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经验学习1 杂记
1)硬件:
CPU中央处理器:处理任务
GPU图形处理单元:一个相同指令下可以同时发给不同的线程或内核,让他并行地去执行,加速视觉信号处理。
ISP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的一个单元,将摄像头中的一个数据转化为图像或者视频文件,导入到AI进行应用。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复杂是数学换算。
NPU神经处理单元:加速机器学习运算单元
TPU张量处理单元:加速机器学习运算单元
2)足式机器人运用环境
需要商业落地,需要大量的应用,否则没办法解决大量就业问题产生商业价值。
3)人形底层技术
人形下层:
---运动学建模
---雅可比
---前向运动学
---四元素,旋量,李群李代数
---浮动基坐标
---IMU+GPS+视觉
---噪声,融合
---动力学模型
---全身动力学,参数辨识
---土豆模型,MIT
---倒立摆,早期
---运动控制
---PID
---电机减速器
---平衡
---倒立摆
---MPC
---HZD
电机选型,出力和速度曲线,可以抄袭电机参数或者单腿测试力矩反应响应。
刚度不够,会抖动,带宽不够,强度不够,
- **建模:**从简化模型(如倒立摆)到复杂动力学模型(如全身动力学和NPC控制),模型选择取决于精确度和稳定性需求。
- **动力学:**强调参数辨识的困难,通常从三维模型获取参数,涉及多领域知识如高等动力学。
- **运动控制:**正向动力学与力动力学的区别,如何通过力控制机器人运动。
- **PID调整:**电机和减速器选型的挑战,需要匹配机器人的工作曲线以确保性能。
- **集成性:**多电机集成的复杂性,振动抑制和响应频率的重要性。
- **减轻重量:**如特斯拉,动力系统的发展但仍存在功率密度不足的问题。
- **材料选择:**如钛合金在减重和刚度控制中的应用。
- **平衡与稳定性:**平衡控制方法,如ZMP和Sleep模型,以及对机器人整体响应的影响。
- **优化与约束:**如MPC(模型预测控制)在规划动作时考虑摩擦和动力学约束。
- **非线性控制:**推荐书籍帮助理解非线性系统,涉及混沌理论。
- **数学基础:**运动学、矩阵分析与求解,强调现有库的使用来简化复杂计算。
系统
---驱动
---结构
---传感器
---ros
---通讯:CAN/EtherCAT
---单片机(实时性,类似驱动)/算力板
人形上层
---自主导航
---抓取
---视觉
---规划
---交互
---力,处决
---语言LLM
---任务
---模仿学习
---强化学习
工程化难点
---软件系统搭建
---结构设计
---欠驱动系统稳定性
---调试难
---传感器
4)机器人开发首先第一个要想到安全模块:
结构上保证不要有夹断手指,棱角安全标准,
软件执行器:速度,力矩有限制,碰到有阻挡出现了突变通过传感器去读取后进行保护机制
传感器反馈:设计上有传感器有异常时候,可以应对突发情况比如脱线传感器信息及时应对
算法:奇异时候,需要数据求解有解
PCB:静电干扰,外磁干扰,会有双冗余double check
急停的保护
5)人形机器人调试经验
Sim2Real 仿真与样机偏差,找出差异和出入,需要大量验证针对非标问题
6)机械结构
扫频,带宽,从频谱上分析我们整个系统带宽,输入信号衰减不能少于多少db,相位幅度都有要求
想要机器人多快速度迈步,运动速度,曲线画出来,整个电机系统选型,功率也就确定了速度和力矩曲线
单腿摆动,给轨迹频率,然后看相位的衰减,来看跟踪性来测出系统跟踪精度,支撑带载跟踪,腿位置摆动,质量大,惯性大,往复加减速力矩大。后续被动柔顺被直驱所取代,腿的质量轻,抬腿惯性力当扰动
7)怎么让机器人走起来
倒立摆
--平面倒立摆,从简单的倒立摆控制开始,通过连杆和飞轮保持机身平衡,
单刚体模型控制
--土豆模型,通过4个力控制机器人前进后退和平衡
WholeBody模型控制
--全身动力学控制,
调试工程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