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涉及实验(随机分组)的一些概念

本推文仅针对实验、准实验、自然实验、准自然实验四个概念进行区分。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探索因果关系,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随机分组干预是否人为控制等维度。

一、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随机分组实验)

✅ 定义:

一种标准的因果推断方法,研究者完全控制实验过程,尤其是对样本的随机分组

✅ 特点:
  • 随机分组:研究对象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 干预人为可控:研究者施加某种可控干预(如政策、药物等)。
  • 控制混杂变量能力强,因果推断的黄金标准。

二、准实验(Quasi-Experiment,非随机分组)

✅ 定义:

不完全随机分组的实验设计。研究者控制了部分实验过程(如施加干预),但无法完全做到随机分组。

✅ 特点:
  • 没有真正的随机分组,但有实验组与对照组。
  • 研究者可以控制干预。
  • 有可能存在选择偏误(比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起点上就不同)。
  • 需要依赖统计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如回归、倾向得分匹配等)。

三、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

✅ 定义:

自然界或社会中“自发”发生的事件作为实验干预,研究者并不控制干预或分组过程。

✅ 特点:
  • 干预不是研究者设计的,而是“自然”发生的。
  •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近似随机(通常是由于政策变更、地理边界、突发事件等造成的“类随机性”)。
  • 可以用来做因果推断,但需要强有力的识别策略。

四、准自然实验(Quasi-Natural Experiment)

✅ 定义:

看起来像自然实验,但分组不是完全随机随机性存在缺陷。干预仍然是“自然”发生的(而非研究者控制)。

✅ 特点:
  • 干预非研究者控制。
  • 分组“接近随机”但存在问题,比如人为因素参与其中,或者制度安排造成样本选择偏误。
  • 研究者依然需要额外的识别策略来保证因果解释的合理性。

五、联系

  • 四者都用于因果推断,是实验设计的重要组成。
  • 从“控制力”来看:实验 > 准实验 > 自然实验 > 准自然实验
  • 准实验、自然实验和准自然实验常在无法进行RCT的现实情境中使用。
  • 研究者常用统计技术(回归不连续设计、双重差分、工具变量等)增强自然/准自然实验的识别效力。
http://www.lryc.cn/news/604350.html

相关文章:

  • 【swoole Windows 开发(swoole-cli 开发 hyperf)】
  • 时间序列预测的自回归方法
  • Product Hunt 每日热榜 | 2025-07-30
  • tplink er2260t配置带vlan的pppoe拨号
  • Java学习第八十九部分——“层”(续)
  • 学会使用golang zap日志库
  • 【动态规划算法】斐波那契数列模型
  • 嵌入式开发学习———Linux环境下数据结构学习(五)
  • 服务器与电脑主机的区别,普通电脑可以当作服务器用吗?
  • 从结构到交互:HTML5进阶开发全解析——语义化标签、Canvas绘图与表单设计实战
  • MCP提示词工程:上下文注入的艺术与科学
  • 【机器学习11】“分类算法“评估矩阵:从对数损失、AUC和ROC、混淆矩阵与分类报告等角度来评估算法
  • 小架构step系列30:多个校验注解
  • Mysql事务基础
  • LeetCode Hot 100:15. 三数之和
  • 大模型赋能:台风“竹节草”精细化路径预测实践
  • 硬件电路设计(基本元器件)
  • 深入理解C++编译器优化:从O0到O3及构建模式详解
  • 【从零实践Onvif】01、Onvif详细介绍(从Onvif客户端开发的角度认识Onvif、Web Servies、WSDL、SOAP)
  • 压测合格标准
  • 智能体产品化的关键突破: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迈过?
  • 【刷题】东方博宜oj 1307 - 数的计数
  • 亮数据MCP智能服务助力数据服务
  • AD域设计与管理-批量创建域用户
  • Java 14 新特性解析与代码示例
  • 力扣刷题日常(7-8)
  • day 40 打卡-装饰器
  • 让科技之光,温暖银龄岁月——智绅科技“智慧养老进社区”星城国际站温情纪实
  • 品牌侵权查询怎么查?跨境电商怎样查品牌是否侵权?
  • 笔记本电脑开机慢系统启动慢怎么办?【图文详解】win7/10/11开机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