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2-Kubernetes 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Pod对象:基本概念(豌豆荚)_笔记
二、Kubernetes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
1. 课程内容概述
- 主要内容:
- Pod资源共享实现机制
- 管理命令
- 应用自修复(重启策略+健康检查)
- 环境变量
- Init container
- 静态Pod
2. Pod对象介绍
1)Pod基本概念
- 定义:Pod是Kubernetes创建和管理的最小单元,一个逻辑抽象概念
- 组成:由一个或多个容器组成
- 特点:
- 可理解为一个应用实例
- 容器始终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
- 容器间共享网络和存储资源
- 设计灵感:类比豌豆荚结构,外层Pod抽象封装,内部容器如同豌豆颗粒
2)Pod存在意义
- 运行单个容器
- 最常见用法:将Pod视为单个容器的抽象封装
- 实际效果:与直接使用Docker容器差异不大
- 查看示例:kubectl get pods显示READY列中"1/1"表示单容器Pod
- 运行多个容器
- gai念:类似边三轮摩托车,通过增加边车扩展功能
- 实现方式:在Pod中定义专门容器执行主业务容器的辅助工作
- 优势:
- 辅助功能与主业务解耦
- 支持独立发布
- 能力可重用
- 日志收集应用
- 典型场景:不修改主程序,通过辅助容器采集日志
- 实现原理:辅助容器读取主容器日志文件并推送到日志系统
- 技术要点:需解决容器间文件共享问题
- 应用监控
- 典型场景:如Prometheus指标采集
- 实现方式:独立监控容器与主业务容器共存于同一Pod
- 优势:避免将监控功能打包进主程序镜像,减少臃肿
3)Pod资源共享机制
- 存储资源共享
实现方式:通过Volume挂载共享目录
- 应用场景:日志收集必须能读取主容器日志文件
- 技术验证:两个容器可共享访问同一Volume数据
- 网络资源共享
- 网络隔离:默认容器间网络隔离,不能通过127.0.0.1直接访问
- 解决方案:Pod内容器共享网络命名空间
- 访问方式:需要通过IP地址或localhost特殊配置实现互通
三、知识小结
知识点 | 核心内容 | 考试重点/易混淆点 | 难度系数 |
Pod概念 | Kubernetes最小调度单元,可包含1个或多个容器 | 与Docker容器的区别:抽象封装层 | ⭐⭐ |
Pod设计理念 | 类比豌豆荚结构(外层抽象/内部容器共享资源) | 存在意义:多容器协同场景 | ⭐⭐ |
单容器Pod | 最常见用法(1 Pod=1容器) | 功能与直接运行容器差异不大 | ⭐ |
多容器Pod | 边车模式(主容器+辅助容器) | 日志收集/监控场景的资源共享机制 | ⭐⭐⭐ |
资源共享机制 | 网络/存储卷共享(通过namespace实现) | 跨容器文件访问依赖volume挂载 | ⭐⭐⭐⭐ |
CPA考试优惠 | 黑五期间考试费折扣(比平时便宜数百元) | 报名后1年内有效 | - |
双证优惠 | CKS+CPA组合报考有专属折扣 | 需单独私聊确认流程 | - |
应用生命周期管理 | Deployment控制器功能回顾(部署/升级/回滚) | 与Pod的层级关系 | ⭐⭐ |
边车模式案例 | 日志采集器(独立容器)+主业务容器 | 网络隔离与共享的矛盾解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