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的简单介绍
1.数据库是什么
简单来说,数据库是用于存储数据和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库可以提供远程服务,通过远程连接来使用数据库,因此数据库也被称为数据库服务器!
2.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
存储数据用文件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弄一个数据库呢?
文件保存数据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 文件的安全性问题
- 文件不利于数据查询和管理
- 文件不利于存储海量数据
- 文件在程序中控制不方便
数据库存储介质:
- 磁盘
- 内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家们设计出更加利于管理数据的团结——数据库,它能更有效的管理数据!
3.数据库的分类
数据库大体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1)关系型数据库(RDBMS)
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 简单来说,关系模型指的就是二维表格模型,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所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以下几种:
- Oracle:甲骨文公司产品,适合大型项目,适用于做复杂的业务逻辑,收费较贵。
- MySQL:甲骨文公司收购的产品,不适合做复杂的业务,开源免费。
- SQL Server:微软公司的产品,需要安装部署在windows server上,适用于中大型项目,收费。
(2)非关系型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库不规定基于SQL实现,现在更多指的是NoSQL数据库。
常见的非关系型数据库有以下几种:
- 基于键值对(Key-Value):如memcached、redis
- 基于文档型:如mongodb
- 基于列族:如hbase
- 基于图型:如neo4j
(3)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
注: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是指联机事务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是指联机分析处理。
4.MySQL的程序结构
MySQL本质上是一个“客户端 - 服务器”结构的程序
简称CS结构(C代表client,S代表server)
客户端和服务器是两个独立的程序,这两个程序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主动发起(request)网络通信的一方称为“客户端”
被动接收(response)网络通信的一方称为“服务器”
5.计算机存储数据的两个关键环节
两个关键环节分别是:内存和硬盘
- 内存:存储空间小,访问速度快,成本更高,数据易失(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 硬盘:存储空间大,访问速度慢,成本更低,持久存储(掉电后数据仍存在)
对于数据库而言,我们当然希望能够持久存储数据,对于数据存储空间,需求也是比较大的,同时希望成本更低,能够持久化存储,数据库于是就适合选择使用硬盘来存储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