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量暴涨时,抓取架构该如何应对?

爬虫代理

前言

过去十年,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期与内容升级期的双重阶段。无论是票房纪录的不断刷新,还是类型片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都让电影数据的价值被进一步放大。
在这个过程中,豆瓣电影逐渐成为影迷、媒体、研究机构的重要参考平台。它不仅是影评交流的社区,更是电影口碑和市场走势的风向标。对于数据分析人员来说,豆瓣的数据就像电影产业的“温度计”,能够直接反映观众偏好与行业动态。

本次案例源于一个电影数据分析项目——起初我们只需要采集豆瓣Top 250榜单做影评与分数趋势分析。但随着研究范围扩大到全部高分电影每日新片,数据规模呈指数级上升,原本的采集架构瞬间陷入性能和反爬的双重困境。于是,我们以侦探的视角,完整追踪了架构应对数据暴涨的演变过程。


一、关键数据分析

针对不同阶段的采集范围,我们记录了核心指标(目标站点:https://movie.douban.com):

阶段采集范围页面总量单日请求数失败率平均响应时间
初期Top 250(10 页)2502500.8%0.7s
中期高分电影(约 800 页)20,00025,0005%1.9s
高峰高分+新片(约 3,000 页)120,0001,200,00018%5.1s

调查发现:

  1. 网络传输瓶颈:高峰阶段单机网络资源耗尽。
  2. 反爬触发频率增加:短时间内高频访问触发验证码与403封锁。
  3. 调度延迟:任务堆积,响应速度几乎翻倍。

二、架构演变侦查

在我们的调查中,采集架构的演进可以看作一条案发时间线:

[阶段1:单机脚本] ↓(轻量需求,性能足够)
[阶段2:多进程并发]↓(提升速度,但触发封锁)
[阶段3:引入代理池 + 分布式调度]↓(降低封锁率,但调度压力上升)
[阶段4:分布式集群 + 异步IO + 自动扩缩容]

阶段3突破:引入爬虫代理

当日请求量突破数十万次后,单一IP已无法满足需求,我们引入了爬虫代理,通过动态分配IP的方式,降低限制概率并支持并发请求。

import requests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ThreadPoolExecutor
from lxml import etree# 代理配置(亿牛云示例 www.16yun.cn)
proxy_host = "proxy.16yun.cn"
proxy_port = "3100"
proxy_username = "16YUN"
proxy_password = "16IP"# 拼接代理URL
proxy_meta = f"http://{proxy_username}:{proxy_password}@{proxy_host}:{proxy_port}"
proxies = {"http": proxy_meta,"https": proxy_meta,
}# 抓取豆瓣Top250页面
def fetch_page(start):url = f"https://movie.douban.com/top250?start={start}&filter="try:headers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27.0.0.0 Safari/537.36"}resp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proxies=proxies, timeout=10)if resp.status_code == 200:html = etree.HTML(resp.text)titles = html.xpath('//div[@class="hd"]/a/span[1]/text()')print(f"[成功] 第 {start//25+1} 页 | 电影: {titles}")else:print(f"[失败] 第 {start//25+1} 页 | 状态码: {resp.status_code}")except Exception as e:print(f"[错误] 第 {start//25+1} 页 | 原因: {e}")if __name__ == "__main__":starts = [i * 25 for i in range(10)]  # Top250 共10页with ThreadPoolExecutor(max_workers=5) as pool:pool.map(fetch_page, starts)

特点:

  • 动态代理池保证了IP切换频率,降低封锁。
  • 多线程提高了IO密集型任务的执行效率。
  • lxml解析速度快,适合批量HTML数据提取。

三、代码演变模式可视化(文字版)

[单机爬虫脚本]↓(任务轻,稳定运行)
[多进程并发]↓(速度提升,但封锁增加)
[引入代理池 + 分布式调度]↓(多节点协作,封锁率下降)
[分布式集群 + 异步IO + 自动扩缩容]

四、建议

  1. 前瞻性架构设计:在数据量小的时候就预留扩展空间。
  2. 代理池是中期必需品:尤其是动态IP+分布式结合的方案。
  3. 异步IO与分布式集群 是百万级数据采集的核心保障。
  4. 实时监控与告警 能让问题在扩散前被发现。
http://www.lryc.cn/news/618250.html

相关文章:

  • 开发npm包【详细教程】
  • Bevy渲染引擎核心技术深度解析:架构、体积雾与Meshlet渲染
  • C++Linux八股
  • 08--深入解析C++ list:高效操作与实现原理
  • K8S 节点初始化一键脚本(禁用 SELinux + 关闭 swap + 开启 ipvs 亲测实用)
  • 微前端架构:原理、场景与实践案例
  • 前端JS处理时间,适用于聊天、操作记录等(包含刚刚、x分钟前、x小时前、x天前)
  • Windows已经安装了一个MySQL8,通过修改配置文件的端口号跑2个或多个Mysql服务方法,并注册为系统服务
  • lesson36:MySQL从入门到精通:全面掌握数据库操作与核心原理
  • 嵌入式系统学习Day17(文件编程)
  • 项目实战2——LAMP_LNMP实践
  • 智能化评估体系:数据生产、在线化与自动化的三重奏
  • 解锁 Appium Inspector:移动端 UI 自动化定位的利器
  • 【论文阅读】一种基于经典机器学习的肌电下肢意图检测方法,用于人机交互系统
  • Secure CRT做代理转发
  • 【element树组件】el-tree实现连接线及hover编辑效果
  • ip归属地批量查询脚本
  • 视频输入输出模块介绍和示例
  • 【Node.js从 0 到 1:入门实战与项目驱动】2.1 安装 Node.js 与 npm(Windows/macOS/Linux 系统的安装步骤)
  • history命令增强记录执行时间与登录IP
  • 线性代数 · 矩阵 | 最小多项式
  • 【debug 解决 记录】stm32 debug模式的时候可以运行,但是烧录没法执行
  • Mac如何安装telnet命令
  • 论答题pk小程序软件版权的
  • 家政小程序系统开发:推动家政行业数字化转型,共创美好未来
  • 校园快递小程序(腾讯地图API、二维码识别、Echarts图形化分析)
  • 基于开源AI大模型AI智能名片S2B2C商城小程序的母婴用品精准营销策略研究
  • 思科、华为、华三如何切换三层端口?
  • Web前端小游戏轮盘。
  • 盲盒抽谷机小程序系统开发:解锁盲盒新玩法,开启潮玩社交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