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opencv-Python学习日记(7):图像平滑处理】

目标:

1. 知道图像平滑的作用及应用场景

2. 这点知识也是很简单的

## 为什么需要图像平滑?

像素与周围像素差距很大,显得格格不入,就需要把这些像素点进行校正和剔除,从而让图像好看。


(1)均值滤波

含义:均值滤波是指用当前像素点周围N*M个像素值的均值来替代当像

原理:首先,我们对周围多少个像素取平均值,一般情况下,以当前单个像素为中心,对周围相同的行数和列数进行曲平均值。

计算方式:



卷积核:


函数dst = cv2.blur(src, ksize, anchor, borderType)

  • dst 是返回值,为进行均值滤波后得到的结果
  • src:输入图像(单通道或多通道),图像深度应该为CV_8U、CV_16U、CV_16S、CV_32F、CV_64F等等
  • ksize:卷积核大小(如(3,3)、(5,5),需为正奇数)
  • anchor:锚点,默认值为(-1,-1),表示当前计算均值的点位于核的中心位置
  • borderType:边界填充方式,决定以何种方式处理边界
  • 实例:
  • import  cv2img1 = cv2.imread("1.JPG")
    img2 = cv2.blur(img1,(3,3))
    cv2.namedWindow("11",cv2.WINDOW_NORMAL)
    cv2.namedWindow("12",cv2.WINDOW_NORMAL)
    cv2.imshow("11",img2)
    cv2.imshow("12",img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结果:本次采用卷积核为3,因为图片是相机拍摄,本身就很高清。

(2)盒子滤波

解释:自由选择滤波结果是领域像素值之和的平均值,还是领域像素之和

函数:dst = cv2.boxFilter(src, ddepth, ksize, anchor, normalize, borderType)

参数:

  • dst:结果图像
  • src:输入图像,具有任意数量的通道数
  • ddepth:处理结果图像的图像深度,用-1来表示与输入图像具有相同的图像深度
  • anchor:锚点
  • normalize:是否是否进行归一化

注意:一般情况下,只需设置src, ddepth, ksize三个参数即可,其他的默认就行

实例:

import  cv2img1 = cv2.imread("1.JPG")
img2 = cv2.boxFilter(img1,-1,(3,3))
cv2.namedWindow("11",cv2.WINDOW_NORMAL)
cv2.namedWindow("12",cv2.WINDOW_NORMAL)
cv2.imshow("11",img2)
cv2.imshow("12",img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结果:

(3)高斯滤波

原理:高斯函数生成的卷积核进行滤波,权重随距离中心像素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符合正态分布),更贴合人眼对 “近邻像素影响更大” 的认知

效果:平滑效果比均值滤波更自然,对高斯噪声的抑制效果更好,边缘模糊程度较轻

函数:dst = cv2.GaussianBlur(src, ksize, sigmaX, sigmaY, borderType)

参数:

  • dst:滤波后图像
  • src:原始图像
  • ksize:滤波核大小,滤波核的值为基数
  • sigmaX:水平方向(X轴)标准差,其控制是权重的比例
  • sigmaY:是卷积核在垂直方向上(Y轴方向)的标准差。

但是高斯滤波的一般形式:dst = cv2.GaussianBlur(src, ksize, 0,0)

实例:

import  cv2img1 = cv2.imread("1.JPG")
img2 = cv2.GaussianBlur(img1,(3,3),0)
cv2.namedWindow("11",cv2.WINDOW_NORMAL)
cv2.namedWindow("12",cv2.WINDOW_NORMAL)
cv2.imshow("11",img2)
cv2.imshow("12",img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结果:

(4)中值滤波

含义:它是用邻域内所有像素值得中间来替代当前像素点的像素值

函数:dst = cv2.medianBlur(src, ksize)

参数:

  • dst:滤波处理后图像
  • src:输入图像
  • ksize:是滤波核大小,为一个整值,表示核的宽度和高度

实例:

import  cv2img1 = cv2.imread("1.JPG")
img2 = cv2.medianBlur(img1,3)
cv2.namedWindow("11",cv2.WINDOW_NORMAL)
cv2.namedWindow("12",cv2.WINDOW_NORMAL)
cv2.imshow("11",img2)
cv2.imshow("12",img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结果:

(5)双边滤波

解释:双边滤波是综合考虑空间信息和色彩信息的滤波方式,在过程中能有效的保护图像内的边缘信息

函数:dst = cv2.bilateralFilter(src, d, sigmaColor, sigmaSpace, borderType)

参数:

  • dst:返回值
  • src:原始图像
  • d:空间距离参数
  • sigmaColor:滤波时选取颜色差值范围,决定哪些像素点可以参与滤波中来
  • sigmaSpace:空间距离标准差(越大,影响范围越广)
  • borderType:边界样式

实例:

import  cv2img1 = cv2.imread("1.JPG")
img2 = cv2.bilateralFilter(img1,25,100,100)
cv2.namedWindow("11",cv2.WINDOW_NORMAL)
cv2.namedWindow("12",cv2.WINDOW_NORMAL)
cv2.imshow("11",img2)
cv2.imshow("12",img1)
cv2.waitKey()
cv2.destroyAllWindows()

结果:

http://www.lryc.cn/news/624570.html

相关文章:

  • 阿里云odps和dataworks的区别
  • Poisson分布:稀有事件建模的理论基石与演进
  • 前端纯JS实现手绘地图 地图导引
  • YAML 语法结构速查表(完整版)
  • 【tips】unsafe-eval线上页面突然空白
  • Lucene 8.5.0 的 `.pos` 文件**逻辑结构**
  •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转速环电流环超螺旋滑模控制器STASMC
  • 大数据毕业设计选题推荐:基于Hadoop+Spark的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分析系统源码
  • 【项目】分布式Json-RPC框架 - 项目介绍与前置知识准备
  • 将 iPhone 联系人转移到 Infinix 的完整指南
  • Zephyr下ESP32S3开发环境搭建(Linux篇)
  • 【Python语法基础学习笔记】常量变量运算符函数
  • 分布式系统的“不可能三角”:CAP定理深度解析
  • flask——4:请求与响应
  • 敏感数据加密平台设计实战:如何为你的系统打造安全“保险柜”
  • 实战演练:通过API获取商品详情并展示
  • pytest的前置与后置
  • 【笔记ing】考试脑科学 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
  • c++26新功能—可观测检查点
  • 晨控CK-GW08S与欧姆龙PLC配置Ethernet/IP通讯连接手册
  • PHP现代化全栈开发:微前端架构与模块化实践
  • 深入解析RabbitMQ与AMQP-CPP:从原理到实战应用
  • Elasticsearch全文检索中文分词:IK分词器详解与Docker环境集成
  • 【VUE】Vue3 绘制 3D 蓝图利器 Grid Plan
  • 蛇形方阵构造
  • k8sday10服务发现(1/2)
  • 深度学习在订单簿分析与短期价格预测中的应用探索
  • elasticsearch-集成prometheus监控(k8s)
  • 电子电气架构 --- 软件会给汽车带来哪些变化?
  • Git+Jenkins 基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