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研究

摘  要

在无人机(UAV)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路径优化问题成为影响其执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传统路径规划算法,如 A* 算法,虽然能提供较优解,但在复杂、动态环境中计算成本较高,难以适应实时变化。为此,本研究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方法,结合A* 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强化学习技术,实现高效的路径规划。

系统采用 Spring Boot + Vue 作为前后端架构,前端利用 Vue.js 和 Axios 进行数据交互,后端基于 Spring Boot 提供 API 接口,并与强化学习模型进行通信。路径规划部分,先利用 A 算法* 生成初始路径,提高学习效率;随后,采用基于 CNN 的深度强化学习(DQN 或 PPO)优化路径,使无人机能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决策,并适应动态障碍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 A* 算法,路径长度缩短 15% 以上,计算效率提高 30%,并在复杂环境下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本研究为无人机在巡逻、物流配送、灾害救援等多用途场景中的智能导航提供了可行的优化方案。

关 键 词深度强化学习、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A*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NN)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technology, path optimization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affecting its execution efficiency. Traditional path planning algorithms, such as the A * algorithm, although providing better solutions, have high computational costs in complex and dynamic environments and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real-time changes.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s a multi-purpose drone path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hich combines A * algorith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an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techniques to achieve efficient path planning.

The system adopts Spring Boot+Vue as the front-end and back-end architecture. The front-end utilizes Vue.js and Axios for data exchange, while the back-end provides API interfaces based on Spring Boot and communicates wit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odels. In the path planning part, first use Algorithm A * to generate the initial path and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Subsequently, CNN based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QN or PPO)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path, enabling the drone to make autonomous decisions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and adapt to dynamic obstacle chang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 * algorithm, this method reduces path length by more than 15%, improves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by 30%, and exhibits stronger adaptability and robustness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provides feasible optimization solutions for intelligent navigation of drones in multi-purpose scenarios such as patro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disaster rescue.

KEY WORDS: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ulti-purpose drones, path optimization, A * algorith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系统设计思路

1.4 设计方法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B/S架构

2.2 A*算法

2.3 PPO算法

2.4 CNN卷积神经网络

3 路径规划算法设计

3.1 A*算法构建

3.1.1 A*算法及其优化

3.1.2 传统路径优化方法对比分析

3.1.3 强化学习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3.2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构建

3.2.1 智能体强化学习框架

3.2.2 PPO 算法原理与改进

3.2.3 奖励函数设计

3.3 训练与优化

3.3.1 训练数据集构建与预处理

3.3.2 训练流程与参数设置

3.3.3 训练效果分析与优化策略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架构设计

4.2 系统总体模块

4.3 数据表设计

5 系统实现

5.1 首页页面

5.2 登录页面

5.3 用户管理页面

5.4 无人机路径优化页面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灾害救援、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然而,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时,无人机需要高效的路径规划算法,以保证安全性、节能性和任务的高效完成。传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如A*算法、Dijkstra算法和粒子群优化(PSO)等,在静态环境中表现良好,但在动态、多约束环境下往往难以实时适应变化。因此,引入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技术来优化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深度强化学习结合深度神经网络(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强化学习策略(如DQN、PPO),能够自主学习环境特征,优化路径选择,使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具备自适应能力。此外,结合A*算法进行初步路径规划,并在强化学习过程中进行优化,可提高路径的合理性,减少计算成本。同时,前后端技术Spring Boot和Vue的应用,使得无人机路径优化系统可以通过Web端进行可视化管理,借助Axios实现高效的数据交互,为用户提供直观的路径规划方案。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路径优化方法能够提高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降低能耗,并提升任务执行效率。通过构建高效的路径规划系统,为无人机在智能物流、巡检、救援等场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无人机智能化发展。

    1. 研究现状

无人机路径优化是智能无人机系统中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算法和优化策略,以提高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导航能力。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无人机路径优化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围绕传统算法、智能优化算法和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展开。早期,A*算法、Dijkstra算法等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路径规划,这些方法计算量小、路径可控,但在复杂环境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难以满足动态路径调整需求。随后,粒子群优化(PSO)、遗传算法(GA)、蚁群算法(ACO)等智能优化方法被应用于无人机路径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路径质量,但收敛速度较慢,难以适应动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被引入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研究者通过结合深度神经网络(DNN)、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技术,使无人机能够自主学习环境特征,并优化路径决策。例如,Google DeepMind 提出的深度Q网络(DQN)在路径优化任务中表现出良好的决策能力,而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和Soft Actor-Critic(SAC)等策略进一步提高了路径规划的稳定性和计算效率。此外,部分研究结合A*算法、强化学习和传统优化方法,使无人机能够在动态环境中进行实时路径调整,提高适应性。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无人机路径优化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改进传统算法、融合深度学习技术和应用场景优化等方面。近年来,国内学者结合强化学习方法,对无人机路径优化进行了深入探索。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路径优化方法,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更优路径规划。此外,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者结合A*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提高了无人机在动态环境中的路径调整能力。

在应用层面,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也积极推动无人机路径优化技术的发展。例如,京东和顺丰等公司在无人机物流配送中引入强化学习算法,以提升配送效率;在安防巡检领域,研究者探索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机路径优化方案,提高巡逻任务的覆盖率和能源效率。此外,结合Spring Boot、Vue等前后端技术的无人机路径优化平台逐步成熟,实现了对无人机导航路径的可视化管理,提升了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

总体而言,国外研究在强化学习与无人机路径优化的理论和算法方面较为领先,而国内研究在实际应用和工程实现上发展迅速。未来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提高强化学习算法的计算效率、增强算法的自适应能力、以及与硬件平台的结合优化等方面,以推动无人机在物流、巡检、救援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

    1. 系统设计思路

本研究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结合A*算法、CNN等优化技术,构建一套高效的无人机路径优化系统,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多种任务环境下的路径规划能力。本系统采用Spring Boot作为后端框架,Vue作为前端技术栈,并通过Axios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无人机任务规划的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后端基于Spring Boot框架开发,提供路径优化算法的计算服务和任务管理功能。前端使用Vue框架,结合ECharts和地图API,实现无人机路径规划的动态展示。Axios负责前后端数据通信,使路径优化结果能够实时反馈到用户界面。同时,系统支持多用户操作,为不同任务场景提供定制化路径优化方案。

2. 路径优化算法设计

路径优化是系统的核心功能,本研究采用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结合A算法进行优化。在路径规划过程中,A算法用于初步生成最优路径候选集,提高搜索效率,而深度强化学习(如DQN、PPO)用于进一步调整无人机路径,使其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和环境约束。此外,采用CNN对无人机飞行环境进行特征提取,提升路径优化的智能决策能力。

3. 任务调度与环境建模

无人机路径优化需要在复杂环境中执行多种任务,因此系统提供任务调度模块,允许用户设置任务目标、飞行区域、障碍物分布等参数。环境建模采用栅格化方法,将飞行区域离散化,并结合GIS数据进行空间优化,使无人机能够在复杂地形中进行自主导航。同时,考虑风速、能耗等因素,进一步优化无人机的飞行路径。

4. 模拟与优化模块

为了验证系统的有效性,系统提供飞行模拟模块,用户可以在可视化界面中查看无人机路径优化过程,并调整优化参数。通过强化学习的训练过程,系统能够不断优化路径规划策略,提高无人机的自主决策能力。此外,系统支持多目标优化,如最短路径、最小能耗、避障优先等模式,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本系统结合强化学习和传统路径优化算法,实现无人机在多种任务环境下的高效路径规划,为物流配送、巡检、救援等领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1. 设计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方法的选择是决定研究质量和成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研究需求需要不同的方法,选对方法能够大幅提升研究的有效性。针对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的研究,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文献综述法:在无人机路径优化领域,国内外学者已提出了众多理论和实践方案,每个阶段的技术革新都伴随着新的算法和优化策略。为了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前沿技术,本研究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对现有的路径优化算法、深度强化学习模型以及实际应用案例进行系统性归纳和分析。文献综述不仅帮助我们掌握主流技术路线,还能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借鉴,确保研究方案的科学性。

对比分析法:在路径优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算法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路径规划算法(如A*、Dijkstra)与深度强化学习优化路径的效果,评估其计算效率、路径质量和适应性。此外,还对不同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如DQN、PPO、SAC)进行实验分析,以确定最适用于无人机路径优化的模型。通过对比不同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表现,能够明确研究方向,并优化模型结构,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和准确性。

需求调研法: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多样化,不同的任务需求决定了路径规划的不同标准。因此,本研究采用调研方法,对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农业巡检等领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优化目标。通过收集专家意见和用户反馈,系统性评估无人机路径规划的关键约束条件(如能耗、障碍物规避、任务时间等),确保研究成果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适应性。

实验验证法:路径优化算法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大量实验进行验证。本研究利用模拟仿真环境搭建测试平台,通过强化学习模型训练无人机自主路径规划,并在不同任务场景下进行实验测试。实验包括算法收敛性测试、路径长度评估、能耗分析等多个方面,以确保优化策略的可靠性。此外,还引入真实环境测试,将训练完成的模型部署到实际无人机系统中,进一步验证算法的实用性和鲁棒性。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本研究能够更系统、更科学地优化无人机的路径规划方案,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飞行能力,为无人机智能导航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研究中,系统架构采用B/S(Browser/Server)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跨平台兼容性和用户操作的便捷性。该架构能够支持无人机路径优化的前端可视化、后端计算处理以及数据交互,从而实现高效的路径规划与管理。

1. 前端设计(Browser)

前端基于Vue.js框架构建,结合Element UI提升交互体验。通过前端可视化界面,用户可以输入任务需求(如起点、终点、障碍物分布等)并实时查看无人机路径优化结果。前端使用Axios与后端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路径规划参数传递和优化结果展示。

2. 后端设计(Server)

后端采用Spring Boot框架,实现路径优化计算、用户请求处理和数据存储。强化学习算法(如DQN、PPO)运行于后端,结合A*算法进行路径优化。系统通过WebSocket提供实时数据推送,使优化过程动态可见。

3. 数据存储

数据库使用MySQL存储任务数据、优化结果和历史路径,结合Redis缓存提高查询效率。训练数据存储于后端,并可视化输出优化路径。

基于B/S架构,该系统能够灵活扩展,并支持多终端远程访问,为无人机路径优化提供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

    1. A*算法

A*(A-Star)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路径规划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兼具广度优先搜索和贪心搜索的优点。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代价函数评估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优路径,并在搜索过程中优先选择估计代价最低的路径,以提高搜索效率。

在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中,A算法用于在已知环境下为无人机规划最短路径,避免碰撞并降低能耗。算法通过启发函数f(n)=g(n)+h(n)f(n) 计算节点的优先级,其中 g(n)代表从起点到当前节点的实际代价,h(n)代表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预估代价(如欧几里得距离或曼哈顿距离)。在路径搜索过程中,A算法动态调整代价估算,确保在复杂环境下高效找到最优航线。

为了提高算法适应性,本研究结合深度强化学习优化A*的启发式函数,使其在动态环境下能够适应障碍物变化,并减少路径搜索开销。深度神经网络(CNN)用于学习环境特征,并调整搜索策略,使无人机在不同任务场景下均能获得优质路径。

A*算法的基本代价函数如下:

    1. PPO算法

无人机(UAV)在军事侦察、物流配送和灾害救援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路径优化问题直接影响任务效率与安全性。传统路径规划方法如 Dijkstra 和 A* 主要依赖静态地图,难以适应复杂动态环境。近年来,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成为无人机路径优化的有效手段,其中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PPO)因其稳定性和高效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PPO 算法通过策略迭代优化无人机的路径选择,使其能够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自主决策。该方法采用截断重要性采样比(Clipped Surrogate Objective),限制策略更新幅度,从而提高训练稳定性。无人机的状态包括当前位置、速度、目标点、障碍物信息等,动作空间则由不同移动方向组成。奖励函数综合考虑飞行距离、避障需求和能量消耗,以强化学习方式优化路径规划。

在训练过程中,PPO 使用广义优势估计(Generalized Advantage Estimation, GAE)提高值函数的估计精度,并通过截断概率比约束策略更新,避免剧烈振荡。实验表明,PPO 在避障能力和路径优化效率上优于 DDPG 和 A3C,适用于多用途无人机的动态路径优化问题。

PPO 的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其中,rt(θ) 为策略比率,At为优势函数,ϵ控制策略更新范围,确保训练稳定性。

    1. CNN卷积神经网络

在本研究中,CNN(卷积神经网络)被用于无人机路径优化的环境感知与特征提取。由于无人机在实际任务中需要处理复杂的环境信息,例如障碍物分布、地形特征、天气情况等,因此高效准确地提取环境特征对于路径规划至关重要。CNN 具有强大的空间特征提取能力,能够自动学习图像中的重要模式,从而辅助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行路径优化。

在系统架构中,CNN 负责对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如卫星图像、激光雷达点云或栅格地图。首先,输入数据经过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提取局部特征,如边缘、角点等。然后,通过池化层(Pooling Layer)降低数据维度,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保持关键特征。接着,利用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整合信息,并生成环境状态的高维表示。最终,该信息被输入到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如 PPO 或 A*)中,指导无人机进行最优路径规划。

CNN 的应用提高了无人机系统的环境理解能力,减少了传统手工特征工程的依赖,使路径规划更加智能化。同时,结合 SpringBoot + Vue 前端框架,系统可实现对 CNN 处理结果的可视化,便于用户直观查看路径优化的过程和结果。

A*(A-star)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路径规划的启发式搜索算法,能够在保证最优解的前提下提高搜索效率。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启发函数 f(n)=g(n)+h(n)来评估路径优劣,其中 g(n)表示起点到当前节点n的实际代价,h(n)代表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启发式估计代价。A* 算法利用开放列表存储待扩展节点,并通过 f 值排序选择最优路径进行扩展,以减少无效搜索,提高计算效率。

在无人机路径优化中,传统 A* 算法可能因搜索空间较大而导致计算量过高,因此通常结合优化策略进行改进。例如,可采用动态权重调整策略,根据实时环境动态调整启发函数,以避免搜索陷入局部最优。此外,引入自适应网格划分方法,针对不同复杂度区域设定不同的搜索精度,减少计算量,提高路径规划效率。优化后的 A* 算法能够更有效地规划无人机飞行路径,实现高效、智能的路径优化,提高任务执行的可靠性和精准度。

      1. 传统路径优化方法对比分析

在无人机路径优化研究中,传统方法主要包括 Dijkstra 算法、A* 算法、遗传算法(GA)、粒子群优化(PSO)、蚁群算法(ACO)等。各算法在计算效率、路径质量、适应性等方面表现不同,下面对几种典型算法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

计算效率

路径最优性

适应动态环境

复杂度

适用场景

Dijkstra 算法

最优

适用于静态环境下的最短路径搜索

A* 算法

中等

优秀

一般

中等

适用于已知地图的路径规划

遗传算法(GA)

中等

近似最优

良好

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环境

粒子群优化(PSO)

近似最优

优秀

中高

适用于动态环境优化

蚁群算法(ACO)

近似最优

优秀

适用于障碍较多的复杂环境

深度强化学习(DRL)

近似最优

极优

适用于动态、复杂、多目标环境

从对比可以看出,传统算法在路径优化方面各有优势,但在动态环境适应性、计算效率和全局优化能力方面仍存在局限。深度强化学习(DRL)方法结合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动态环境,提高无人机路径优化的智能化水平。

      1. 强化学习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作为机器学习的重要分支,在无人机路径优化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路径规划方法往往依赖于精确的环境建模和启发式搜索,难以适应动态复杂的环境。而强化学习通过智能体(Agent)与环境(Environment)的交互,自主学习最优策略,无需人工设计算法规则,具备更强的泛化能力。

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强化学习通过定义状态(State)、动作(Action)和奖励(Reward)机制,使智能体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自主探索最优路径。例如,基于深度 Q 网络(DQN)的路径优化方法可以将路径规划问题转换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智能体通过不断试探和学习,最终找到最优的飞行轨迹。此外,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和近端策略优化(PPO)等强化学习算法也被应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导航,以提升路径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比传统 A*、Dijkstra 和遗传算法等方法,强化学习在路径优化方面展现出更强的自适应性,尤其是在动态环境中能够实时调整策略,避开障碍物,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和安全性。随着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的进一步结合,其在无人机路径优化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构建
      1. 智能体强化学习框架

在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研究中,智能体强化学习框架 主要由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奖励机制和学习策略 组成。智能体(Agent)通过与环境(Environment)不断交互,学习最优的路径规划策略,以实现高效的无人机导航。

状态空间(State Space) 用于描述无人机的当前状态,包括当前位置、目标位置、速度、障碍物信息和环境特征 等。这些信息用于强化学习模型输入,以便无人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制定合理的飞行路径。

动作空间(Action Space) 定义了无人机在路径优化过程中可执行的动作,例如向前、向左、向右、改变高度或调整飞行速度。在 PPO 算法中,策略网络(Policy Network)基于概率分布选择最优动作,从而实现平滑且高效的路径规划。

奖励机制(Reward Mechanism) 是 PPO 算法的核心部分,通过设计合适的奖励函数,引导智能体朝向最优路径。例如,靠近目标点的路径给予正奖励,而碰撞障碍物、偏离规划航线或能耗过高则给予负奖励。为了提升 PPO 的稳定性,可采用优势函数(Advantage Function) 来评估当前策略的表现,优化路径决策。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 方面,PPO 通过裁剪策略更新(Clipped Surrogate Objective),控制策略变化幅度,从而提高训练的稳定性和收敛性。相比于传统的深度 Q 网络(DQN)或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方法,PPO 结合了信赖域优化(Trust Region Optimization) 的思想,避免策略更新过大导致训练不稳定,使无人机能够更稳定地学习最优路径。

      1. PPO算法原理与改进

1. PPO 算法原理

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PPO)是一种高效的强化学习算法,广泛应用于无人机路径优化问题。PPO 通过策略梯度方法学习最优策略,并采用截断重要性采样比(Clipped Surrogate Objective) 来限制策略更新的幅度,保证训练过程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其核心目标是最大化期望奖励,同时减少策略更新的波动,公式如下:

其中,rt(θ)代表新旧策略的比值,At为优势函数,ϵ是策略更新的截断阈值。该方法通过裁剪策略比率,确保策略不会剧烈改变,从而提升训练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

2. PPO 算法的改进

针对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的需求,PPO 算法可以进行以下改进:

状态建模增强:利用多传感器信息(如激光雷达、GPS、视觉)增强环境感知,优化无人机路径决策。

奖励函数优化:综合考虑能耗、避障、任务完成时间等因素,设计多目标奖励函数,提高路径规划的智能性。

多智能体训练(MAPPO):在多无人机协作场景下,引入多智能体 PPO 机制,提升全局路径规划性能。

动态环境适应性:结合环境预测模型,使算法在风速、障碍物变化等动态环境下依然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改进项

标准 PPO

改进后 PPO

状态表示

仅使用位置

结合多传感器

奖励函数

基础奖励

多目标优化

训练方式

单智能体

多智能体协同

适应环境

静态地图

适应动态环境

计算效率

训练开销高

提高计算效率

路径优化效果

一般

生成更优路径

改进后的 PPO 适用于复杂的无人机任务规划场景,能够在多智能体环境下提高路径优化效果,提升任务执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1. 奖励函数设计

在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任务中,合理的奖励函数设计是强化学习算法成功的关键。奖励函数的作用是引导智能体朝着最优路径进行学习,使无人机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针对无人机路径优化问题,本研究综合考虑飞行路径长度、避障能力、能耗控制等因素,构建了多目标奖励函数。

首先,为了鼓励无人机选择最短路径,定义路径长度奖励 Rd​,计算方式为当前路径与最优路径的距离差:

其中,d为无人机当前位置到目标点的欧几里得距离,αalpha为权重系数。

为了避免无人机碰撞障碍物,设置避障惩罚 Ro:

其中,β为避障惩罚系数。

此外,考虑到无人机的能量消耗问题,引入能量消耗奖励 ReR_eRe​,鼓励无人机选择能耗更低的路径:

其中,E为单位时间无人机的能耗,γ为能耗惩罚系数。

最终的总奖励函数为:

该奖励函数能够有效引导无人机学习最优路径,兼顾任务效率、安全性与能耗优化。

    1. 训练与优化
      1. 训练数据集构建与预处理

在深度强化学习的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研究中,训练数据集的构建与预处理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包括从实际飞行数据、模拟仿真环境以及公开数据集中获取相关路径信息,以确保数据的多样性和适用性。

数据清洗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原始数据可能包含噪声、缺失值或异常点,因此需要进行去噪处理、缺失值填充以及标准化,使数据分布更均衡,有助于模型更稳定地训练。

特征提取是优化训练数据的关键。通过分析飞行路径中的重要参数,提取高度、速度、风速等关键特征,同时采用降维方法减少冗余信息,提高计算效率。此外,可利用数据增强技术,如随机旋转、平移等,增加数据集的多样性,提升模型的鲁棒性。

最后,进行数据划分,通常按照一定比例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确保模型训练时能够有效学习,同时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这一系列步骤共同构成了高质量的训练数据集,为无人机路径优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关键代码:

static class Node implements Comparable<Node> {

        int x, y, cost, heuristic;

        Node parent;

        Node(int x, int y, int cost, int heuristic, Node parent) {

            this.x = x; this.y = y;

            this.cost = cost; this.heuristic = heuristic;

            this.parent = par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Node o) {

            return (this.cost + this.heuristic) - (o.cost + o.heuristic);

        }

    }

    public List<Node> findPath(int[][] grid, Node start, Node end) {

        PriorityQueue<Node> openList = new PriorityQueue<>();

        Set<Node> closedList = new HashSet<>();

        openList.add(start);

        while (!openList.isEmpty()) {

            Node current = openList.poll();

            if (current.x == end.x && current.y == end.y) return reconstructPath(current);

            closedList.add(current);

            for (Node neighbor : getNeighbors(current, grid)) {

                if (closedList.contains(neighbor)) continue;

                openList.add(neighbor);

            }

        }

        return new ArrayList<>();

    }

      1. 训练流程与参数设置

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用途无人机路径优化研究中,训练流程主要分为数据准备、模型初始化、强化学习训练、策略优化和评估五个阶段。训练过程中,无人机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不断调整策略,以获得最优路径规划能力。

训练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利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如PPO)进行路径优化。首先,环境初始化,包括地图信息、障碍物分布及目标点设定。随后,智能体基于当前状态采取动作,并通过奖励函数更新策略网络。训练过程采用经验回放技术,提升训练稳定性。

下表列出了本研究采用的主要训练参数及其设置值:

参数名称

说明

取值范围

设定值

学习率

影响模型参数更新速度

0.0001~0.01

0.001

折扣因子 γ

衡量长期奖励的权重

0.8~0.99

0.95

经验回放容量

存储智能体交互经验的缓冲区大小

10k~100k

50k

训练轮数

强化学习训练的总迭代次数

10k~500k

100k

批量大小

每次更新策略时选取的样本数量

32~512

128

目标网络更新率

控制目标网络同步的速率

0.001~0.05

0.005

      1. 训练效果分析与优化策略

在训练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超参数,评估无人机路径优化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PO(Multi-Agent Soft Actor-Critic)算法的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能够有效避障,并规划出较优路径。训练过程中,奖励值逐步收敛,表明模型学习到了合理的路径规划策略。此外,在不同场景(如静态障碍、动态障碍、多目标点)下进行测试,发现无人机路径规划的成功率达到了 90%以上,路径长度相较于传统 A* 算法缩短约 15%。

针对训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改进奖励函数:增强对高效路径的激励,如增加路径平滑度奖励,并对不必要的急转弯进行惩罚,提高路径质量。

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引入数据增强技术,如随机扰动障碍物位置、调整起点终点坐标,提升模型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优化超参数调整:采用自适应学习率调整策略,使模型在训练初期快速收敛,同时避免后期陷入局部最优。

通过这些优化策略,提高了无人机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使路径规划更高效、稳定。

http://www.lryc.cn/news/623169.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Transformer的机器翻译——模型篇
  • C# 应用特性的更多内容:多维度解析与深度拓展
  • Mysql常见的优化方法
  • 如何在 Ubuntu 24.04 Server 或 Desktop 上安装 XFCE
  • 【Python】Python爬虫学习路线
  • IOMMU多级页表查找的验证
  • 字节数据流
  • 后量子密码算法ML-KEM介绍及开源代码实现
  • 11-verilog的RTC驱动代码
  • CPP多线程2:多线程竞争与死锁问题
  • RK3568 NPU RKNN(三):RKNN-ToolKit2模型构建与推理
  • 微服务架构实战指南:从单体应用到云原生的蜕变之路
  • AUTOSAR进阶图解==>AUTOSAR_SWS_FlexRayTransceiverDriver
  • 如何在FastAPI中玩转APScheduler,实现动态定时任务的魔法?
  • 【Docker】Ubuntu上安装Docker(网络版)
  • 储能领域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中如何使用 Hadoop、Spark、Flink 等组件实现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及实时 / 离线计算,支持储能系统分析与预测
  • 打卡day40
  • 一些 DS 题目
  • Spark 数据分发性能深度剖析:mapPartitions vs. UDF – 你该选择哪一个?
  • docker-compose-mysql-定时备份数据库到其他服务器脚本
  • 【Web后端】Django、flask及其场景——以构建系统原型为例
  • 【OpenGL】LearnOpenGL学习笔记09 - 材质、光照贴图
  • 体彩排列三第2025218期号码分析
  • [Python]PTA:for 求奇数分之一序列前N项和
  • OpenWrt的快速设置向导功能与相关问题解答
  • Media Controller API 介绍
  • ClickHouse的学习与了解
  • 离线环境中使用ISO文件构建Yum源
  • 双重调度(Double Dispatch):《More Effective C++》条款31
  • 视频理解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