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雨污管网智慧监测系统网络建设方案:基于SD-WAN混合架构的最佳实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雨污管网的管理与运行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例如内涝、污水溢流、非法排污等问题频发。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分布广泛的监测点,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构建一套高效、低成本、易运维的网络架构至关重要。本文将分享基于SD-WAN混合架构的雨污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并结合“北极光智能组网”等技术实现高效管理与优化。

一、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雨污管网智慧监测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 实时监测液位、流量、水质、井盖状态,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2. 覆盖多个监测点的分布式网络架构,要求高可靠性、低延迟;
  3. 成本控制与易扩展性,适应后续规模扩展;
  4. 统一管理与精细化运维,降低日常运维难度。

网络建设的技术挑战

  • 广域分布:监测设备覆盖范围大,网络部署复杂;
  • 高可靠性需求:部分关键节点(如泵站、排污口)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高稳定性;
  • 成本与效率矛盾:传统MPLS专线成本高,而普通互联网连接稳定性不足;
  • 运维复杂性:多点部署设备的管理和网络扩展难度大。

针对上述痛点,SD-WAN混合架构成为最佳选择,结合传统技术为不同场景提供优化方案。

二、网络架构设计

总体架构设计

整个网络架构分为四层:

  1. 感知层:部署液位传感器、流量计、水质监测设备、智能井盖传感器等,采集现场数据;
  2. 接入层:通过NB-IoT、4G/5G、MPLS专线等接入网络;
  3. 传输层:核心采用SD-WAN技术整合多种链路,动态调度传输资源;
  4. 平台层:监控中心与云端平台,用于数据存储、分析与可视化管理。

网络架构图

以下是雨污管网智慧监测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片仅为示意,实际架构部署可结合具体需求调整。

关键技术选型

1. 核心节点(泵站、排污口等)
  • 技术方案:MPLS专线或V*N + SD-WAN

    • MPLS专线或V*N:保障高可靠性与低延迟的数据传输;
    • SD-WAN:整合MPLS专线与备用互联网链路(4G/5G),实现智能选路与故障切换。
  • 适用场景:如泵站、污水处理厂等关键节点,需要确保数据传输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普通监测点(检查井、分支管网等)
  • 技术方案:无线通信(NB-IoT/4G/5G) + SD-WAN

    • NB-IoT/4G/5G:低成本、广覆盖,适用于数据量小、分布广的普通监测点;
    • SD-WAN:对无线链路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动态调度与性能优化。
  • 适用场景:液位、流量、水质监测点,分布在检查井或分支管网。

3. 云端平台与监控中心
  • 技术方案:SD-WAN虚拟化网络
    • 整合核心节点与普通监测点的数据,提供统一的可视化界面与智能调度能力;
    • 动态调整网络资源分配,保障关键数据优先传输。

三、方案优势

1. 成本最优

  • 普通监测点采用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如NB-IoT或4G/5G,减少了专线依赖;
  • SD-WAN整合多链路,动态调度资源,进一步降低MPLS专线租用成本。

2. 运维难度低

  • SD-WAN提供集中化管理功能,通过可视化界面实现网络状态监控与自动化配置;
  • 支持远程故障诊断与链路切换,无需频繁现场维护。

3. 灵活扩展

  • 新增监测点只需接入SD-WAN网络,快速完成部署;
  • SD-WAN架构支持未来数据量增长与新应用扩展。

4. 性能可靠

  • 核心节点通过MPLS专线保障关键数据的稳定传输;
  • SD-WAN智能选路机制提升了整体网络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四、技术亮点:北极光智能组网的引入

在本方案中,我们推荐使用“北极光智能组网”等成熟的SD-WAN解决方案。其优势包括:

  1. 高效智能选路:动态选择最佳链路,保障雨污监测数据的高效传输;
  2. 统一可视化管理:提供全网监控与管理界面,大幅降低运维复杂度;
  3. 边缘计算能力:支持本地流量优先处理,降低中心平台负载;
  4. 安全性保障:内置端到端加密与威胁检测,确保数据传输安全性。

五、总结与实施建议

通过引入SD-WAN混合架构,结合传统MPLS专线和无线通信技术,雨污管网智慧监测系统能够实现高效、低成本、易运维的网络部署。建议分阶段实施该方案,优先覆盖关键节点,逐步扩展普通监测点网络部署,最终构建覆盖全市的智慧监测网络体系。

http://www.lryc.cn/news/585474.html

相关文章:

  • 第三方渗透测试:范围咋定?需供应商同意吗?
  • 正义的算法迷宫—人工智能重构司法体系的技术悖论与文明试炼
  • ICLR 2025 | InterpGN:时间序列分类的透明革命,Shapelet+DNN双引擎驱动!
  • 目标检测:视觉系统中的CNN-Transformer融合网络
  • Day58
  • 5G标准学习笔记14 - CSI--RS概述
  • Set 二分 -> 剑指算法竞赛
  • 基于机器视觉的半导体检测解决方案
  • MySQL内置函数(8)
  • MySQL中使用group_concat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 【AI大模型】BERT微调文本分类任务实战
  • spring boot 详解以及原理
  • 力扣-141.环形链表
  • 力扣_二叉搜索树_python版本
  • leetcode 3169. 无需开会的工作日 中等
  • 在 Spring Boot 中优化长轮询(Long Polling)连接频繁建立销毁问题
  • 100G系列光模块产品与应用场景介绍
  • 7.12 卷积 | 最小生成树 prim
  • ICCV2025接收论文速览(1)
  • python之set详谈
  •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网络影响力预测模型
  • 【操作系统】 Linux 系统调用(一)
  • 线程通信与进程通信的区别笔记
  • c++11——左值、右值、完美转发、移动语义
  • 注意力机制十问
  • JavaAI时代:重塑企业级智能开发新范式
  • slam全局路径规划算法详解(Dijkstra、A*)
  • 【软考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2章 信息技术发展(2.1 计算机软硬件)
  • Leaflet面试题及答案(21-40)
  • PLC框架-1.3- 汇川PN伺服(3号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