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down 生成 Gantt 甘特图
Markdown 生成 Gantt 甘特图
什么是 Markdown?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 Markdown,这是给非技术小伙伴讲的,技术人员请跳过
Markdown 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由约翰・格鲁伯和亚伦・斯沃茨于 2004 年共同设计,其核心目标是让文字编辑变得简单高效,同时保证内容的可读性和易转换性。它用简洁的符号标记文本格式,无需依赖复杂的排版工具,就能快速实现标题、列表、链接、图片、引用等常见格式效果。
与 Word 等富文本编辑器不同,Markdown 的语法直观易懂,比如用 “#” 表示标题(# 对应一级标题,## 对应二级标题,以此类推),用 “-” 或 “*” 标记无序列表,用 “>” 表示引用段落,这些符号与文本内容自然融合,即使不经过渲染,也能让读者轻松理解结构。这种 “所见即所得” 的轻量化特性,让创作者能专注于内容本身,而非格式调整。
Markdown 的兼容性极强,几乎所有主流文本编辑器(如 VS Code、Sublime Text)、笔记软件(如 Notion、印象笔记)、博客平台(如 GitHub、知乎)都支持它的语法。同时,它可以轻松转换为 HTML、PDF、Word 等多种格式,满足不同场景的输出需求。
无论是撰写博客、编辑文档、编写代码注释,还是进行学术写作,Markdown 都能发挥优势。它既适合新手快速上手,也被专业人士广泛使用,成为跨平台、跨场景的文本编辑优选工具,完美平衡了简洁性与功能性。
再解释一下什么是甘特图?
甘特图是一种以时间为横轴、任务为纵轴的可视化项目管理工具,通过条形图直观展示任务的起止时间、进度状态及相互关联,帮助团队清晰把握项目全局。它由美国工程师亨利・甘特在 20 世纪初发明,最初用于工厂生产调度,如今已成为各行各业项目管理的标配工具,从软件开发、活动策划到工程建设,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从构成要素来看,甘特图的核心包括任务列表、时间刻度、任务条形和依赖关系。任务列表按层级划分,可分为主任务、子任务甚至更细的操作项,比如 “产品上线” 主任务下可能包含 “需求调研”“原型设计”“开发测试” 等子任务;时间刻度根据项目周期灵活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