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代码】微软开源Agentic-RAG深度解析
项目简介
ai-agents-for-beginners/05-agentic-rag 是微软开源的面向初学者的智能体(Agent)检索增强生成(RA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应用示例。该项目通过 Agentic-RAG 架构,将智能体的任务分解、工具调用、检索与生成能力有机结合,实现了更智能、更可控、更可扩展的 RAG 应用范式。
核心目标:
- 让初学者快速理解并实现一个具备 Agent 能力的 RAG 应用
- 展示智能体如何自主分解任务、调用检索工具、整合信息并生成高质量答案
- 提供可扩展的代码基架,便于二次开发和场景迁移
Agentic-RAG 基本原理
什么是 RAG?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是近年来大模型应用的主流范式之一。它通过结合外部知识检索与大模型生成能力,显著提升了问答、摘要、决策等任务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传统 RAG 流程:
- 用户输入问题
- 系统检索相关文档或知识片段
- 将检索结果与问题一起输入大模型
- 大模型生成最终答案
什么是 Agentic-RAG?
Agentic-RAG 在传统 RAG 基础上引入了智能体(Agent)理念。Agent 不仅能检索和生成,还能自主分解复杂任务、规划多步操作、调用多种工具,甚至多轮交互和反思。
Agentic-RAG 关键特性:
- 智能体自主决策:根据任务动态选择检索、生成、工具调用等操作
- 多步任务链:支持复杂问题的分解与多轮处理
- 工具集成:可调用检索、计算、外部 API 等多种工具
- 可扩展性强:适合多场景、多任务的智能应用开发
逻辑设计与架构解析
核心流程
Agentic-RAG 的核心流程如下:
用户输入问题↓
Agent 分析任务↓
Agent 选择/调用检索工具↓
Agent 整合检索结果↓
Agent 生成答案(可多轮反思/补充)↓
输出最终结果
智能体(Agent)角色与分工
- 任务分析者:理解用户输入,判断是否需要检索、分解任务或直接生成
- 工具调用者:根据需要调用检索工具、API、计算工具等
- 信息整合者:对检索到的内容进行筛选、摘要、重组
- 生成者:利用大模型生成最终答案,支持多轮反思和补充
RAG 组件设计
- Retriever(检索器):负责从知识库、文档库中检索相关内容
- Generator(生成器):调用大模型(如 OpenAI GPT、Azure OpenAI)生成答案
- Agent Controller(智能体控制器):负责任务分解、工具调度、结果整合
- 工具集(Tools):可扩展的检索、计算、API等工具
任务链与工具集成
- 支持多步任务链(如先检索,再摘要,再生成)
- 工具可插拔,支持自定义扩展
- Agent 可根据任务动态选择工具和操作顺序
代码实现详解
环境准备与依赖
项目基于 Python,核心依赖包括:
openai
或azure-openai
:大模型 APIlangchain
:智能体与工具链框架faiss
或chromadb
:向量检索库tiktoken
、sentence-transformers
:分词与嵌入- 其他:
streamlit
(前端)、dotenv
(环境变量)
安装示例:
pip install openai langchain faiss-cpu streamlit sentence-transformers python-dotenv
核心模块与关键代码
1. Agentic-RAG 主流程
from langcha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