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方舟使用豆包基模 —— 基础流程
HelloHello,这期给大家带来火山方舟的入门基础使用指南,梳理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不熟悉火山方舟,却想使用火山方舟平台做进一步AI开发的初级AI开发者(相信我~,你们不懂去问官方的售后技支,也是这样的流程啦)。
1,想基于火山方舟平台,在平台上结合实际业务,基于底模做进一步全流程的AI应用开发。
2,想基于火山底模,适配业务,做垂域的工程化开发
前言
火山方舟的官方文档,已经基于平台有了全面的,全流程的使用教程介绍说明,所以我们只需要基于官方文档,去做进一步的适配开发,即可基于平台,适配自己的业务,开发自己的AI产品。
这篇基于官方文档,主要讲如下图两个点:
一,模型介绍
这部分主要是两个功能:
1,整体介绍字节系所有底模的版本(包括新老模型版本)、功能,以及现在底模所拥有的能力,不同底模所能够适配的通用场景。
观察这个点,
适用于初步接触方舟,想要整体了解方舟所有底模的通用能力,以及各个不同版本模型所能适配的场景,方便结合业务去进行模型选型,以及进一步的测试。
2,整体概览方舟所有的往期版本以及最新版本的底模
观察这一点,
主要是为了专注了解每个版本底模的通用能力表现、所支持的能力、模型的使用价格,以及直接查看该底模所支持能力的使用教程文档的跳转,方便有初步基础的AI开发者直接测试方舟平台的底模的调用流程和模型表现。
二,模型使用教程
直接字面理解就好啦~
就是官方出的,如何基于底模去实现一些AI应用场景的通用任务,或者说:
在火山方舟平台,如何调用底模,去完成一些通用场景的AI赋能,做实际的AI应用。
这里一般我们在实际查看文档的时候,可以关注三个点(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调整)
1,左侧底模能力栏
这里主要是用于整体查看你所感兴趣的底模能力和相关适配场景,选择想要了解或者有疑问的板块,再进去做进一步细看。
通常这里对应的是各个底模的特点(特殊能力,以及对应可以使用的适配场景)
2,右侧能力详情和demo板块
这里通常我们可以关注两个点:
1,模型价格,支持该能力的模型和前置条件的设置(前置条件这部分通常我们了解方舟底模调用的通用逻辑就行,不需要太关注)
2,能力使用的demo演示(给出了源码,我们可以直接实操,测试相关能力的表现)
其中大部分能力,我们可以使用“快速开始”板块,直接跑demo,测试底模该能力的通用表现。
然后再选择实际所想要了解的其它demo,根据自己所熟悉的语言,去测试,跑通对应的demo,查看模型实际表现效果,
最后再开发,适配到自己实际的业务场景。
3,中间详情说明
这里通常是对应各个板块的详情,
我们可以直接将其看作两个组成部分:demo(源码) + 原理解释和实操流程(附加各种跳转链接,帮助了解不同的功能和记忆新功能的变化【当有如之前可以使用,当下却报错时,可以跳转查看官方是否有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