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oncurrentHashMap核心源码(JDK1.8)

一、ConcurrentHashMap的前置知识扫盲

ConcurrentHashMap的存储结构?

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

二、ConcurrentHashMap的DCL操作

HashMap线程不安全,在并发情况下,或者多个线程同时操作时,肯定要使用ConcurrentHashMap

无论是HashMap还是ConcurrentHashMap,在new好之后,数组并不是直接初始化好的。

如果是这种懒汉式的初始化方式,ConcurrentHashMap需要保证初始化数组时,是线程安全的。

看源码之前,先掌握一个ConcurrentHashMap的核心属性,这个属性是控制扩容和初始化数组的核心属性。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int sizeCtl;

sizeCtl是控制数组的初始化和扩容的。

sizeCtl == -1: 代表数组正在初始化。

sizeCtl < -1: 代表数组正在扩容

sizeCtl == 0: ConcurrentHashMap刚刚new好,并且没指定数组的初始化长度(默认长度为16)

sizeCtl > 0:

  • ConcurrentHashMap刚刚new好,指定了数组的初始化长度,长度就是sizeCtl
  • ConcurrentHashMap已经在使用了,sizeCtl代表扩容的阈值(数组长度 * 0.75)

了解sizeCtl之后,开始看初始化数组的源码。

// ConcurrentHashMap初始化数组的方法
private final Node<K,V>[] initTable() {// 声明了两个属性,tab,scNode<K,V>[] tab; int sc;// 判断数组初始化了咩? Checkwhile ((tab = table) == null || tab.length == 0) {// 没初始化,准备初始化操作!// 给sc赋值,并且判断数组是否正在初始化。if ((sc = sizeCtl) < 0)// 让出CPU的时间片,等待其他更多的机会完成初始化数组操作。Thread.yield(); // 没线程初始化,我来初始化。// 基于CAS的方式,将sizeCtl从原值改为-1,如果成功了,代表当前线程可以做初始化操作了。else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1)) {  // Lock// 当前线程要开始初始化数组了。try {// 再次判断数组初始化了咩?  Checkif ((tab = table) == null || tab.length == 0) {// 数组没初始化。// 获取数组的初始化长度。如果sizeCtl > 0 ,就用sizeCtl作为初始化的长度,否则使用默认的16int n = (sc > 0) ? sc : DEFAULT_CAPACITY;// 创建数组!Node[] nt = new Node[n];// 将初始化好的数组,赋值给成员变量table = tab = nt;// 算出下次扩容的阈值sc = n - (n >>> 2);}} finally {// 将下次扩容的阈值赋值给sizeCtl,初始化完毕。sizeCtl = sc;}break;}}return tab;
}

三、ConcurrentHashMap的散列算法

ConcurrentHashMap基于key的一系列运算,最种得出元素要放到数组的哪个索引位置上。

暂时就认为ConcurrentHashMap是将key调用了hashCode得到了一个int类型的数值。

其实计算索引位置就是将数组长度 - 1和key的hashCode值做&运算得出的结果就是索引位置。

// 先优化一下代码,看的更清楚
((f = tabAt(tab, i = (n - 1) & hash)) == null) 
// 代表拿到数组的某个索引位置的元素,f,如果为null准备插入数据
(f = table[(n - 1) & hash] == null)
// 这行就是在计算索引位置
(n - 1) & hash
n:数组的长度
hash:key.hashCode();
// n == 16
// hash:随便的一个int数值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10000  :n        16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111  :n - 1    15
&
01010101 01010101 00110110 00101010  :hash
=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010  :index    10 
如果ConcurrentHashMap的数组长度,允许17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10001  :n        17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10000  :n - 1    16
&
01010101 01010101 00110110 00111010  :hash
=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 0000  :index    10

散列算法

目的就是让key的HashCode值的高低16位进行亦或运算,再和数组长度 - 1做&运算,最终得到元素存储的位置。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10000  :n        16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111  :n - 1    1501010101 01010101 00110110 00101010  :name.hashCode();
00000001 01000001 00000110 00101010  :age.hashCode();散列算法就对这种情况做了优化!
散列算法:
(h ^ (h >>> 16)) & HASH_BITS;
优化一波
h ^ (h >>> 16)01010101 01010101 00110110 00101010  :name.hashCode()
^
00000000 00000000 01010101 01010101  :name.hashCode() >>> 16
=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111  : 最终name的hashCode00000001 01000001 00000110 00101010  :age.hashCode();
^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1000001  :age.hashCode() >>> 16
=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011  : 最终age的hashCode

为什么spread会让hash值和HASH_BITS做&运算

发现spread方法里,得到hash值之后,还做了一波&运算。
hash & HASH_BITS;
HASH_BITS = 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hash值和HASH_BITS做&运算后,得到的结果除了最高位是0之外,其他位数没变化。
目的就是确保hash值算出来的一定是一个正数,因为负数有特殊含义。
static final int MOVED     = -1;  如果存在数组中的数据的hash为-1,代表当前数组正在扩容!
static final int TREEBIN   = -2;  如果存在数组中的数据的hash为-2,代表当前索引位置下挂的是红黑树!
static final int RESERVED  = -3;  如果存在数组中的数据的hash为-3,当前当前数组的索引位置已经被占用了(value还没计算出来)

四、ConcurrentHashMap的并发安全(写数据)

首先确认ConcurrentHashMap在并发执行写操作时,线程是安全的。

同时还需要保证效率要高。

在JDK1.7中的实现是采用Segement分段锁的形式实现的。

Segement锁的本质就是ReentrantLock,一个Segement会管理多个索引位置,当操作指定索引位置前,需要先去或者这个索引位置对应的锁,再来执行操作。 这种方式在数组长度变长之后,效率也就一般般。

在JDK1.8中,采用的方式,可以实现为每一个索引位置都是一把独立的锁,不存在一个锁管理多个索引位置的情况,是一对一的方式。

代码实现的效果。 WCWCWCWCWCWCWCWCWCWCWCWCWC!!!!!

for (Node<K,V>[] tab = table;;) {// 省略部分代码 else if ((f = tabAt(tab, i = (n - 1) & hash)) == null) {// 进到这,说明当前数组的索引位置,没数据,数据要放到数组上// 当数据要放到数组上时,基于CAS的形式存放。if (casTabAt(tab, i, null, new Node<K,V>(hash, key, value, null)))break;          }else {// 进到这,说明数组的索引位置有数据,数据要挂到链表或者红黑树上V oldVal = null;// f就是索引位置上的Node对象// 当操作时,根据数组上的f进行加锁,实现锁的细粒度化~synchronized (f) {// 省略部分代码 }}
}

五、ConcurrentHashMap的计数器和size方法

计数器:每次ConcurrentHashMap在写入一个数据后,需要+1,删除一个数据后,需要-1

size方法:帮你返回当前ConcurrentHashMap中的元素个数。

计数器需要保证线程安全的同时,实现++操作,一般就采用CAS,Java中在JUC好下,恰巧提供了Atmoic的原子类,内部已经帮你实现的了,基于CAS的++操作。

发现AtmoicInteger这种提供了increment操作的原子类中,是基于do-while + CAS实现的,如果并发比较大的话,会造成不停的CAS,导致浪费CPU资源。

所以ConcurrentHashMap并没有使用AtmoicInteger的方式去实现++的线程安全,是采用了一个LongAdder的实现机制。LongAdder有一个类似分段锁的概念。

ConcurrentHashMap并没有直接调用LongAdder,而是再次实现了LongAdder的核心代码。


size方法,就是将BaseCount和CounterCell数据的值进行一波统计,最终得出结果。

size中的核心就是sumCount方法,在内部就是拿到baseCount,然后遍历CounterCell[],将内部的每一个value做 +=,最终计算出元素个数。

final long sumCount() {CounterCell[] as = counterCells; CounterCell a;long sum = baseCount;if (as != null) {for (int i = 0; i < as.length; ++i) {if ((a = as[i]) != null)sum += a.value;}}return sum;
}
http://www.lryc.cn/news/92260.html

相关文章:

  • 【Python】文件 读取 写 os模块 shutil模块 pickle模块
  • PAT A1087 All Roads Lead to Rome
  • 浅谈HttpURLConnection所有方法详解
  • 前端快速创建web3应用模版分享
  • 越权漏洞讲解
  • 短视频矩阵源码系统打包.源码
  • 云南LED、LCD显示屏系统建设,户外、室内广告大屏建设方案
  • Shell脚本:expect脚本免交互
  • 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 06.05
  • 【虹科案例】虹科数字化仪在激光雷达大气研究中的应用
  • Java抽象类介绍
  • 适配器模式的运用
  • 2023/6/8总结
  • AIGC大模型之——以文生图介绍
  • kali学习笔记(二)
  • avx指令集判断的坑
  • 求内推,求明主!
  • 第十三章:约束
  • M.2 SSD接口详解
  • 在本地Windows 11 系统的桌面版Docker上搭建PlantUML
  • mysql的sql_mode模式
  • chatgpt赋能python:Python编程必备之OpenCV库下载与安装
  • sparkSQL的使用
  • gitignore的语法
  • 长袋除尘器
  • HTML+CSS实训——Day02——仿一个网易云音乐的登陆界面
  • css蓝桥杯--电影院排座位
  • c++学习——多态
  • Java SPI机制及原理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