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堆的应用1 -- 堆排序

  之前学习了堆,堆的一棵以顺序结构存储的完全二叉树,堆本身又氛围大根堆和小根堆,假设以大根堆为例,由于堆顶部元素是一棵二叉树里面最大的元素,所以如果每次都取堆顶的元素,那么取出的元素就是一个降序排列的序列。至此,我们发现了一个堆的特别重要的一个应用,就是堆排序。


目录

1  问题解析

2  算法分析

3  代码 

4  时空复杂度分析

(1) 时间复杂度

(2) 空间复杂度


1  问题解析

  堆排序顾名思义就是用堆结构来实现对一个数组的排序,但是在排序过程中是不能使用堆这个数据结构的。如:有一个数组 a[] = {2, 4, 10, 9,  2,  3},通过堆排序这个排序算法之后,数组 a 里面的数据变为了 a[] = {2, 2, 3, 4, 9, 10} 升序排列;或者是 a[]  = {10, 9, 4, 3, 2, 2} 降序排列。


2  算法分析

  该算法共分为两步:

  1) 首先对于给定的一个数组,数组里面的数据都是乱序的,既然是堆排序,我们就需要先让该数组里面的数据变成一个堆,将数组中的数据变成一个堆的算法为(这里是建大堆,建小队逻辑类似):
  这里利用的是向下调整算法,因为向下调整算法的时间效率是比向上调整算法的时间效率高的(上一篇文章有所讲解),而向下调整算法又需要其左右子树各自都是一个堆,所以首先选择最后一个节点作为孩子节点,让其父亲向下调整,这样最后一棵子树就变成了一个堆,然后再以当前孩子节点的上一个节点作为下一个孩子节点,让其父亲向下调整,直至所有的子树都被调整为了一个堆。该过程如图所示:

 

其本质就是从最小的一个子树建堆,然后使子树规模依次扩大,最后扩大为整棵树。

  2)数组建完堆之后,由于堆顶数据总是最大的,所以我们选择让堆顶数据和最后一个节点的数据进行交换,这样最后一个数据就是有序的,然后让交换后的堆顶数据再向下建堆,但是注意这次建堆的范围应是 n - 1 个数据(n 为数组中数据的个数);那么当前我们执行完 n - 1 次该操作之后,最大的 n - 1 个数据就会被升序的放到后 n - 1 个位置,所以就实现了升序排列。该算法如图所示:

  通过理解该算法,如果要排升序的话,那么应该建大堆;排降序的话,应该建小堆。


3  代码 

//升序的话,建大堆;降序的话,建小堆
//这里升序排列
void Swap(int* x, int* y)
{int tmp = *x;*x = *y;*y = tmp;
}void AdjustDown(int* arr, int parent, int n)
{int child = 2 * parent + 1;while (child < n){if (arr[child + 1] > arr[child] && child + 1 < n){child++;}if (arr[child] > arr[parent]){Swap(&arr[child], &arr[parent]);parent = child;child = 2 * parent + 1;}else{break;}}
}//Heap是堆的意思,Sort是排序的意思
void HeapSort(int* arr, int n)
{//先用所给的数组向下调整建一个堆for (int i = (n-1-1)/2;i >= 0;i--){AdjustDown(arr, i, n);}//然后每次交换堆顶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让剩余元素建大堆int end = n;while (end > 0){//先交换Swap(&arr[0], &arr[--end]);//然后剩下元素建大堆AdjustDown(arr, 0, end);}
}

测试用例:

void Test()
{int arr[] = { 10, 9, 2, 4, 6, 11, 56, 20, 15, 19};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HeapSort(arr, n);for (int i = 0; i < n; i++){printf("%d ", arr[i]);}
}int main()
{Test();return 0;
}

4  时空复杂度分析

(1) 时间复杂度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向下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n) 的,而在堆排序里面共有两次循环,第一次循环会执行 n/2 - 1 次,第二次循环会执行 n 次,而这两次循环里面都嵌套了向下调整算法,所以时间复杂度为 O( (n/2 - 1)*logn + nlogn),去除常数项和低阶项,堆排序时间复杂度就是 O(nlogn)的。

(2) 空间复杂度

  由于堆排序算法仅用了几个变量,并为额外开辟空间,所以空间复杂度为 O(1)。

http://www.lryc.cn/news/542348.html

相关文章:

  • BGP配置华为——路径优选验证
  • 【原创】Windows11安装WSL“无法解析服务器的名称或地址”问题解决方法
  • 【CS285】高斯策略对数概率公式的学习笔记
  • R与RStudio简介及安装
  • TTL和CMOS的区别【数电速通】
  • Linux红帽:RHCSA认证知识讲解(二)配置网络与登录本地远程Linux主机
  • Threejs教程一【三要素】
  • 3-1 WPS JS宏工作簿的新建与保存(批量新建工作簿)学习笔记
  • 明日方舟一键端+单机+联网+安装教程+客户端apk
  • Redis基操
  • 学习笔记03——《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第三版)》类加载机制知识总结与面试核心要点
  • w227springboot旅游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漏洞文字版表述一句话版本(漏洞危害以及修复建议),通常用于漏洞通报中简洁干练【持续更新中】
  • 项目——仿RabbitMQ实现消息队列
  • 嵌入式硬件篇---滤波器
  • JAVA最新版本详细安装教程(附安装包)
  • 《筑牢元宇宙根基:AI与区块链的安全信任密码》
  • 云原生周刊:云原生和 AI
  • rust笔记9-引用与原始指针
  • 信而泰CCL仿真:解锁AI算力极限,智算中心网络性能跃升之道
  • 本地部署AI模型 --- DeepSeek(二)---更新中
  • c++类知识点复习与总结
  • C++的allactor
  • 【2025深度学习环境搭建-2】pytorch+Docker+VS Code+DevContainer搭建本地深度学习环境
  • 在CentOS 7上安装和使用Spleeter音频分离工具的详细步骤
  • 【1】VS Code 新建上位机项目---C#基础语法
  • 电脑经常绿屏(蓝屏)怎么办(解决方法)?
  • clickhouse--本地表和分布式表,副本机制,分片集群
  • react hook useReducer
  • 告别阻塞,迎接高效:掌握 AsyncIOScheduler 实现异步任务调度