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5.适配器模式

目录

  • 一、适用场景
    • 1.1 现实场景举例
    • 1.2 修改
  • 二、使用环境
  • 三、适配器模式详解
  • 四、适配器模式分类
  • 五、应该用哪种适配器
  • 六、实现步骤
  • 七、代码实现
    • 7.1 确定目标接口
    • 7.2 确定被适配者
    • 7.3 创建适配器
      • 7.3.1 类适配器
      • 7.3.2 对象适配器

一、适用场景

1.1 现实场景举例

  1. 已经存在的接口如下
class ITarget
{
public:void run();
};
  1. 如果要再加一个fly()方法,还要求不能违反开放封闭原则要如何处理

1.2 修改

  1. ITarget接口中添加void fly();方法
  2. 违反了对修改进行封闭的原则,这样做了之后,以前实现该接口的类都要实现该方法。
  3. 此时,就要用到适配器模式

二、使用环境

  1. 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但他的接口不符合需求
  2.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来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在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三、适配器模式详解

  • 适配器模式有以下四种角色
    • 目标(target):定义客户端使用的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接口
    • 被适配者(adaptee):定义了一个已经存在的接口,这个接口需要匹配。
    • 适配者(adapter):对Adaptee的接口与target的接口进行适配
    • 客户端(client):与符合target接口的对象协同

四、适配器模式分类

  • 类的适配器模式(采用继承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Target:就是最终的包括run()fly()的接口
    • Adaptee: 等待着被转换(完成fly()的类)
    • Adapter: 要被转换的结果对象,只要继承Adaptee接口并实现Target即可
  • 对象适配器(采用对象组合方式实现,推荐,也满足合成复用原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类的适配器结构基本相同
  • 差异在于Adapter和Adaptee的关系上
    • 类的适配器模式采用继承关系
    • 对象适配器采用关联关系,关联关系的箭头端的类(Adaptee)会有一个实例进入箭头末端的类(Adapter)中。

五、应该用哪种适配器

  • 类适配器采用”多继承“的实现方式,带来了不良的高耦合
  • 对象适配器采用”对象组合“的方式,更符合松耦合精神
  • 类适配器无法面对多个被适配对象
  • 推荐使用对象适配器

六、实现步骤

两种适配器的步骤相同

  1. 确定目标接口
  2. 确定被适配者
  3. 创建适配器(继承自被适配者/拥有被适配者的对象,实现目标接口)

七、代码实现

7.1 确定目标接口

class ITarget
{
public:virtual void run() = 0;virtual void fly() = 0;
};

7.2 确定被适配者

class Deer
{
public:void run(){std::cout << "I can run." << std::endl;}
};

7.3 创建适配器

7.3.1 类适配器

#include <iostream>class ITarget
{
public:virtual void run() = 0;virtual void fly() = 0;virtual ~ITarget() = default;
};class Deer
{
public:void run(){std::cout << "I can run." << std::endl;}
};//继承原有的Deer,并实现ITarget
class classAdapter : public Deer, public ITarget
{
public:void fly() override{std::cout << "I can fly" << std::endl;}//显式的告诉编译器使用Deer中的run来实现ITarget中的runvoid run() override{Deer::run();}
};int main()
{ITarget* target = new classAdapter();target->fly();target->run();delete(target);return 0;
}

7.3.2 对象适配器

#include <iostream>class ITarget
{
public:virtual void run() = 0;virtual void fly() = 0;virtual ~ITarget() = default;
};class Deer
{
public:void run(){std::cout << "I can run." << std::endl;}
};//继承原有的Deer,并实现ITarget
class classAdapter: public ITarget
{
private:Deer* m_deer; //有一个Deer的实例,在构造函数中被赋值public:classAdapter(Deer* deer){m_deer = deer;}void fly() override{std::cout << "I can fly" << std::endl;}void run() override{m_deer->run();}
};int main()
{Deer d;ITarget* target = new classAdapter(&d);target->fly();target->run();delete(target);return 0;
}
http://www.lryc.cn/news/587120.html

相关文章:

  • ClickHouse 分区机制详解:规则、合并与实践指南
  • LeetCode 1156.单字符重复子串的最大长度
  • 力扣 hot100 Day43
  • OSPF与BGP的联动特性
  • 【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标记(Token)模式)
  • 面向对象设计模式详解
  • Flink学习笔记:整体架构
  • NO.4数据结构数组和矩阵|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对称矩阵|三角矩阵|三对角矩阵|稀疏矩阵
  • 【Docker基础】Dockerfile指令速览:环境与元数据指令详解
  • 【保姆级图文详解】Spring AI 中的工具调用原理解析,工具开发:文件操作、联网搜索、网页抓取、资源下载、PDF生成、工具集中注册
  • leetGPU解题笔记(1)
  • 【CMake】CMake创建、安装、使用静态库和动态库
  • LeetCode|Day8|1047. 删除字符串中的所有相邻重复项|Python刷题笔记
  • java.net.InetAddress
  • 嵌入式 Linux开发环境构建之安装 SSH 软件
  • MongoDB数据基本介绍
  • 小白成长之路-LVS
  • 【VSCode+LaTeX】科研写作环境搭建
  • C语言的一些随笔
  • 面试150 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节点指针Ⅱ
  • 006_测试评估与安全实践
  • 2025上海市“星光计划“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二三阶段任务书
  • RAG篇(RAG的流程)
  • STM32-第六节-TIM定时器-2(输出比较)
  • Linux驱动开发2:字符设备驱动
  • iOS UI视图面试相关
  • 哪些行业的“反内卷”前景更好?
  • ADB 调试日志全攻略:如何开启与关闭 `ADB_TRACE` 日志
  • 【Datawhale夏令营】用AI做带货视频评论分析
  • [附源码+数据库+毕业论文+答辩PPT+部署教程+配套软件]基于SpringBoot+MyBatis+MySQL+Maven+Vue实现的交流互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