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私有云新势力:Puter+CPolar如何低成本替代商业网盘?

文章目录

    • 前言
      • **核心功能对比商业服务**
      • **cpolar赋能远程访问**
    • 1.关于Puter
    • 2.本地部署Puter
    • 3.Puter简单使用
    • 4. 安装内网穿透
    • 5.配置puter公网地址
    • 6. 配置固定公网地址
        • 当开源工具遇上内网穿透技术,Puter+CPolar的组合正在重新定义个人数据管理边界。或许未来,"我的服务器在我家"将成为数字自由主义的新标签。

前言

还在为登录多个云平台浪费时间、数据隐私被第三方掌控而焦虑吗?或许你需要一套更自主的解决方案——通过部署 Puter个人云平台 并配合 cpolar内网穿透工具,你能在本地Linux服务器上搭建起完全可控的数据中心。


核心功能对比商业服务

Puter特性商业网盘痛点解决
数据所有权100%归属用户避免数据被服务商分析利用
Web应用市场即点即用摆脱平台内嵌广告和强制升级
轻量级Docker部署硬件要求仅为2核CPU+4GB内存

cpolar赋能远程访问

这对组合的真正价值在于:

  • 零成本公网接入:无需购买云服务器或申请域名,通过穿透工具即可安全访问;
  • 设备隔离保护:数据始终存储在本地NAS/旧PC中,降低被黑客直接攻击风险;
  • 场景延伸性:可将家庭监控摄像头、智能家居控制面板等私有化接入同一入口。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本地Linux系统使用Docker部署Puter,并结合cpolar内网穿透工具轻松实现随时随地查看浏览器页面,在线管理自己的数据中心,无需公网IP也不用域名与云服务器。

截图

1.关于Puter

Puter 是一个先进的开源互联网操作系统,设计为功能丰富、速度极快且高度可扩展。Puter 可用作:

  • 一个以隐私为优先的个人云,将所有文件、应用程序和游戏保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随时随地可访问。
  • 构建和发布网站、Web 应用程序和游戏的平台。
  • Dropbox、Google Drive、OneDrive 等的替代品,具有全新的界面和强大的功能。
  • 服务器和工作站的远程桌面环境。
  • 一个友好的开源项目和社区,学习 Web 开发、云计算、分布式系统等更多内容!

简单来说,Puter 就是你的私人数据中心+网盘+远程桌面+开发者乐园!你不仅可以把所有重要文件放在一个地方管理,还能轻松构建和发布自己的网站、Web应用甚至游戏。是不是听起来就超有科技感?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一切都在你自己的服务器上运行,安全又可靠!

2.本地部署Puter

本例使用Docker Compose部署,如果没有安装Docker,可以查看这篇教程进行安装:《Docker安装教程——Linux、Windows、MacOS》

打开终端执行下方命令 :

mkdir -p puter/config puter/data
sudo chown -R 1000:1000 puter
wget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eyPuter/puter/main/docker-compose.yml

image-20241209162814183

启动:

sudo docker compose up

image-20241209162842610

和我一样使用虚拟机部署的小伙伴看到鲜红的ERRO别担心,是内存不太足了,不过对puter来说还是够用的。

接下来我们打开浏览器输入puter.localhost:4100即可在线访问puter了。

image-20241209163020101

3.Puter简单使用

右上角菜单,选择Save Session来创建新的账号。

image-20241209163143179

创建账号是为了保存会话和存储数据,这个账号是可以直接在 https://puter.com 上登录的

image-20241209163242748

Start 会看到自带的应用:

image-20241209163342209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可以基于Puter.js 构建强大的 Web 应用程序,因为 Puter.js 可以让您的前端代码直接免费访问各种云端和人工智能服务。它将云存储、键值存储、GPT-3.5 TurboDALL·E、托管等功能带到您的前端代码中。

4. 安装内网穿透

不过我们目前只能在本地局域网内使用电脑等设备访问刚刚使用docker部署的使用puter。使用puter + Cpolar的组合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安装一个cpolar内网穿透工具就能轻松实现远程访问内网主机中部署的服务了,接下来介绍一下如何安装cpolar内网穿透。

下面是安装cpolar步骤:

Cpolar官网地址: https://www.cpolar.com

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命令

sudo curl https://get.cpolar.sh | sh

img

安装完成后,执行下方命令查看cpolar服务状态:(如图所示running即为正常启动)

sudo systemctl status cpolar

img

Cpolar安装和成功启动服务后,在浏览器上输入ubuntu主机IP加9200端口即:【http://localhost:9200】访问Cpolar管理界面,使用Cpolar官网注册的账号登录,登录后即可看到cpolar web 配置界面,接下来在web 界面配置即可:

image-20240801133735424

5.配置puter公网地址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本例使用了:puter 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
  • 协议:http
  • 本地地址:4100
  • 域名类型:随机域名
  • 地区:选择China Top

image-20241209165642669

由于头域原因我们需要点击高级,添加host头域信息,点击创建。

image-20241209165749934

创建成功后,打开左侧在线隧道列表,可以看到刚刚通过创建隧道生成了两个公网地址,接下来就可以在其他电脑(异地)上,使用任意一个地址在浏览器中访问即可。

image-20241209164819104

如下图所示,成功实现使用公网地址异地远程访问本地部署的puter

image-20241209165837891

小结

为了方便演示,我们在上边的操作过程中使用cpolar生成的HTTP公网地址隧道,其公网地址是随机生成的。这种随机地址的优势在于建立速度快,可以立即使用。然而,它的缺点是网址是随机生成,这个地址在24小时内会发生随机变化,更适合于临时使用。

如果有长期使用puter,或者异地访问与使用其他本地部署的服务的需求,但又不想每天重新配置公网地址,还想让公网地址好看又好记并体验更多功能与更快的带宽,那我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固定的二级子域名方式来配置公网地址。

6. 配置固定公网地址

由于以上使用cpolar所创建的隧道使用的是随机公网地址,24小时内会随机变化,不利于长期远程访问。因此我们可以为其配置二级子域名,该地址为固定地址,不会随机变化。

注意需要将cpolar套餐升级至基础套餐或以上,且每个套餐对应的带宽不一样。【cpolar.cn已备案】

点击左侧的预留,选择保留二级子域名,地区选择China TOP,然后设置一个二级子域名名称,填写备注信息,点击保留。

image-20241209170038897

保留成功后复制保留的二级子域名地址:puter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所要配置的隧道puter,点击右侧的编辑

image-20241209170118098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配置到隧道中

  • 域名类型:选择二级子域名
  • Sub Domain:填写保留成功的二级子域名
  • 地区: China TOP

点击更新

image-20241209170145848

现在一个永久不会变化的网址就设置好了。

image-20241209170229178

我们复制下来打开浏览器粘贴,现在我们使用固定的公网地址访问puter可以看到访问成功。

image-20241209170323131

接下来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公网访问puter了,把公网地址分享给身边的人,还可以方便团队协作。以上就是如何在Linux Ubuntu系统Docker本地安装puter并实现异地远程访问的全部过程。

当开源工具遇上内网穿透技术,Puter+CPolar的组合正在重新定义个人数据管理边界。或许未来,"我的服务器在我家"将成为数字自由主义的新标签。
http://www.lryc.cn/news/594141.html

相关文章:

  • Softhub软件下载站实战开发(十九):软件信息展示
  • 42.sentinel实现线程隔离
  • 学习日志15 python
  • JAVA面试宝典 -《容灾设计:异地多活架构实践》
  • nvm、npm、pnpm、cnpm、yarn
  • Python适配器模式详解:让不兼容的接口协同工作
  • 【C语言】内存函数介绍(上)
  • 【单片机外部中断实验修改动态数码管0-99】2022-5-22
  • 从零开始的云计算生活——番外5,使用ELK实现对应用日志的监控
  •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理论与方法
  • Modbus Slave 使用教程:快速搭建模拟从站进行测试与开发
  • JavaScript 语言基础详解
  • 论文笔记:Seed: Bridging Sequence and Diffusion Models for RoadTrajectory Generation
  • TD3与SAC强化学习算法深度对比
  • [Python] -项目实战4- 利用Python进行Excel批量处理
  • Valgrind Memcheck 全解析教程:6个程序说明基础内存错误
  • 无线通信相关概念
  • LeetCode 1712.将数组分成三个子数组的方案数
  • 基于卷积傅里叶分析网络 (CFAN)的心电图分类的统一时频方法
  • 复杂度+包装类型+泛型
  • @import导入css样式、scss变量用法、static目录
  • CSS中Padding与Margin的区别
  • `TransportService` 是 **Elasticsearch 传输层的“中枢路由器”**
  • Dify 1.6 安装与踩坑记录(Docker 方式)
  • python网络爬虫小项目(爬取评论)超级简单
  • EXPLAIN:你的SQL性能优化透视镜
  • ESXi6.7硬件传感器红色警示信息
  • 小程序和H5数据mock配置过程
  • Redis 概率型数据结构实战指南
  • 借助AI学习开源代码git0.7之四update-c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