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编程思想、方法论和架构模式的应用

概要

编程思想是指在编写代码时所采用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分类

编程思想分类:

  1.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通过类和对象的概念实现模块化、可重用的代码设计。

  1. 面向过程编程(Procedural Programming):强调程序的执行顺序,以及函数和过程的封装,便于模块化、可重用的代码设计。

  1. 面向切面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AOP):通过在代码中插入切面(Aspect)来实现对横切关注点的集中处理,例如日志、事务、安全等。

  1. 面向服务编程(Service-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SOP):通过定义和管理服务的方式实现应用程序的解耦、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1. 函数式编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强调函数的纯粹性(输入相同,输出相同),避免副作用(改变状态),通过组合函数构建复杂程序。

  1. 响应式编程(Reactive Programming):基于事件驱动的编程范式,通过创建响应式流(Reactive Stream)的方式实现异步、并发、可扩展的编程。

  1. 事件驱动编程(Event-Driven Programming)是一种面向事件响应的编程模型,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事件视为程序的基本组成单元,通过事件处理器和事件监听器的配对机制,以实现异步和非阻塞的事件处理。

开发方法论:

  1. 面向对象设计(Object-Oriented Design,OOD):通过抽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概念,将系统划分为对象,从而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目标。

  1.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DDD):通过深入理解业务领域中的概念、规则和流程,将业务场景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领域模型,并将该领域模型作为软件开发的中心,来指导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

  1. 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XP):是一种注重迭代、持续交付、测试驱动开发、简单设计等敏捷开发方法,旨在提高代码质量和开发效率。

  1. 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将系统划分为模块和子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一个特定的功能和输入输出,实现模块化的设计和开发。

  1. 原型开发(Prototyping):快速制作一个原型系统,然后反复测试和修改,以获得用户反馈,从而指导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1. 演化式设计(Evolutionary Design):通过不断迭代、重构和演化,实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从而逐步改进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1.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是一种基于迭代、协作和自组织团队的软件开发方法,强调快速响应需求变化、重视用户反馈和持续集成等敏捷实践,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环境和需求。

  1. 模型驱动开发(Model-Driven Development,MDD):是一种以模型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建立领域模型、数据模型、UI模型等模型来指导软件设计和开发,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1. 特性驱动开发(Feature-Driven Development,FDD):是一种以功能特性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建立功能特性列表、计划和迭代等方式来指导软件开发过程,强调快速交付、重视软件质量和持续改进。

  1. 事件驱动设计(Event-Driven Design,EDD):事件驱动设计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系统设计方法,它强调将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和行为都封装为事件,以便实现松散耦合和高度可重用性。

软件架构模式:

  1. 分层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将软件系统拆分为多个逻辑层,每个层有自己的职责和功能,通过层与层之间的接口来实现模块化和松耦合的设计。

  1.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将软件系统拆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部分,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并返回结果,实现系统的分布式处理和协作。

  1. MVC架构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 Architecture):将软件系统拆分为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三个部分,模型用于处理业务逻辑,视图用于显示数据和用户界面,控制器用于处理用户请求和协调模型和视图之间的交互。

  1.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将复杂的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通过服务之间的通信和协作来实现应用功能。

  1. 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通过异步事件的发布和订阅,将系统的各个部分解耦,实现高度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1.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通过将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抽象成领域模型,来指导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1. 服务导向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通过将系统拆分为多个服务,以服务为中心来实现系统的分布式处理和协作,提高系统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1. 微内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将系统的核心功能和服务实现为一个小型的内核,而将其它功能和服务作为插件或模块加载到内核中,实现系统的可插拔和可扩展性。

http://www.lryc.cn/news/6831.html

相关文章:

  • Vue|事件处理
  • css书写方式
  • Python网络爬虫 学习笔记(2)BeaufitulSoup库
  • JavaScript------内建对象
  • React + Redux 处理异步请求
  • 揭秘涨薪50%经验:从功能测试到自动化测试,我是如何蜕变的?
  • 【论文速递】MMM2020 - 电子科技大学提出一种新颖的局部变换模块提升小样本分割泛化性能
  • 补充前端面试题(二)
  • JavaScript原型、原型链、原型方法
  • linux篇【14】:网络https协议
  • 1.9实验9:配置虚链路
  • 三次握手-升级详解-注意问题
  • 软件架构知识3-系统复杂度-高可用性、可扩展性、低成本、安全、规模
  • SpringCloud学习笔记 - 自定义及解耦降级处理方法 - Sentinel
  • Redis之搭建一主多从
  • Transformer机制学习笔记
  • 1、第一个CUDA代码:hello gpu
  • UG二次开发装配篇 添加/拖动/删除组件方法的实现
  • 【ros bag 包的设计原理、制作、用法汇总】
  • Linux网络:聚合链路技术
  • 2023年数据安全的下一步是什么?
  • 在浏览器输入URL后发生了什么?
  • Dubbo学习
  • CMMI-立项管理流程
  • 看《狂飙》读人生,致敬2023!
  • Web自动化测试——Junit5篇
  • Seata源码学习(二)-源码入口
  • 2023如何选购适合游戏设计的电脑硬件
  • springboot maven项目集成阿里p3c-pmd插件使用
  • PowerJob的server启动都经历了哪些?代码不多也很简单,咱们来逐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