN方式编写Hello World程序较为简单,下面直接演示。

【示例】用Vue.js编写HelloWorld——1。
新建HTML文件,命名为index.html,引入Vue.js。完整的代码如下:
`

 01 <!--HelloWorld-->02 <html lang="en">03 <head>04     <meta charset="UTF-8">05     <title>Title</title>06 </head>07 <body>08 <div id="app">09     <!--显示文字内容-->10         {{text}}     11 </div>12 <!--引入Vue-->      13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vue"></script>14 <script>15     <!--实例化Vue-->16     var vm = new Vue({17         el: '#app',                             //指定属性id里的app18         //数据内容19         data: {20             text: 'hello world!!!'21         }22     })23 </script>24 </body>25 </html> `

通过浏览器打开index.html,网页效果如图

1683521467187.png

用Vue.js编写Hello World——Webpack方式

对于Vue.js框架而言,输出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可能并不简单,浏览器本身不识别后缀为vue的文件,所以vue文件不能通过浏览器直接打开,类似于HTML这样的页面也无法直接引入vue文件。
如果想要使用Vue.js编写程序,需要Webpack打包工具将.vue文件编译成普通的JavaScript文件,再通过页面的引入去执行这个JavaScript文件。

【示例2-5】用Vue.js编写HelloWorld——2。

(1)新建项目工程,使用npm init初始化项目代码,此时生成package.json文件,接着安装Webpack,命令如下:
npm install webpack

(2)Webpack安装后需要再安装webpack-cli(一个使用Webpack的命令行工具),命令如下:
npm install webpack-cli

(3)安装Vue.js,命令如下:
npm install vue

(4)安装vue-loader和vue-template-compiler,这样才可以让Webpack识别Vue.js,安装命令如下:
npm install vue-loader
npm install vue-template-compiler

安装完成后的package.json文件如下:

 `{"name": "2-3-2","version": "1.0.0","description": "","main": "index.js","scripts": {"test": "echo \"Error: no test specified\" && exit 1"},"author": "","license": "ISC","dependencies": {"vue": "^2.6.10","vue-loader": "^15.7.1","vue-template-compiler": "^2.6.10"},"devDependencies": {"webpack": "^4.39.3","webpack-cli": "^3.3.7"}`

(5)新建一个webpack.config.js文件,用于配置Webpack打包工具。Webpack的配置需要指定入口文件并且引入vue-loader,完整的代码如下:

 `01 const path = require('path');02 const VueLoaderPlugin = require('vue-loader/lib/plugin');03 04 module.exports = {05     //指定入口文件06     entry:path.join(__dirname, 'app.js'),07     //指定输出的文件位置和文件名称08     output: {09         path: path.join(__dirname,'dist'),10         filename: 'build.js'11     },12     plugins: [13         //在使用新版的vue-loader时,必须引入这个插件14         new VueLoaderPlugin()15     ],16     module: {17         //指定不同格式的规则18         rules: [19             //解析.vue文件20             {21                 test: /\.vue$/,22                 loader: 'vue-loader'23             },24         ]25     }26 }`

这里指定了入口文件导出的位置和引入模块时的一些规则,通过这个配置让Webpack可以编译同级目录中的app.js文件,并且在dist文件夹中建立新的build.js作为导出的文件。

(6)编辑app.js中的内容。在app.js中需要引入Vue.js、获取页面中的body节点,并且将所有需要显示的内容挂载在上面,完整的代码如下:

` 01 //引入vue02 import Vue from 'vue'03 import Hello from './helloworld.vue';04 05 const root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06 document.body.appendChild(root)07 08 //mount将Hello模块挂载到root根节点中09 new Vue({10     render: (h) => h(Hello)11 }).$mount(root)`

(7)上述代码引入了一个还未建立的Hello模块,其文件名为helloworld.vue,也就是本例的Vue.js部分,该文件中指定了一个变量,赋值为HelloWorld并显示在页面上。

 01 <template>02     <div>03         <p>{{text}}</p>04     </div>05 </template>06 07 <script>08     export default{09         name: "Hello",10         data(){11             return {12                 text: 'HelloWorld!!!'13             }14         }15     }16 

其中,{{text}}部分显示下方script/data中text的值“HelloWorld!!!”,而模板的部分将会被挂载在一个HTML文件的body节点中,最终将所有的内容显示在页面中。

(8)Hello World实例到此就完成了。在命令行中使用如下命令打包: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
也可以将此命令添加到package.json中,通过webpack-cli的方式使用,这样会更加方便。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name": "2-3-2","version": "1.0.0","description": "","main": "index.js","scripts": {"test": "echo \"Error: no test specified\" && exit 1","build":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author": "",……}

在命令行窗口中使用如下命令完成打包操作,
npm run build

http://www.lryc.cn/news/92607.html

相关文章:

  • 详细设计文档
  • Java011——Java数据类型转换(基本数据类型)
  • mybatis-plus用法(二)
  • SQL笔记-存储过程+循环
  • HNU-操作系统OS-作业1(4-9章)
  • springboot 精华
  • 我用ChatGPT写2023高考语文作文(三):新课标I卷
  • HTML 标签的学习
  • 计算耗时为微秒的方法(包含:时/分/秒/毫秒/微秒/纳秒)
  • 通过 Python 封装关键词搜索阿里巴巴商品api接口
  • 分布式光伏消纳的微电网群共享储能配置策略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 C语言写网络爬虫总体思路
  • 机器学习实战六步法之训练模型、优化模型、部署模型(七)
  • 《C++高级编程》读书笔记(七:内存管理)
  • Scrum团队的三个角色
  • python环境中使用 requirement.txt 安装依赖
  • UE5 材质常用大全
  • 笔记本安装centos操作系统
  • Polarion工作流插件(自定义)
  • JavaScript库:jQuery,简化编程
  • [springboot]菜鸟学习- JdbcTemplate用法浅尝
  • 11.无监督学习之主成分分析
  • 「HTML和CSS入门指南」figcaption 标签详解
  • 电子企业实施数字化工厂建设之前,需要注意哪些
  • 迅捷pdf实现多页插入
  • 调用阿里云API实现证件照生成
  • PHP 转换 excel中读取的时间
  • Cmake工具的简单使用
  • html选择器
  • Leetcode 剑指 Offer II 030. 插入、删除和随机访问都是 O(1) 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