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I时代,我们更需要自己的开发方式与平台

近年来,AI 尤其是大模型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整个开发者社区对于“被替代”的集体焦虑。我们看到铺天盖地的文章宣称:“AI 可以写代码”、“AI 将消灭程序员”、“无代码就是未来”。但冷静下来,我们必须明确一点:AI 至今无法真正替代开发者。

AI目前替代不了什么

AI 编程工具确实带来了不少便利,比如代码补全、接口生成、测试用例建议,甚至基础文档编写。但这仅仅是**“辅助工具”**层面的进步。AI 无法理解系统架构的复杂性,无法基于业务场景灵活取舍技术选型,无法预测长期可维护性,更无法替代我们对业务模式、系统扩展性、安全性与性能瓶颈的深度考量。

AI 没有上下文意识、没有目标驱动逻辑,它无法构建一套具备战略前瞻性和业务闭环的系统平台。

我们真正需要做什么?

在AI工具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我们不应焦虑,而应更专注于“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打造系统”。这意味着:

  1. 打造基础框架能力
    建立可插拔、可配置、可演进的基础技术平台,例如认证框架、数据访问层、消息处理机制、可观测性体系等。这些构件是AI无法通用化处理的,必须与我们的业务模型深度融合。

  2. 构建自主的技术中台与平台架构
    拥有自己的低代码平台、自定义建模语言、代码生成器、DSL(领域特定语言)等,将我们的思维模式、开发习惯、行业经验沉淀为平台能力,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3. 抽象业务建模能力
    能将“商品”、“会员”、“库存”、“积分”、“账单”等业务实体抽象成高复用的领域模型,并且支持版本化、扩展点与插件式拓展,AI目前根本不具备这样的理解力。

  4. 思想先于工具,架构胜于代码
    一套系统能否持续成功,关键在于初始的顶层设计是否正确,而不是底层的代码实现是否使用AI优化。我们应坚持“架构师思维”——系统设计第一、代码生成第二。

AI只是工具,思想才是核心竞争力

未来的AI可能会越来越强大,但思想永远不会被工具替代。一个懂AI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能做好系统,而一个拥有清晰逻辑、结构意识与工程视角的开发者,即便使用传统工具,也能构建优雅系统。

AI可以帮我们节省体力,但无法定义方向。真正定义方向的,是我们对技术的理解、对业务的洞察、对用户的深度思考。

结语:用自己的方式迎接AI时代

我们应在自己的技术体系上持续精进,用平台化思维沉淀经验、用工程化手段提升效率、用结构化思维指导未来。AI不应替代我们,而应由我们定义AI的使用方式。

正如当年的IDE取代不了架构师,CI/CD工具取代不了DevOps工程师,AI也不会取代系统设计者。我们唯一要做的,是走好自己的技术道路,而不是焦虑于幻想的“全替代”。

http://www.lryc.cn/news/601888.html

相关文章:

  • Coze Studio概览(一)
  • 链表算法常用技巧与操作
  • 通过硬编码函数地址并转换为函数指针来调用函数
  • 【Agentic】通过LangGrah实现RAG评分和重写
  • 清华大学具身智能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综述:背景、方法、挑战与展望
  • Flutter开发实战之CI/CD与发布流程
  • 网易大模型算法岗面经80道
  • JSON格式化与结构对比
  • 移植pbrt中的并行化到ray trace in weeks中
  • LangGraph底层API入门总结
  • OpenLayers 综合案例-地图绘制
  • 十字链表以及实现
  • SpringAI入门及浅实践,实战 Spring‎ AI 调用大模型、提示词工程、对话记忆、Adv‎isor 的使用
  •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CPU)知识体系与考法总结
  • 【第六节】方法与事件处理器
  • Gradle#Plugin
  • Windows---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dll)
  • 2025.7.27总结—新励成
  • Kubernetes 核心组件解析
  • HCIE学习之路:MSTP实现负载均衡实验
  • 【INT范围提取字符串数字为正数】2022-8-29
  • Leetcode 3628. Maximum Number of Subsequences After One Inserting
  • rust- 定义模块以控制作用域和隐私
  • 握手未来,PostgreSQL认证专家
  • 【I】题目解析
  • Spring AI 学习笔记
  • 小架构step系列27:Hibernate提供的validator
  • 「mysql」Mac osx彻底删除mysql
  • Java面试宝典:MySQL性能优化
  • uart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