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什么是跨域访问问题,如何解决?

跨域访问问题(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CORS)是由浏览器的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引发的一种安全限制。当网页尝试从一个与自身“源”(协议、域名、端口号)不同的地址请求资源(如API数据、图片、脚本等)时,浏览器会阻止该请求,除非目标服务器明确允许这种跨域访问。


核心概念解析

  1. 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

    • 定义:浏览器要求网页只能访问与自身“源”相同的资源。
    • 同源判定:协议(http/https)、域名(example.com)、端口(:80)三者完全一致。
      例如:
      https://a.com/index.htmlhttps://a.com/api同源
      https://a.com/index.htmlhttp://a.com/api ❌ 协议不同(HTTPS vs HTTP)
      https://a.com/index.htmlhttps://b.com/api ❌ 域名不同
      https://a.com:80/index.htmlhttps://a.com:8080/api ❌ 端口不同
  2. 跨域场景举例

    • 前端部署在 https://web.com,调用API https://api.com/data
    • 本地开发时 http://localhost:3000 访问本地API http://localhost:8000(端口不同)。
    • 子域名不同:https://shop.example.com 访问 https://api.example.com

为什么需要跨域限制?

  1. 安全防护
    防止恶意网站通过脚本窃取用户敏感数据(如Cookie、私有数据)。例如:
    • 用户登录了 bank.com,若恶意网站 evil.com 能随意读取 bank.com 的数据,将导致账户被盗。
  2. 隔离攻击面
    限制CSRF(跨站请求伪造)、XSS(跨站脚本攻击)等漏洞的影响范围。

如何解决跨域问题?

方案1:服务端配置CORS(主流方案)

服务端在响应头中添加允许跨域的声明: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s://web.com   // 允许特定域名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允许所有域名(慎用)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 允许的请求方法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Content-Type     // 允许的请求头

流程

  1. 浏览器发送预检请求(OPTIONS)询问服务器是否允许跨域。
  2. 服务器响应允许的规则。
  3. 浏览器确认后发送真实请求。
方案2:代理服务器(Proxy)

前端通过同源代理中转请求:

浏览器 → https://web.com/proxy?target_api=xxx → 代理请求 → https://api.com/data

常用于开发环境(如Webpack DevServer代理)或后端服务中转。

方案3:JSONP(过时方案,仅限GET请求)

利用 <script> 标签不受同源策略限制的特性:

<script src="https://api.com/data?callback=handleData"></script>

服务端返回:handleData({...}),前端需提前定义 handleData 函数。


常见误区

  • “Postman能请求成功,但浏览器报CORS错误”
    → 因为Postman不受同源策略限制,浏览器才会拦截。
  • “前端代码修改请求头可以绕过CORS”
    → 浏览器会阻止前端修改敏感请求头(如Origin),必须服务端授权。

总结

关键点说明
触发原因浏览器同源策略的安全限制
本质浏览器与服务端的协作机制(通过HTTP头协商)
解决方案服务端配置CORS、代理服务器、JSONP(历史方案)
核心目标在安全前提下实现合法跨域通信

⚠️ 注意:CORS是浏览器行为,服务端即使未配置CORS,接口本身仍可被非浏览器工具(如curl、Postman)正常调用。

http://www.lryc.cn/news/618713.html

相关文章:

  • 使用 rsync 上传下载文件:详解原理、目录同步和常见问题
  • 间隙锁(Gap Lock)
  • 【C++】5. 内存管理
  • 卫生间装修防水怎么做合适?
  • redis原理篇--Dict
  • 《Linux基础知识-1》
  • Linux随记(二十二)
  • Secure 第二天作业
  • SM2和SM4加密算法详解
  • 防火墙快速管理软件,66K超小巧
  • 【网络运维】Linux和自动化:Ansible
  • WEB虚拟主机3种部署方式全解析
  • Linux软件编程(三)文件操作-文件 I/O
  • Outstanding和Credit的概念详解
  • 动态路由协议(一)
  • 《Redis日志系统操作:LIST结构实现日志收集与查询》
  • 在线免VIP的动漫网站
  • 机器学习-集成学习(EnsembleLearning)
  • GitHub的简单使用方法----(4)
  • 为什么灰度图用G(绿色)通道?
  • CSRF 攻击
  • 记对外国某服务器的内网渗透
  • 解释 Spring MVC 的工作原理
  • Linux中使用计划任务和tar命令实现文件备份
  • 模拟人脑处理文本——从段落到时间线叙事,再到动画
  • 【PCB设计经验】去耦电容如何布局?
  • C++ 学习与 CLion 使用:(二)using namespace std 语句详解,以及 std 空间的标识符罗列
  • 【python实用小脚本-182】Python一键爬取今日新闻:5分钟生成Word+CSV——再也不用复制粘贴
  • 【web站点安全开发】任务2:HTML5核心特性与元素详解
  • 02-Ansible 基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