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内存中的缓存区

在 Java 的 I/O 流设计中,BufferedInputStream 和 BufferedOutputStream 的“缓冲区”是 内存中的缓存区(具体是 JVM 堆内存的一部分),但它们的作用是优化数据的传输效率,并不是直接操作硬盘和内存之间的缓存。以下是详细解释:


1. 缓冲流的工作原理

(1) BufferedInputStream
  • 作用:从底层输入流(如 FileInputStream)读取数据时,批量读取数据到内存缓冲区,减少直接访问硬盘的次数。

  • 数据流向
    硬盘 → 操作系统内核缓冲区 → JVM 堆内存缓冲区 → 应用程序内存(变量、对象)

    • 缓冲区的数据由 JVM 管理,应用程序通过 read() 方法从缓冲区读取。

(2) BufferedOutputStream
  • 作用:将数据先写入内存缓冲区,缓冲区满后批量写入底层输出流(如 FileOutputStream),减少直接写硬盘的次数。

  • 数据流向
    应用程序内存(变量、对象) → JVM 堆内存缓冲区 → 操作系统内核缓冲区 → 硬盘

    • 调用 flush() 或关闭流时,强制将缓冲区数据写入底层流。


2. 内存缓存区与内存之间的关系

(1) 内存缓存区的位置
  • 缓冲区本身就在内存中:无论是 BufferedInputStream 还是 BufferedOutputStream,它们的缓冲区都是 JVM 堆内存的一部分

  • 应用程序内存:开发者通过代码操作的变量、对象,也位于 JVM 堆内存中。

(2) 数据在内存中的流动
  • BufferedInputStream 的流程
    硬盘数据 → 操作系统内核缓冲区 → JVM 堆内存缓冲区 → 应用程序变量(如 byte[] 或 String)。

    • 例如:

      BufferedInputStream bis = new Buffered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data.txt"));
      byte[] buffer = new byte[1024];
      bis.read(buffer); // 从 JVM 缓冲区读取到应用程序的 buffer 数组
  • BufferedOutputStream 的流程
    应用程序变量 → JVM 堆内存缓冲区 → 操作系统内核缓冲区 → 硬盘。

    • 例如:

      BufferedOutputStream bos = new Buffered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data.txt"));
      bos.write("Hello".getBytes()); // 数据先写入 JVM 缓冲区
      bos.flush(); // 强制将缓冲区数据写入底层流
(3) 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
  • JVM 堆内存缓冲区 ↔ 应用程序内存:通过 Java 代码直接操作(如 read() 或 write() 方法)。

  • 操作系统内核缓冲区 ↔ JVM 堆内存:由底层系统调用(如 read()write())自动完成,开发者无需干预。


3. 为什么需要缓冲区?

  1. 减少磁盘 I/O 次数

    • 直接读写硬盘速度慢,缓冲区通过批量操作减少对底层资源的访问次数。

    • 例如:BufferedInputStream 一次性读取 8KB 数据到内存,后续 read() 直接从内存取数据。

  2. 降低系统调用开销

    • 每次读写硬盘都需要系统调用(内核态切换),缓冲区减少系统调用次数。

  3. 提升程序性能

    • 内存操作速度远高于磁盘操作,缓冲区充当数据的“中转站”。


4. 缓冲区的默认大小

  • BufferedInputStream/BufferedOutputStream:默认缓冲区大小为 8KB(8192 字节)。

  • 自定义缓冲区大小

    // 设置缓冲区大小为 16KB
    BufferedInputStream bis = new Buffered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data.txt"), 16384);

5. 缓冲流与其他缓存的关系

(1) 操作系统内核缓冲区
  • 位置:由操作系统管理的内存区域,不属于 JVM 堆内存。

  • 作用:缓存磁盘数据,加速对硬盘的读写操作。

  • 对开发者透明:无法通过 Java 代码直接操作。

(2) JVM 堆内存缓冲区
  • 位置:JVM 堆内存的一部分,由 Java 程序管理。

  • 作用BufferedInputStream/BufferedOutputStream 使用的缓冲区。

(3) 磁盘缓存(硬件级缓存)
  • 位置:硬盘控制器或磁盘驱动器的硬件缓存。

  • 作用:临时存储读写数据,减少磁头移动次数。


6. 总结

组件作用
BufferedInputStream通过内存缓冲区减少硬盘读取次数,提升读取效率。
BufferedOutputStream通过内存缓冲区减少硬盘写入次数,提升写入效率。
JVM 堆内存缓冲区缓冲流的实际存储位置,数据在内存中批量处理。
操作系统内核缓冲区由操作系统管理的磁盘缓存,对开发者透明。

关键结论

  • 缓冲流的“缓冲区”是 JVM 堆内存的一部分,数据在 硬盘 ↔ 内核缓冲区 ↔ JVM 缓冲区 ↔ 应用程序内存 之间流动。

  • 开发者只需通过 read()/write() 操作数据,底层细节由 JVM 和操作系统处理。

http://www.lryc.cn/news/544762.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 Spring Boot 的 +Vue“宠物咖啡馆平台”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LeetCode 解题思路 7(Hot 100)
  • linux-Dockerfile及docker-compose.yml相关字段用途
  • deepseek部署:ELK + Filebeat + Zookeeper + Kafka
  • 微软Office 2016-2024 x86直装版 v16.0.18324 32位
  • CMake宏定义管理:如何优雅处理第三方库的宏冲突
  • 【SpringCloud】Gateway
  • Maven入门教程
  • 大数据与金融科技:革新金融行业的动力引擎
  • Autosar RTE配置-Port Update配置及使用-基于ETAS工具
  • 【AVRCP】深入理解蓝牙音频 / 视频远程控制规范:从基础到应用
  • AWS SQS跨账户访问失败排查指南
  • 算法训练(leetcode)二刷第三十八天 | 1143. 最长公共子序列、1035. 不相交的线、53. 最大子数组和、392. 判断子序列
  • 【JavaWeb学习Day20】
  • 2024年12月中国电子学会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二级)真题 + 答案
  • 一、对iic类模块分析与使用
  • ROS 2机器人开发--CMakeLists.txt 文件详解
  • kan与小波,和不知所云的画图
  • 使用DeepSeek实现自动化编程:类的自动生成
  • 算法题:快速排序
  • Python的那些事第三十六篇:基于 Vega 和 Vega-Lite 的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Altair 声明式可视化库
  • aws(学习笔记第三十课) 练习使用transit gateway
  • Phpstudy中的MySQL无法正常启动或启动后自动暂停,以及sqlilab环境搭建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
  • 【Android】安卓付款密码输入框、支付密码输入框
  • Python异常处理:从入门到精通的实用指南
  • 【AVL树】—— 我与C++的不解之缘(二十三)
  • 用大白话解释日志处理Log4j 是什么 有什么用 怎么用
  • 无人机遥控器的亮度 和 两个工作频率
  • 【Linux】命令行参数 | 环境变量(四)
  • 算法002——复写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