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xios拦截器

拦截器的基本概念

拦截器分为两种:

  1. 请求拦截器:在请求发送前执行,可用于添加认证头、修改请求参数等。
  2. 响应拦截器:在响应返回后执行,可用于统一处理错误、解析数据等。

核心方法

1.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fulfilled, rejected)
  • 作用:添加请求拦截器。
  • 参数
    • fulfilled:成功回调,接收 config 对象(包含请求配置),需返回修改后的 config
    • rejected:失败回调,接收错误对象,需返回 Promise.reject(error)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 添加认证头config.headers.Authorization = `Bearer ${localStorage.getItem('token')}`;return config;},(error) => {console.error('请求错误:', error);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2.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fulfilled, rejected)
  • 作用:添加响应拦截器。
  • 参数
    • fulfilled:成功回调,接收 response 对象,可返回处理后的数据。
    • rejected:失败回调,接收错误对象,可处理 HTTP 错误(如 401、500)。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response) => {// 只返回响应数据return response.data;},(error) => {if (error.response) {// 处理 HTTP 错误console.error(`HTTP 错误 ${error.response.status}`);}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3.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eject(id)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eject(id)
  • 作用:移除拦截器。
  • 参数
    • id:拦截器的唯一标识,由 use() 方法返回。
// 保存拦截器 ID
const requestInterceptor =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 ...return config;
});// 移除拦截器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eject(requestInterceptor);

拦截器执行顺序

  • 请求拦截器:后添加的先执行(类似栈结构)。
  • 响应拦截器:先添加的先执行(类似队列结构)。
// 请求拦截器顺序:2 → 1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 console.log('拦截器1'); return config; });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 console.log('拦截器2'); return config; });// 响应拦截器顺序:1 → 2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response) => { console.log('拦截器1'); return response; });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response) => { console.log('拦截器2'); return response; });

常见应用场景

  1. 统一添加认证信息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config.headers.Authorization = `Bearer ${token}`;return config;
    });
    
  2. 错误处理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response) => response,(error) => {if (error.response.status === 401) {// 处理未授权错误(如跳转到登录页)}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3. 请求/响应日志记录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console.log(`请求: ${config.method} ${config.url}`);return config;
    });
    
  4. 超时处理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config.timeout = 5000; // 5秒超时return config;
    });
    

注意事项

  1. 必须返回值

    • fulfilled 回调中必须返回 configresponse,否则请求/响应会被中断。
    • rejected 回调中必须返回 Promise.reject(error)
  2. 异步操作

    • 拦截器中可以进行异步操作(如刷新 token),但需返回 Promise
  3. 全局 vs 实例拦截器

    • 全局拦截器(axios.interceptors)会影响所有请求。
    • 实例拦截器(axios.create().interceptors)仅影响特定实例。

总结

Axios 拦截器通过 use() 添加,通过 eject() 移除,是处理请求和响应的强大工具。合理使用拦截器可以大幅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

http://www.lryc.cn/news/586960.html

相关文章:

  • 牛客周赛 Round 100
  • duckdb和pyarrow读写arrow格式的方法
  • 1.1.1+1.1.3 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
  • 新手向:使用Python构建高效的日志处理系统
  • 深入理解Java中的hashCode方法
  • 磁悬浮轴承控制全攻略:从原理到实战案例深度解析
  • Python自动化:每日销售数据可视化
  • 闲庭信步使用图像验证平台加速FPGA的开发:第十二课——图像增强的FPGA实现
  • java+vue+SpringBoo中小型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程序+数据库+报告+部署教程+答辩指导)
  • Git Commit Message写错后如何修改?已Push的提交如何安全修复?
  • NoSQL 介绍
  • 前端-CSS-day3
  • 20250713-`Seaborn.pairplot` 的使用注意事项
  • Spring Boot 安全登录系统:前后端分离实现
  • [Subtitle Edit] 语言文件管理.xml | 测试框架(VSTest) | 构建流程(MSBuild) | AppVeyor(CI/CD)
  • Augment AI 0.502.0版本深度解析:Task、Guidelines、Memory三大核心功能实战指南
  • 海豚远程控制APP:随时随地,轻松掌控手机
  • iOS高级开发工程师面试——关于优化
  • DMDIS文件到数据库
  • 基于springboot的大学公文收发管理系统
  • 求解线性规划模型最优解
  • 跨域中间件通俗理解
  • 【QT】使用QSS进行界面美化
  • 005_提示工程与工具使用
  • 用Python实现一个Windows计算器练习
  • 011_视觉能力与图像处理
  • sklearn study notes[1]
  • Linux内核高效之道:Slab分配器与task_struct缓存管理
  • 基于Leaflet调用天地图在线API的多层级地名检索实战
  • Matlab批量转换1km降水数据为tif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