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小议22 -- 多少分合适
60分万岁~???!!!
如果用分数评价质量,多少分合适?60,70,80...还是100,或者 120
对于质量的提升,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当客户以满足经营利益为目的构建自己所需的IT系统时,客户期待的质量目标是多少?
完美无缺?实现就好?有了就好?
这种程度该评多少分?
当我们基于技术储备为客户提供IT服务时,我们期待自己的服务能达到的质量目标是多少?
没有异议?满足所有投资者、使用者的需要?能用就好?
这种程度该评多少分?
如何评价质量?如何用数值标定质量?
1. 没有统一的、认可的标准,质量评价数值只代表个人意志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拿来比喻对质量的看法、数值评分,不甚恰当,但可以意境正合适。
你的标准是你的,你的评价是你的,不代表我的想法、感受。
第一步:建立统一的、共同认可的标准
第二步:建立对标准的完整解释,不同的实现质量对应不同的评分数值
第三步:平复心情、以第三者身份、不掺杂个人感情的客观评分 -- 真的有点难
第四步:评价评分过程,再次确认、并尽可能避免不公平的评价存在 --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哈哈哈哈
质量是什么?也许只是评价者非客观的、片面的认识,然后匆忙中给出的感觉分。
2. 统一的、认可的评分标准下,依然存在不同角色、不同经验的评价者对待评分对像的认识差异
回想我们曾经用过的显示屏的分辨率:800*600,1024*768,1280*1024,1920*1080
20年前,800*600感觉不错,perfect,100分
10年前,1024*768是主流,800*600已经太晃眼了,凑和着用,60分
现在的,1920*1080已经是低配,1024*768的显示已经太粗糙了;800*600?垃圾,10分
而专业绘图工作者使用的是2K还是4K,看通用的1920*1080是什么感觉;800*600什么古董,能看吗?
变化的是分辨率,不变的是我们自己,为什么评分差别这么大?
技术的更新、认识的变化、专业度的提升、更加挑剔的眼光
评分过程中,投资人、实际用户、开发者。。。。。。评分的角度、业务理解程度、操作的容忍度。。。。。。
事不关己,客观、公正的评价真正存在吗?评分准确吗?
质量是什么?是评价标准约整下不同角色(门外汉、普通用户、专业用户)眼中的认识分。
3. 众口难调,质量多少分似乎都不合适,价值导向,适用就好,够用就好
高标准:质量评价指标应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对标行业标杆
高水准:质量评分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用专业的眼光严要求、挑毛病
重实际:质量以满足实际应用为目标,适当的投入产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60分
看发展:质量应用一定的前瞻性,60分之上为未来提供必要的扩展,70。。。80。。。满足投入的可持续性边际效应
4. 到底多少分合适?
质量是什么?适用就好,够用就好:解决问题、创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