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级精准定位+低功耗通信,飞睿智能UWB技术赋能机器人高效作业
在工业自动化浪潮中,机器人正从“能移动”向“懂位置”跃升。定位精度每提升一厘米,都意味着生产效率的一次质变。超宽带(UWB)技术凭借其厘米级定位能力,正成为高端机器人的“空间感知神经”。而飞睿智能推出的UWB SIP芯片及模组方案,正以±5mm动态精度、百级纳秒延迟和复杂环境抗干扰力,成为工业机器人升级的核心引擎。
一、飞睿智能UWB:让机器人“看得见”空间
飞睿智能的UWB技术突破传统定位瓶颈,通过三大创新赋予机器人精准空间感知能力:
- 芯片级集成:FS100/FS200 SIP芯片将高增益天线、射频电路、滤波器等全链路器件封装于9×9mm微型模块,大幅降低机器人硬件设计复杂度,解决传统PCBA模组量产一致性难题;
- 极致精度控制:采用时间戳测距(TWR)与到达角(AoA)融合算法,在金属密集、多径反射的工厂环境中仍保持±3cm静态精度与±5mm动态精度,远超激光雷达与视觉定位的容错极限;
- 功耗革命:通过22nm制程与硬件加速算法,平均功耗压降至<100mW,支持纽扣电池驱动,使巡检机器人等移动设备续航提升5倍以上。
二、落地案例:UWB机器人正在改变这些场景
多个机器人项目通过UWB实现性能跃升:
- 木神物流机器人:采用UWB+激光SLAM融合导航,在电商仓库实现±5mm托盘抓取精度,相较二维码导航方案减少60%定位标识部署成本,单台机器人替代3名人力;
- 科沃斯割草机器人:智能割草机器人GOAT G1采用TrueMapping四重融合定位系统,结合UWB、惯性导航和GPS技术,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无需预埋边界线,通过APP即可设定切割区域。
三、对比优势:为什么机器人选择UWB而非其他?
相较于传统技术,UWB在机器人领域展现出碾压性优势:
- 精度碾压蓝牙/WiFi:蓝牙信标定位误差达2-5米,WiFi-RTT约1-3米,而UWB可实现±3cm级定位,满足机械臂抓取、AGV精准停靠等场景需求;
- 延迟低于激光雷达:UWB信号传输延迟<500μs,比激光雷达的毫秒级响应更快,确保高速移动机器人的实时避障;
- 抗干扰优于RFID:在电机噪声、金属反射严重的工厂环境,UWB的宽频信号(500MHz以上)穿透性强,误读率仅为RFID系统的1/10。
四、飞睿智能的差异化竞争力
当同类UWB方案仍在拼参数时,飞睿智能已构建技术闭环:
- 通信定位双模架构:FS200芯片集成UWB+BLE,机器人既可实现厘米级定位,又能通过蓝牙与控制系统低功耗通信,减少30%外设组件;
- 工业级可靠性:模组支持-40℃~85℃宽温运行,在焊接车间、冷库等极端场景仍保持定位稳定性;
- 算法开放生态:提供SDK支持客户二次开发,木神机器人正是通过自研NDT-MCL算法,在硬件基础上实现动态地图实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