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链路聚合实训

文章目录

  • 链路聚合实验
      • 拓扑图如下
      • 准备工作
      • 1、配置链路聚和
        • 1.1配置sw1的链路聚合
          • 检测是否配置成功
          • 也可以通过以下这个命令来查看信息,不过没有verbose查看的信息详细
        • 1.2配置sw2的链路聚合
          • 检测是否配置成功
        • *补充:如果我们想对端口进行批量操作,如下*
            • 配置链路聚合完毕!!!
      • 2、将两台交换机之间的端口配置成为trunk类型
        • 此时您有两种选择
          • 1、将此线路的所有端口,分别进入每个端口配置trunk类型 ---此方法会导致一个后果,两个端口配置参数不一致或者聚合口配置或者所有物理口配置不一致,会导致该链路聚合配置失败,数据无法进行正常的转发
          • 2、直接配置链路聚合的类型为trunk
        • 2.1直接将sw1链路聚合配置为trunk类型
          • 2.1.2查看是否配置成功
          • 2.1.3放行所有vlan
            • sw1配置完成!!!
        • 2.2直接将sw2链路聚合配置为trunk类型
          • 检查是否配置成功
      • 3、断开SW1和SW2之间的其中一条直连链路,测试PC3和PC4是否仍然能够继续访问

链路聚合实验

拓扑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要求:

1、将两台交换机配置链路聚合

2、确认两台交换机之间的链路类型,并配置链路类型

分析:因为此时sw1和sw2上有两条线路,并且我们现在无法确定该交换机的vlan是否为一种,所以此处的链路类型应该为trunk(总结1、两交换机之间的接口应该配成trunk类型 2、如果端口对面是终端设备,则应该为access类型)

3、中断sw1和sw2之间的一条直连链路,测试pc3和pc4是否仍然能够继续访问

准备工作

1、将第一台交换机改名为sw1
<H3C>sys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H3C]sysname sw1   --改名字2、将第二台交换机改名为sw2
<H3C>sys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
[H3C]sysname sw2   --改名字

配置两台pc的ip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配置链路聚和

1.1配置sw1的链路聚合
1、创建一个聚合组  给他一个编号为1
[sw1]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2、将端口加入到聚合组
[sw1]int g1/0/1   --进入端口
[sw1-GigabitEthernet1/0/1]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将端口加入到1号聚合组[sw1-GigabitEthernet1/0/1]int g1/0/2   --进入端口
[sw1-GigabitEthernet1/0/2]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将端口加入到1号聚合组
检测是否配置成功
[sw1]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查看详细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也可以通过以下这个命令来查看信息,不过没有verbose查看的信息详细
[sw1]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配置sw2的链路聚合
[sw2]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w2-Bridge-Aggregation1]int g1/0/1
[sw2-GigabitEthernet1/0/1]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2-GigabitEthernet1/0/1]int g1/0/2
[sw2-GigabitEthernet1/0/2]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检测是否配置成功
[sw2]display link-aggregation summar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w2]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补充:如果我们想对端口进行批量操作,如下
[sw2]interface range g1/0/1 to g1/0/2  将g1/0/1和g1/0/2加入到组内
[sw2-if-range]   在这个视图下进行的操作都会对两个端口生效
[sw2-if-range]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敲完这个命令对两个端口都进行了 加入聚合链路组的操作
配置链路聚合完毕!!!

2、将两台交换机之间的端口配置成为trunk类型

此时您有两种选择
1、将此线路的所有端口,分别进入每个端口配置trunk类型 —此方法会导致一个后果,两个端口配置参数不一致或者聚合口配置或者所有物理口配置不一致,会导致该链路聚合配置失败,数据无法进行正常的转发
2、直接配置链路聚合的类型为trunk
2.1直接将sw1链路聚合配置为trunk类型
[sw1]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进入链路聚合组
[sw1-Bridge-Aggregation1]port link-type trunk  --将此链路聚合组配置为trunk类型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1 done.  --将g1/0/1口配置完成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2 done.  --将g1/0/2口配置完成
2.1.2查看是否配置成功
[sw1]int g1/0/1
[sw1-GigabitEthernet1/0/1]display this   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w1]int g1/0/2
[sw1-GigabitEthernet1/0/2]display this   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3放行所有vlan
[sw1]int Bridge-Aggregation 1  --进入链路聚合组
[sw1-Bridge-Aggregation1]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放行所有vlan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1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2 done.
sw1配置完成!!!
2.2直接将sw2链路聚合配置为trunk类型
[sw2]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进入链路聚合组
[sw2-Bridge-Aggregation1]port link-type trunk  --将链路类型改为trunk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1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2 done.
[sw2-Bridge-Aggregation1]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放行所有vlan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1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2 done.
检查是否配置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断开SW1和SW2之间的其中一条直连链路,测试PC3和PC4是否仍然能够继续访问

[sw1]int g1/0/1
[sw1-GigabitEthernet1/0/1]shutdown   --使g1/0/1端口down掉
[sw1-GigabitEthernet1/0/1]%Jul 17 17:18:29:056 2025 sw1 LAGG/6/LAGG_INACTIVE_PHYSTATE: Member port GE1/0/1 of aggregation group BAGG1 changed to the inactive state, because the physical state of the port is down.
%Jul 17 17:18:29:058 2025 sw1 IFNET/3/PHY_UPDOWN: Physical state on th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1 changed to down.
%Jul 17 17:18:29:059 2025 sw1 IFNET/5/LINK_UPDOWN: Line protocol state on th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1 changed to down.

使用pc3通讯pc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正常通讯

http://www.lryc.cn/news/591837.html

相关文章:

  • 解决 MyBatis/MyBatis-Plus 中 UUID 类型转换错误的最佳实践
  • MS Project替代方案:5款项目管理工具测评,8Manage PM为何更优?
  • vue svg实现一个环形进度条组件
  • 进程终止机制详解:退出场景、退出码与退出方式全解析
  • STM32 IAR 生成工程后配置
  • 时序数据库选型指南︰为什么IoTDB成为物联网场景首选?
  • UML用例规范,use case diagram
  • halcon 检测直线
  • OpenCV学习笔记二(色彩空间:RGB、HSV、Lab、mask)
  • DocsGPT:您的智能知识助手,解锁高效信息检索
  • 前端之HTML学习
  • 项目实战(18)-POE分离器
  • 渗透总结一
  • 手机兼容测试服务提供商对比分析: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测试平台
  • 学习软件测试掌握什么基本知识?
  • 在VsCode上使用开发容器devcontainer
  • windows内核研究(驱动开发 第一个驱动程序和调试环境搭建)
  • VSCODE常规设置
  • 删除百度同步空间桌面图标
  • Elasticsearch+Logstash+Filebeat+Kibana部署【7.1.1版本】
  • 全桥LLC 分立电感变压器计算
  • Docker实战:使用Docker部署IT工具箱Team·IDE
  • vuex的理解以及应用
  • Spring中事务失效的情况深度分析
  • 深入理解 SemaphoreSlim 在.NET Core API 开发中的应用
  • ROS1/Linux——Launch文件使用
  • 三、CV_VGGnet
  • 从零开始学 Linux 系统安全:基础防护与实战应用
  • git merge 和 git rebase 的区别
  • Python获取网页乱码问题终极解决方案 | Python爬虫编码处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