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之分布式锁(3)

        这篇文章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正确地基于Redis实现分布式锁。

基于Redis的分布式锁实现

组件依赖

        首先通过Maven引入Jedis开源组件,在pom.xml文件加入下面的代码:

<dependency><groupId>redis.clients</groupId><artifactId>jedis</artifactId><version>2.9.0</version>
</dependency>

 加锁代码

        我们先来看一下正确的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RedisTool{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LOCK_SUCCESS = "OK";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ET_IF_NOT_EXIST = "NX";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ET_WITH_EXPIRE_TIME = "PX";public static boolean tryGetDistributeLock(Jedis jedis, String lockKey, String requestId, int expireTime){String result = jedis.set(lockKey, requestId, SET_IF_NOT_EXIST, SET_WITH_EXPIRE_TIME);if(LOCK_SUCCESS.equals(result)){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

        可以看到,加锁代码其实只有一行,jedis.set(String key, String value, String nxxx, String expx, int time),这个set方法一共有五个形参:

        String key:我们是用key来当锁,因为key是唯一的;

        String value:这个参数用来记录和标记加锁的是哪个线程。requestId可以使用UUID.randomUUID().toString()方法生成;

        String nxxx:这个参数我们填的是NX,即如果Key不存在,我们进行Set操作;如果Key存在,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String expx:这个参数我们传的是PX,意思是我们要对这个Key设置一个过期时间,具体的时间由第五个参数决定;

        int time:代表着具体的过期时间。

        总的来说,执行上面的set()方法就只会导致两种结果:

        (1)当前没有锁,那么就进行加锁操作,并对锁设置一个有效期,同时value表示加锁的客户端;

        (2)已经有锁存在,不进行任何操作。

        上面这一段加锁代码可以满足前面文章提到的分布式锁的三个方面。首先,set()操作加入了NX参数,可以保证如果有Key存在,则函数不会调用成功,也就是只有一个客户端能够持有锁,满足了分布式锁的互斥性;第二,由于我们在set时设置了key的过期时间,即使锁的持有者后续发生崩溃而没有解锁,锁也会因为到了过期时间而自动过期解锁,所以不会产生死锁问题;最后,我们是用requestId作为key对应的value,以此来代表加锁的客户端请求标识,那么客户端在解锁的时候就会自动判断这个锁是不是有自己这个客户端加的,实现了分布式锁的可重入。

解锁代码

        我们先来看一下正确的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Redistool{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RELEASE_SUCCESS = 1L;public static boolean releaseDistributedLock(Jedis jedis, String lockKey, String requestId){String script = "if reids.call('get', 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 KEYS[1]) else return 0 end";Object result = jedis.eval(script, Collections.singleonList(lockKey),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requestId));if(RELEASE_SUCCESS.equals(result)){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

        可以看到,我们解锁只需要两行代码就搞定了。第一行代码,我们简单写了一个Lua脚本代码。第二行我们将Lua代码传到jedis.eval()方法里,并使参数KEYS[1]赋值为lockKey,ARGV[1]赋值为requestId。eval()方法是将Lua代码交给Redis服务端去执行。

        这段Lua代码的功能是首先获取锁对应的value值,检查是否与requested相等,如果相等则删除锁。使用Lua脚本来实现是因为要确保上述操作是原子性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基于Redis正确的实现分布式锁。大家有什么问题或勘误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笔者看到都会回复的。

http://www.lryc.cn/news/572050.html

相关文章:

  • 【深度学习】条件随机场(CRF)深度解析:原理、应用与前沿
  • Ubuntu 安装Telnet服务
  • Cursor Pro取消500次请求限制,无限用的体验更好了吗?
  • YOLOv8改进:Neck篇——2024.1全新MFDS-DETR的HS-FPN特征融合层解析
  • 图像特征检测算法SIFT
  • 实现自动胡批量抓取唯品会商品详情数据的途径分享(官方API、网页爬虫)
  • python校园拼团系统
  • voronoi图,凸壳,和早已遗忘的定不定积分
  • LangChain中的向量数据库抽象基类-VectorStore
  • MySQL存储引擎深度解析:InnoDB、MyISAM、MEMORY 与 ARCHIVE 的全面对比与选型建议
  • Docker PowerJob
  • 今天我想清楚了
  • Conda 常用命令大全:从入门到高效使用
  • Vue添加图片作为水印
  • 最大公约数
  • Espresso + Java 详细示例
  • 【音视频】PJSIP库——pjsua命令使用详解
  • CANFD加速是什么?和CANFD有什么区别?
  • 自演进多智能体在医疗临床诊疗动态场景中的应用
  • Jenkins审核插件实战:实现流水线审批控制的最佳实践
  • Vue.js第二节
  • 使用Trace分析Android方法用时
  • 利用Java进行验证码的实现——算数验证码
  • 【AI Study】第四天,Pandas(7)- 实际应用
  • 【图像处理基石】什么是EIS和OIS?
  • C++ Primer Plus 9.2.7 mutable
  • FPGA基础 -- Verilog 行为级建模之条件语句
  • ChromaDB完全指南:从核心原理到RAG实战
  • STM32 串口寄存器开发
  • 148. 排序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