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UDP和TCP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和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互联网传输层的两大核心协议,主要区别体现在​​连接方式、可靠性、传输效率、头部开销​​及​​适用场景​​上。以下是具体对比:


​一、核心区别对比表​

​特性​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连接方式​

面向连接(需“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四次挥手”断开)

无连接(直接发送数据报,无需预先建立连接)

​可靠性​

可靠传输(通过确认、重传、序列号等机制保证)

不可靠传输(不保证数据到达、顺序或完整性)

​传输顺序​

严格按发送顺序到达(序列号保证)

不保证顺序(数据报可能乱序)

​流量控制​

滑动窗口机制(接收方通知发送方可发送的数据量)

无流量控制(发送方速率不受接收方限制)

​拥塞控制​

复杂拥塞控制(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等)

无拥塞控制(网络拥塞时可能加剧丢包)

​头部开销​

至少20字节(含序列号、确认号、窗口大小等字段)

固定8字节(仅源/目的端口、长度、校验和)

​传输效率​

延迟较高(因连接建立、确认、重传等机制)

延迟低(无额外控制机制,数据报直接发送)

​典型应用场景​

需可靠传输的场景(如HTTP、SMTP、FTP、SSH)

实时性优先的场景(如DNS、视频通话、游戏、直播)


​二、关键差异详解​

​1. 连接方式:是否“握手”?​
  • ​TCP​​:必须通过“三次握手”建立双向连接(客户端→服务端→客户端),确保双方收发能力正常;传输结束后通过“四次挥手”断开连接(避免数据残留)。

  • ​UDP​​:无连接建立与断开过程,发送方直接将数据封装为“数据报”(Datagram)发送,接收方被动接收(类似“寄信” vs “打电话”)。

​2. 可靠性:是否“保活”?​
  • ​TCP​​:通过四大机制保证可靠性:

    • ​确认机制(ACK)​​:接收方收到数据后返回确认报文,发送方未收到则重传;

    • ​序列号与排序​​:每个数据段标注序列号,接收方按序重组,丢弃重复数据;

    • ​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机制限制发送速率,避免接收方缓冲区溢出;

    • ​拥塞控制​​:根据网络拥塞状态动态调整发送速率(如慢启动阶段逐步增加窗口)。

  • ​UDP​​:完全“尽力而为”,不处理丢包、乱序或重复。例如,视频通话中丢失几帧画面可跳过,但文件下载丢失则需重传(因此TCP更适合文件传输)。

​3. 传输效率:速度与延迟的权衡​
  • ​TCP​​:因连接建立、确认、重传、流量控制等机制,​​延迟较高​​(尤其在高延迟或高丢包网络中),但​​吞吐量稳定​​(适合大文件、网页加载等对完整性要求高的场景)。

  • ​UDP​​:无额外控制逻辑,数据报“即发即走”,​​延迟极低​​(通常比TCP低10%-50%),但可能因网络拥塞导致大量丢包(适合实时性要求高于完整性的场景,如游戏操作指令、视频流)。

​4. 头部开销:轻量 vs 复杂​
  • ​TCP​​:头部至少20字节(可选字段最多40字节),包含序列号、确认号、窗口大小、校验和等字段,用于实现可靠性与流量控制。

  • ​UDP​​:固定8字节头部(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校验和),仅标识数据来源与长度,无冗余控制信息,更节省带宽。


​三、如何选择?看场景需求​

  • ​选TCP​​:当业务需要“数据完整+顺序正确”时(如邮件发送、网页加载、文件下载、远程登录)。

  • ​选UDP​​:当业务需要“低延迟+实时性”时(如视频通话、在线游戏、DNS查询、直播推流)。

部分场景会结合两者优势(如QUIC协议,基于UDP实现可靠传输,用于HTTP/3),但核心仍是根据业务对“可靠性”与“实时性”的优先级取舍。

http://www.lryc.cn/news/589286.html

相关文章:

  • ADC采集、缓存
  • Kafka——生产者消息分区机制原理剖析
  • Kafka亿级消息资源组流量掉零故障排查
  • Eplan API SQL
  • 记录一条sql面试题2
  • Kafka 4.0 技术深度解析
  • 4G模块 A7670G打电话并且播报TTS语音
  • 2025-7-15-C++ 学习 排序(4)
  • 项目进度与预算脱节,如何进行同步管理
  • Flex 布局精讲
  • labview生成exe应用程序常见问题
  • RocketMq 启动_源码分析
  • 程序“夯住“的常见原因
  • 高并发四种IO模型的底层原理
  • linux的磁盘满了清理办法
  •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风险传染路径分析与防控策略制定中的应用(347)
  • gitee某个分支合并到gitlab目标分支
  • 3D数据:从数据采集到数据表示,再到数据应用
  • pc浏览器页面语音播报功能
  • 【C++】神奇的AVL树
  • Java项目:基于SSM框架实现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ssm+B/S架构+源码+数据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k8s之Attach 和 Mount
  • Oracle日期时间函数说明及与MySql区别说明
  • 设计模式一: 模板方法模式 (Template Method Pattern)
  • GeoTools 工厂设计模式
  • MySQL高级篇(二):深入理解数据库事务与MySQL锁机制
  • 智驾芯片软件分层测试
  • Spring 中 @Component和@Bean注解的区别
  • 背包问题(包括路径统计)
  • zynq分频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