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iOS UI视图面试相关

iOS UI视图面试相关

UITableVIew相关

  • 重用机制
cell = [tableView dequeueReusableCellWillIdentifier:identifer];
image-20250706155208317

其中A2、A3、A4、A5是完全显示在屏幕,A2、A6显示部分,A1和A7不在显示范围内,假如现在是从下滑时的结果,在A1消失时会被放入到重用池,在A7显示时从重用池里取一个cell来使用,如果cellA1-A7都是一个identifer,那么A7会拿到A1的cell来进行重用

复用池的实现: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UIKit/UIKit.h>
// 实现重用机制的类
@interface ViewReusePool : NSObject// 从重用池当中取出一个可重用的view
- (UIView *)dequeueReusableView;// 向重用池当中添加一个视图
- (void)addUsingView:(UIView *)view;// 重置方法,将当前使用中的视图移动到可重用队列当中
- (void)reset;@end
#import "ViewReusePool.h"@interface ViewReusePool ()
// 等待使用的队列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MutableSet *waitUsedQueue;
// 使用中的队列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MutableSet *usingQueue;
@end@implementation ViewReusePool- (id)init{self = [super init];if (self) {_waitUsedQueue = [NSMutableSet set];_usingQueue = [NSMutableSet set];}return self;
}- (UIView *)dequeueReusableView{UIView *view = [_waitUsedQueue anyObject];if (view == nil) {return nil;}else{// 进行队列移动[_waitUsedQueue removeObject:view];[_usingQueue addObject:view];return view;}
}- (void)addUsingView:(UIView *)view
{if (view == nil) {return;}// 添加视图到使用中的队列[_usingQueue addObject:view];
}- (void)reset{UIView *view = nil;while ((view = [_usingQueue anyObject])) {// 从使用中队列移除[_usingQueue removeObject:view];// 加入等待使用的队列[_waitUsedQueue addObject:view];}
}@end
  • 数据源同步
image-20250706163446910

删除一般是在主线程操作,删除时往往会触发后向刷新LoadMore,这就涉及到多线程对共享数据的访问,需要考虑数据源同步问题,解决方案:

  • 并发访问、数据拷贝
image-20250706163902920

在子线程请求数据时,主线程做了删除操作,导致数据不同步

主线程记录删除操作,在子线程中返回数据前同步删除操作

image-20250706164110828
  • 串行访问

子线程进行网络请求、数据解析,网络请求回来时在串行队列去进行新增数据预排版(子线程当中),在这期间主线程删除了某个数据,在串行队列当中前一个block完成之后去执行同步主线程发送过来的任务同步数据删除,然后再去回到主线程更新UI。

image-20250706164957876

事件传递 & 视图响应

UIVIew和CALayer的区别

  • UIView为其提供内容,以及负责处理触摸等事件,参与响应链
  • CALayer负责显示内容contents

UIView实际上是对CALayer的轻量级封装。每个UIView都有一个关联的CALayer作为其backing store,负责实际的渲染工作,而UIView则处理用户交互和事件响应。CALayer通过contents属性提供要显示的位图信息,UIView继承自UIResponder,而CALayer继承自NSObject,UIView主要负责处理用户交互,如触摸、点击和拖动等事件。而CALayer则专注于渲染和动画处理

事件传递与视图响应链

假如点击了c2的空白区域,系统最终怎么样找到响应视图为c2的?

image-20250706170637631
事件传递:寻找最佳响应者(Hit-Testing)
image-20250706171102674

事件传递是从父控件到子控件的正向传递过程点击屏幕 → UIApplication → UIWindow → 父视图 → 子视图),目标是找到最合适的视图(Hit-Test View)处理触摸事件。

  1. 核心方法

    • hitTest:withEvent::递归调用子视图的该方法,返回最终处理事件的视图。
    • pointInside:withEvent::判断触摸点是否在视图范围内,是hitTest的底层依赖方法
  2. 传递规则

    image-20250706171937365
    • UIWindow开始,遍历子视图(从后往前,即最上层的子视图优先)。
    • 若视图满足以下条件,则继续向其子视图传递:
      • userInteractionEnabled = YES
      • hidden = NO
      • alpha > 0.01
      • 触摸点在视图范围内(通过pointInside验证)。
    • 若当前视图无子视图或子视图不满足条件,则自身成为最佳响应者。
  3. 特性

    • 即使父视图是最佳响应者,仍会递归调用所有子视图的hitTest方法(确保无更合适的子视图)5。
    • 可重写hitTest:withEvent:实现特殊事件拦截(如扩大按钮点击区域)。
响应链:事件处理流程

当最佳响应者无法处理事件时,事件沿响应链反向传递(从子控件到父控件),直至被处理或丢弃。

  1. 响应链构成
    响应链由UIResponder对象(UIViewUIViewController等)通过nextResponder连接:

    最佳响应视图 → 父视图 → ... → 控制器 → UIWindow → UIApplication → AppDelegate
    
    • 视图的nextResponder:若视图是控制器的根视图,则指向控制器;否则指向父视图。
    • 控制器的nextResponder:指向其视图的父视图或UIWindow
  2. 事件响应逻辑

    • 最佳响应者优先处理事件(如实现touchesBegan:withEvent:)。
    • 若未处理,调用[super touchesBegan...]将事件传递给nextResponder
    • 若响应链中所有对象均未处理,事件被静默丢弃(不会崩溃)。

UI卡顿掉帧

image-20250713111644302

通常情况下,屏幕刷新率为60Hz,意味着每秒需要渲染60帧画面,即每帧的渲染时间不应超过16.7毫秒。如果某一帧的渲染时间超过了16.7毫秒,就会导致卡顿或掉帧现象,影响用户体验

绘制原理

image-20250713112834763

为什么调用[UIView setNeedsDisplay]并没有立即进行视图的绘制工作?

在当前Runloop将要结束才会介入UI视图的绘制流程当中

异步绘制

  • 异步绘制:通过实现 CALayer 的代理方法 displayLayer,在子线程中生成位图,减少主线程的负担。
image-20250713114045209

离屏渲染

在屏渲染:也为当前屏幕渲染,GPU的渲染操作是在当前用于显示的屏幕缓冲区中进行

离屏渲染:GPU在当前屏幕缓冲区以外新开辟一个缓冲区进行渲染操作

避免离屏渲染:尽量避免使用 layer 的圆角、边框、阴影等属性,这些属性会触发离屏渲染,增加 GPU 的负担,可能导致GPU和CPU的总耗时超过16.7ms,可能会掉帧,可以在后台线程预先绘制好对应内容,减少 GPU 的工作量。

常见的触发离屏渲染的属性

  1. 圆角 (cornerRadius)
    • 当设置 layer.cornerRadius 属性并且 masksToBoundsYES 时,会触发离屏渲染。这是因为 masksToBounds 会应用到所有的图层上,需要在离屏缓冲区中进行圆角裁剪处理。
    • 如果 layer 只有一个图层且没有 content,设置 cornerRadiusmasksToBounds 不会触发离屏渲染。
  2. 阴影 (shadow\*)
    • 当设置 layer.shadow* 属性时,如果阴影路径(shadowPath)没有设置,系统需要离屏渲染来计算阴影。阴影需要在所有内容绘制完成后根据外轮廓进行绘制,因此需要在离屏缓冲区中进行处理。
  3. 图层蒙版 (mask)
    • 使用 layer.mask 或者 layer.masksToBounds 时会触发离屏渲染。这是因为蒙版需要在离屏缓冲区中进行剪裁处理。
  4. 组透明度 (group opacity)
    • 设置 layer.allowsGroupOpacity 或者 layer.opacity 时,如果 opacity 小于1,会触发离屏渲染。这是因为透明度需要在离屏缓冲区中进行混合处理。
  5. 光栅化 (shouldRasterize)
    • 开启 layer.shouldRasterize 会触发离屏渲染。光栅化会将 layer 的渲染结果保存在离屏缓冲区中,以便在后续帧中复用,减少重复渲染的开销

滑动优化方案

基于tableview、scrollview的滑动优化方案

  • CPU方面

可以在子线程进行一些对象创建、调整、销毁、包括进行预排版(布局计算、文本计算)、预渲染(文本等异步绘制、图片编解码等)

  • GPU方面

避免离屏渲染,尽量避免使用 layer 的圆角、边框、阴影等属性,这些属性会触发离屏渲染,增加 GPU 的负担

异步绘制:通过实现 CALayer 的代理方法 displayLayer,在子线程中生成位图,减少主线程的负担。例如,微博的头像在下载后会在后台线程预先渲染为圆形并保存到缓存中,这样可以减少主线程的渲染压力。

复用机制:不要一次性创建所有子视图,而是在需要时创建,并复用它们。这样可以减少内存分配的开销,节省内存空间。UITableView 和 UICollectionView 的复用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懒加载:把创建对象的时机延后到不得不需要它们的时候,减少初始加载时间。

按需加载:在滑动过程中,按需加载对应的内容。例如,当目标行与当前行相差超过指定行数时,只在目标滚动范围的前后指定几行加载,减少不必要的加载操作。

自动加载更新数据:在滚动到特定位置时,自动加载更多数据,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面试问题总结:

  1. 系统的UI事件传递机制是怎样的?
  2. 使UITableView滚动更流畅的方案或思路都有哪些?
  3. 什么是离屏渲染?
  4. UIView和CALayer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http://www.lryc.cn/news/587093.html

相关文章:

  • 哪些行业的“反内卷”前景更好?
  • ADB 调试日志全攻略:如何开启与关闭 `ADB_TRACE` 日志
  • 【Datawhale夏令营】用AI做带货视频评论分析
  • [附源码+数据库+毕业论文+答辩PPT+部署教程+配套软件]基于SpringBoot+MyBatis+MySQL+Maven+Vue实现的交流互动管理系统
  • 每天学一个八股(二)——详解HashMap
  • 26-计组-指令执行过程
  • HTML5 离线存储
  • MyBatis04-MyBatis小技巧
  • Typecho后台编辑器自定义按钮开发实战指南
  • Spring Boot 集成 Spring Security 完整示例
  • Sping AI Alibaba
  • 《区间dp》
  • Linux锁的概念及线程同步
  • Python异步编程
  • 【版本控制】Perforce Helix Core (P4V) 完全入门指南(含虚幻引擎实战)
  • CAU数据挖掘第四章 分类问题
  • 从儿童涂鸦到想象力视频:AI如何重塑“亲子创作”市场?
  • LAN-401 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 在线事务处理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负载是什么?
  • vector各种接口的模拟实现
  • python 虚拟环境 Anaconda Miniconda
  • 音视频学习(三十八):像素与位深
  • Linux | 数据库操作基础
  • 【ROS2】自定义消息接口的创建和使用
  • # 通过wifi共享打印机只有手动翻页正反打印没有自动翻页正反打印,而通过网线连接的主机电脑可以自动翻页正反打印
  • 信息收集(外围打点)
  • 在上海开发小程序,怎么做出“高级感”?
  • sql:sql在office中的应用有哪些?
  • 机器学习sklearn入门:使用KNN模型分类鸢尾花和简单调参
  • Matplotlib(一)- 数据可视化与Matplot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