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垃圾回收机制:原理与实践
C#垃圾回收机制:原理与实践
- 一、垃圾回收:C#内存管理的“幕后功臣”
- 二、GC的核心引擎:基于代的优化策略
- 三、Demo展示
-
- 1. 简单对象的垃圾回收示例
- 2. 基于代的回收示例
- 四、常用方法
- 五、推荐使用的场景
- 六、注意事项
-
- 管住手:避免滥用 GC.Collect()
- 析构函数:保持轻量
- 警惕“巨兽”:大对象处理
- 拆解“死锁”:慎防对象循环引用
- 七、总结
C#垃圾回收机制:原理与实践
一、垃圾回收:C#内存管理的“幕后功臣”
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简称GC)机制是C#运行时环境(CLR)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自动管理内存:
- 自动分配内存:当你使用new关键字创建对象时,CLR自动在托管堆上为其分配空间
- 自动识别垃圾:GC会持续追踪堆上所有对象的引用关系(谁在用,谁不在用了)
- 自动回收内存:当确定对象不再被任何根(如局部变量、静态变量等)引用时,GC会回收其占用的内存
- 自动内存压缩:(可选)回收后,它会整理内存碎片,让新的对象能紧凑存放
无需手动分配和释放内存,GC会自动识别并回收不再被使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开发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逻辑上,同时降低了因手动管理内存不当而引发的内存泄漏、悬空指针等问题
二、GC的核心引擎:基于代的优化策略
GC 绝不是一个“定时狂扫”的笨管家。它采用了一种智能的分区管理策略——代(Generation):
- GC 将对象分为不同的代(Generation)
- 新创建的对象通常位于第0代
- 随着对象存活时间的增加,会晋升到更高的代
- 不同代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回收策略:一般第0代的回收频率较高,而高代的回收频率较低。这是经验表明新创建的对象往往很快就不再被使用,而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更有可能继续存活
-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
三、Demo展示
1. 简单对象的垃圾回收示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Threading;
class Program
{static void Main(){MyClass obj = new MyClass();obj = null; // 将obj设置为null,使其不再被引用GC.Collect(); // 强制进行垃圾回收(通常不需要手动调用,这里仅为演示)Console.ReadKey();}
}
class MyClass
{~MyClass(){Console.WriteLine("MyClass对象被垃圾回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